習近平: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13年1月5日,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在中央黨(dang) 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中共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2013年1月5日,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在中央黨(dang) 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中共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提出的黨(dang) 和國家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chan) 力的思想,對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發展和黨(dang) 的建設具有長遠的重要的意義(yi) 。圖為(wei) 毛澤東(dong) 在大會(hui) 上致開幕詞。 新華社發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提出的黨(dang) 和國家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chan) 力的思想,對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發展和黨(dang) 的建設具有長遠的重要的意義(yi) 。圖為(wei) 毛澤東(dong) 在大會(hui) 上致開幕詞。 新華社發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鄧小平致開幕詞。他在開幕詞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大命題。圖為(wei) 鄧小平在大會(hui) 上致開幕詞。 新華社發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鄧小平致開幕詞。他在開幕詞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大命題。圖為(wei) 鄧小平在大會(hui) 上致開幕詞。 新華社發

左上圖為(wei) 1848年《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德文第一版。右上圖為(wei) 1867年《資本論》德文第1卷第一版。下圖為(wei) 恩格斯的題字贈書(shu) 《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92年英文版。 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供圖

  左上圖為(wei) 1848年《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德文第一版。右上圖為(wei) 1867年《資本論》德文第1卷第一版。下圖為(wei) 恩格斯的題字贈書(shu) 《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92年英文版。 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供圖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而不是其他什麽(me) 主義(yi) ,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不能丟(diu) ,丟(diu) 了就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既堅持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別的什麽(me) 主義(yi) 。一個(ge) 國家實行什麽(me) 樣的主義(yi) ,關(guan) 鍵要看這個(ge) 主義(yi) 能否解決(jue) 這個(ge) 國家麵臨(lin) 的曆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yi) 和思潮都進行過嚐試,資本主義(yi) 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yi) 、自由主義(yi) 、社會(hui) 達爾文主義(yi) 、無政府主義(yi) 、實用主義(yi) 、民粹主義(yi) 、工團主義(yi) 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jue) 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不說更早的時期,就從(cong) 改革開放開始,特別是蘇聯解體(ti) 、東(dong) 歐劇變以後,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於(yu) 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cong) 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yu) 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近些年來,國內(nei) 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疑問,有人說是“資本社會(hui) 主義(yi) ”,還有人幹脆說是“國家資本主義(yi) ”、“新官僚資本主義(yi) ”。這些都是完全錯誤的。我們(men) 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那就是不論怎麽(me) 改革、怎麽(me) 開放,我們(men) 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堅持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包括堅持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根本政治製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等基本政治製度,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這些都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體(ti) 現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的內(nei) 容,如果丟(diu) 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了。

  鄧小平同誌曾經深刻地、總結性地指出:“我們(men) 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cong) 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xi) 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cong) 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麵我們(men) 有過不少教訓。”過去不能搞全盤蘇化,現在也不能搞全盤西化或者其他什麽(me) 化。冷戰結束後,不少發展中國家被迫采納了西方模式,結果黨(dang) 爭(zheng) 紛起、社會(hui) 動蕩、人民流離失所,至今都難以穩定下來。《莊子·秋水》中寫(xie) 道:“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yu) 子之學行於(yu) 邯鄲與(yu) ?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我們(men) 千萬(wan) 不能“邯鄲學步,失其故行”。我們(men) 就是把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就是搞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上升,國際上關(guan) 於(yu) “北京共識”、“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等議論和研究也多了起來,其中不乏讚揚者。一些外國學者認為(wei) ,中國的快速發展,導致一些西方理論正在被質疑,一種新版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正在顛覆西方的傳(chuan) 統理論。我們(men) 始終認為(wei) ,各國的發展道路應由各國人民選擇。所謂的“中國模式”是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奮鬥實踐中創造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我們(men) 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斷發展,我們(men) 的製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men) 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我們(men) 就是要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wan) 擊還堅勁,任爾東(dong) 西南北風”。

