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這句名言,是2017年1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引用的。習(xi) 總書(shu) 記說:“‘‘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隻要我們(men) 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guan) ,就一定能夠讓世界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這段話充滿溫度,深刻道出了群體(ti) 智慧的力量。
“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出自《文子》一書(shu) 。《文子》又稱《通玄真書(shu) 》,是春秋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子的作品,屬於(yu) 道家著作。文子姓辛氏,號計然,是老子的弟子,曾經在楚國和齊國遊學。他所創立的文子學派和齊國的黃老學派一起組成了北方道家,是道家的祖師之一。他在《文子》一書(shu) 中多次強調集體(ti) 力量的重要性:“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千人之眾(zhong) 無絕糧,萬(wan) 人之群無廢功。”又說:“得眾(zhong) 人之力者即無不勝也,用眾(zhong) 人之力者烏(wu) 獲不足恃也。”意思就是,眾(zhong) 人的力量和智慧集結起來是無往不勝的。
這就是“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的出處、含義(yi) 和大致背景。它告訴我們(men) ,要重視並善於(yu) 運用群體(ti) 力量。東(dong) 漢末年政治家、軍(jun) 事家曹操是運用群體(ti) 智慧尤其是群才智慧的典範,他選人用人不拘一格,隻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就予以厚待和重用。曹操曾三次發布求賢令,令中說:“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ju) ,吾得而用之。”又提出:“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yi) ,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ye) 矣。”最後一令裏還強調:“其各舉(ju) 所知,勿有所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希望各方麵的人才都能集中過來,不要因為(wei) 不是全麵的人才就被忽略,大家的智慧湊在一起,大業(ye) 才能完成。我們(men) 從(cong) 字裏行間能感受到他求賢若渴的心情。他還發布《求言令》:“自今以後,諸掾屬治中別駕,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將覽焉。”這是廣開言路,虛心聽取臣子意見,反對臣下“麵從(cong) ”也就是當麵隻說好話的行為(wei) 。同時,曹操注意維持人才大局。我們(men) 都知道,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以曹操的大獲全勝告終。實際上,這之後還有個(ge) 小插曲,就是曹軍(jun) 打進袁紹的大本營,翻東(dong) 翻西,發現了一些機密信件,打開一看,怎麽(me) 這麽(me) 多熟悉的名字?再仔細一看內(nei) 容,竟然是曹軍(jun) 中的一些謀臣在和袁紹暗地聯絡溝通。可以想見,這個(ge) 問題非常嚴(yan) 重,按照常理這些人八成是要被砍頭的。但曹操拿到這些書(shu) 信後並沒有看,而是把它們(men) 付之一炬。這一舉(ju) 動的含義(yi) 就是:我不跟你們(men) 計較這些,不要害怕,以後安心跟著我做事。要知道,雖然袁紹能力有限,但是官渡之戰前,他仍然是最強大的一支力量,有些人很可能是擔心曹操輸了之後自己被俘虜,才想在袁紹這邊留個(ge) 後路。而曹操既然已經勝利,再殺掉這些人也隻不過是讓自己少了可用之才,不如放過他們(men) ,還能安定軍(jun) 心。這就叫大格局、大氣魄。合眾(zhong) 長於(yu) 一體(ti) ,這個(ge) 統一體(ti) 的力量會(hui) 遠遠超過每人長處的簡單相加。亂(luan) 世正是用人之際,正是這樣重視人才、挖掘人才、重用人才的策略,使曹操迅速在東(dong) 漢末年的割據軍(jun) 閥中脫穎而出。後來天下三分,曹操獨占北方遼闊的疆土,不得不說與(yu) 他手下眾(zhong) 多優(you) 秀的文臣武將有著密切關(guan) 係。
所以,眾(zhong) 常常可以勝寡,寡卻往往很難敵眾(zhong) 。作為(wei) 一個(ge) 一向人口眾(zhong) 多的國家,我們(men) 的古人在這一點上有著深刻的認識。孟子說:“寡固不可以敵眾(zhong) ,弱固不可以敵強。”法家的韓非子也說:“寡不勝眾(zhong) 。”群體(ti) 的力量積累得越多,這個(ge) 集體(ti) 就越強大。這就好比冬天多穿點衣服總比少穿衣服暖和,做飯的時候多添加點柴火總比少添柴火熟得快。
事實上,需要集群體(ti) 之力的又何止是國家與(yu) 集體(ti) 呢?人們(men) 生活在這個(ge) 世界上,每個(ge) 人都不是一座孤島,都不可能僅(jin) 靠自己的能力解決(jue) 一生的所有問題。這就需要集眾(zhong) 力,集眾(zhong) 智。集合身邊的力量,遇到事情多向親(qin) 人、朋友請教,方便時還可以請求他們(men) 的幫助,而不是“打光杆司令”或者搞個(ge) 人英雄主義(yi) ,在原有的問題之外又給自己製造新的問題。另外,身處網絡時代,所謂“群體(ti) ”的範圍大大擴展。網絡讓人們(men) 走出自己身邊的圈子,看到更新穎的觀點,更有趣的故事,了解到更多的知識。群體(ti) 智慧通過無形的網絡摩擦出最美的火花,這裏也因而成為(wei) 人們(men) 交友、討論的新平台,群體(ti) 智慧的涵義(yi) 在這裏變得更加多彩。
積力能克敵,眾(zhong) 智能成事。讓群體(ti) 智慧、群體(ti) 力量的光芒綻放出來,從(cong) 集體(ti) 到個(ge) 人,都將站在新的高度之上。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