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這句名言,是2016年11月3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中國作家協會(hui)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開幕式上講話時引用的。它的出處,是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yǔ)信的《周五聲調曲》中的《徵調曲》。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lan) 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他本是南朝梁的大臣,後奉命出使西魏,被扣留北方,不得歸還。在西魏和後來的北周,他均受到皇帝的禮遇,被尊為(wei) 文壇宗師,身居顯貴;但他內(nei) 心深處,又時常思念故土,因身仕敵國、不得自由而羞愧怨憤。庾信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位繼往開來的人物,他飽嚐分裂時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卻結出“窮南北之勝”的文學碩果,其文學成就,昭示著南北文風融合的前景。紀曉嵐評價(jia) 他說:“庾信駢偶之文,集六朝之大成,導四傑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四六宗匠。”

  《周五聲調曲》是庾信在北周時所作的一組詩歌。“五聲”者,“宮”“商”“角”“徵”“羽”。其中,《徵調曲》共有六首,“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就出自其中的第六首。就性質來說,《周五聲調曲》屬於(yu) 燕射歌辭,是宮廷宴饗時的樂(le) 歌,所以內(nei) 容大多是歌頌帝王功德、讚美形勢大好之類,冗長乏味,沒有太多值得稱道之處,所以也不太受後人的重視。不過,在這一組總體(ti) 來說思想藝術成就都不是太高的作品中,卻有兩(liang) 個(ge) 句子顯得非常醒目,這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引用的“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從(cong) 字麵上說,它的意思是“吃到果實,就想到樹木;喝到河水,就想到源頭”;就其在文中的本意,也不過是說天下太平,形勢大好,推其本源,這一切都要歸功於(yu) 君主的聖明。但是,這句話背後的意義(yi) ,卻比它在詩歌中的具體(ti) 所指要豐(feng) 富深厚得多。它深刻地揭示出一個(ge) 普遍而深刻的哲理,這就是:萬(wan) 事萬(wan) 物都有其發端的根本,都有其所以如此的源頭;切斷了這個(ge) 根本和源頭,則一切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東(dong) 方文學的價(jia) 值,就在於(yu) 它能夠提供一些不同於(yu) 西方的寶貴東(dong) 西。照搬西方,或者在亦步亦趨的模仿中與(yu) 西方文藝同質,不但得不到本國的歡迎,也不會(hui) 得到西方的真正尊重。文化創新必需從(cong) 最本源、最傳(chuan) 統的文化形態中尋求複興(xing) 與(yu) 創新的元素,隻有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推陳出新,中國才能創造出既符合世界進步潮流,又不乏中國氣派的優(you) 秀作品。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2日 09:22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