  第二,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這是兩(liang) 個(ge) 相互聯係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在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正確認識這個(ge) 問題,要把握3個(ge) 方麵。一是,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men) 黨(dang) 果斷決(jue) 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麵,就可能麵臨(lin) 嚴(yan) 重危機,就可能遇到像蘇聯、東(dong) 歐國家那樣的亡黨(dang) 亡國危機。同時,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製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liang) 方麵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二是,雖然這兩(liang) 個(ge) 曆史時期在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liang) 者決(jue) 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我們(men) 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正確主張,當時沒有真正落實,改革開放後得到了真正貫徹,將來也還是要堅持和發展的。馬克思早就說過:“人們(men) 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men) 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men) 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cong) 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三是,對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要正確評價(jia) ,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為(wei) 改革開放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ge) 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ge) 基礎上把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繼續推向前進。

  我之所以強調這個(ge) 問題,是因為(wei) 這個(ge) 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hui) 產(chan) 生嚴(yan) 重政治後果。古人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國內(nei) 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曆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醜(chou) 化、汙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luan) 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蘇聯為(wei) 什麽(me) 解體(ti) ?蘇共為(wei) 什麽(me) 垮台?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zheng) 十分激烈,全麵否定蘇聯曆史、蘇共曆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曆史虛無主義(yi) ,思想搞亂(luan) 了,各級黨(dang) 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jun) 隊都不在黨(dang) 的領導之下了。最後,蘇聯共產(chan) 黨(dang) 偌大一個(ge) 黨(dang) 就作鳥獸(shou) 散了,蘇聯偌大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鄧小平同誌指出:“毛澤東(dong) 思想這個(ge) 旗幟丟(diu) 不得。丟(diu) 掉了這個(ge) 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men) 黨(dang) 的光輝曆史。總的來說,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還是光輝的曆史。雖然我們(men) 黨(dang) 在曆史上,包括建國以後的30年中,犯過一些大錯誤,甚至犯過搞‘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大錯誤,但是我們(men) 黨(dang) 終究把革命搞成功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才大大提高的。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才使我們(men) 這個(ge) 人口占世界總人口近1/4的大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站住了。”他還強調:“對毛澤東(dong) 同誌的評價(jia) ,對毛澤東(dong) 思想的闡述,不是僅(jin) 僅(jin) 涉及毛澤東(dong) 同誌個(ge) 人的問題,這同我們(men) 黨(dang) 、我們(men) 國家的整個(ge) 曆史是分不開的。要看到這個(ge) 全局。”“這不隻是個(ge) 理論問題,尤其是個(ge) 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nei) 的很大的政治問題。”這就是一個(ge) 偉(wei) 大馬克思主義(yi) 政治家的眼界和胸懷。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全盤否定了毛澤東(dong) 同誌,那我們(men) 黨(dang) 還能站得住嗎?我們(men) 國家的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還能站得住嗎?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會(hui) 天下大亂(luan) 。所以,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後的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探索的關(guan) 係,不隻是一個(ge) 曆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ge) 政治問題。建議大家把《關(guan) 於(yu) 建國以來黨(dang) 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jue) 議》找出來再看看。

  第三,馬克思主義(yi) 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社會(hui) 主義(yi) 從(cong) 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誌為(wei) 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ti) 、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xie) 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men) 這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xie) 下去。3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取得了巨大成就,加之新中國成立以後打下的基礎,這是它得以站得住、行得遠的重要基礎。我們(men) 對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ge) 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men) 還麵臨(lin) 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對事物的認識是需要一個(ge) 過程的,而對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我們(men) 隻搞了幾十年的東(dong) 西,我們(men) 的認識和把握也還是非常有限的,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發展。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著眼於(yu)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運用,著眼於(yu) 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yu) 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我們(men) 說過,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我們(men) 過去取得的實踐和理論成果,能夠幫助我們(men) 更好麵對和解決(jue) 前進中的問題,但不能成為(wei) 我們(men) 驕傲自滿的理由,更不能成為(wei) 我們(men) 繼續前進的包袱。我們(men) 的事業(ye) 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hui) 越多,麵臨(lin) 的風險和挑戰就會(hui) 越多,麵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hui) 越多。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yi) 活的靈魂,是我們(men) 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全黨(dang) 同誌首先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發展觀點,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揮曆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清醒認識世情、國情、黨(dang) 情的變和不變,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於(yu) 和善於(yu) 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zhong) 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

  第四,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共產(chan) 黨(dang) 員特別是黨(dang) 員領導幹部要做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信念,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dang) 章明確規定,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黨(dang) 章同時明確規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追求的共產(chan) 主義(yi) 最高理想,隻有在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想一下子、兩(liang) 下子就進入共產(chan) 主義(yi) ,那是不切實際的。鄧小平同誌說,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還需要一個(ge) 很長的曆史階段,需要我們(men) 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幾十代人,那是多麽(me) 長啊!從(cong) 孔老夫子到現在也不過七十幾代人。這樣看問題,充分說明了我們(me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上的清醒。必須認識到,我們(men) 現在的努力以及將來多少代人的持續努力,都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這個(ge) 大目標前進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是一個(ge) 非常漫長的曆史過程,我們(men) 必須立足黨(dang) 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腳踏實地推進我們(men) 的事業(ye) 。如果丟(diu) 失了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遠大目標,就會(hui) 迷失方向,變成功利主義(yi) 、實用主義(y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黨(dang) 的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綱領,概言之,就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這既是從(cong) 我國正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的,也沒有脫離黨(dang) 的最高理想。我們(men) 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chan) 主義(yi) 的崇高理想,矢誌不移貫徹執行黨(dang) 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

  革命理想高於(yu) 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我們(men) 黨(dang) 90多年的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wei) 的就是一個(ge) 理想。盡管他們(men) 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會(hui) 在自己手中實現,但他們(men) 堅信,隻要一代又一代人為(wei) 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wei) 此作出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正所謂“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yi) 真”。今天,衡量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wei) 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拚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le) 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wei) ,一切無所作為(wei) 的作風,都是與(yu) 此格格不入的。一些人認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認為(wei) 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見的,是虛無縹緲的。這就涉及是唯物史觀還是唯心史觀的世界觀問題。我們(men) 一些同誌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動搖,根本的就是曆史唯物主義(yi) 觀點不牢固。要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把踐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和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統一起來,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本色。

  事實一再告訴我們(men) ,馬克思、恩格斯關(guan) 於(yu) 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guan) 於(yu) 資本主義(yi) 必然消亡、社會(hui) 主義(yi) 必然勝利的曆史唯物主義(yi) 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hui) 曆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yi) 最終消亡、社會(hui) 主義(yi) 最終勝利,必然是一個(ge) 很長的曆史過程。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的自我調節能力,充分估計到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jun) 事方麵長期占據優(you) 勢的客觀現實,認真做好兩(liang) 種社會(hui) 製度長期合作和鬥爭(zheng) 的各方麵準備。在相當長時期內(nei) ,初級階段的社會(hui) 主義(yi) 還必須同生產(chan) 力更發達的資本主義(yi) 長期合作和鬥爭(zheng) ,還必須認真學習(xi) 和借鑒資本主義(yi) 創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須麵對被人們(men) 用西方發達國家的長處來比較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中的不足並加以指責的現實。我們(men) 必須有很強大的戰略定力,堅決(jue) 抵製拋棄社會(hui) 主義(yi) 的各種錯誤主張,自覺糾正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men) 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men) 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yi) 具有優(you) 越性的社會(hui) 主義(yi) ,不斷為(wei) 我們(men) 贏得主動、贏得優(you) 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men) 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道路問題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dang) 的生命。毛澤東(dong) 同誌指出:“革命黨(dang) 是群眾(zhong) 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dang) 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堅持從(cong) 我國國情出發,探索並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yi) 革命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這種獨立自主的探索精神,這種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jue) 心,是我們(men) 黨(dang) 不斷從(cong) 挫折中覺醒、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真諦。魯迅先生有句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hui) 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yu) 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隻要我們(men) 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3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的一部分。)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31日 17:25 來源:求是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