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話,是2014年5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裏,談到加強道德修養(yang) 時引用的。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出處是《周易·益》。《周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書(shu) ,是中國文化源頭性的大經大典。它的內(nei) 容玄妙深奧,宇宙天文、曆史規律、思維邏輯,應有盡有,奠定了我國古代基本哲學體(ti) 係和主流觀察認知方式的基礎。“益”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原文為(wei)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意思是,遇此卦適於(yu) 有所前往,有所追求,利於(yu) 渡過大江大河,《象辭》解釋為(wei) ,本卦上卦為(wei) 巽,巽就是風;下卦為(wei) 震,震就是雷。君子見到風鼓雷鳴會(hui) 因驚恐而產(chan) 生敬畏,所以見到美好的事物就自覺去學習(xi) ,自己有過失就努力改正。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奠定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關(guan) 於(yu) “善”與(yu) “過”的態度,對後世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以孔子為(wei) 代表的儒家,更將其引入本門思想,成為(wei) 儒家積極入世的基本價(jia) 值觀中克己修身、養(yang) 德向善的基本道德要求。孔子曾經感慨:“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把有人發現、指正自己的過失當作幸運的事。又說:“擇其善者而從(cong)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這與(yu) 益卦中的思想一樣,追隨美好的事物、改正不好的地方,本來就是修身養(yang) 德所必須走的路。

  這就是“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出處和大致背景。這句古老的格言,突破了環境、時代、地位、學說的種種約束而閃爍著智慧的光彩,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能從(cong) 中獲益良多。

  曆史上,因為(wei)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而獲益的例子很多。

  比如春秋時期晉國的主帥欒書(shu) 。晉成公八年,楚國攻打鄭國,晉國前去解圍。楚國自知很難獲勝,於(yu) 是不戰而退了。晉國撤兵時,大將趙同、趙括不想無功而返,就想順路攻打蔡國。他們(men) 找到主將欒書(shu) 請戰,欒書(shu) 聽從(cong) 了他們(men) 的建議。這時候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三個(ge) 謀士趕緊過來勸說:“這種不義(yi) 之戰,勝利不會(hui) 是榮譽,失敗將成為(wei) 恥辱。”欒書(shu) 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於(yu) 是頂住主戰眾(zhong) 人的壓力,繼續退軍(jun) 。《左傳(chuan) 》對此事稱讚說:“從(cong) 善如流,宜哉!”(《左傳(chuan) ·成公八年》)實際上,當時的情勢分析,晉國攻打蔡國的戰役一旦爆發,勢必會(hui) 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很難獲得勝利。一戰之勝敗也許不需要太過計較,但是留下的惡名和對國力的損傷(shang) 卻很難彌補。這就是“見善則遷”的力量。

  對於(yu) 普通人來說,“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對於(yu) 我們(men) 提高修養(yang) 、養(yang) 成美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齊國宰相晏子有個(ge) 馬夫,總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仿佛自己不是車前的馬夫,而是車裏的宰相。時間長了,估計大家都習(xi) 慣了,也沒人說他什麽(me) 。有一天,他的妻子湊巧看見了,自己的丈夫比宰相還趾高氣昂,這怎麽(me) 行呢?於(yu) 是,妻子勸告他說:“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誌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wei) 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wei) 足,妾是以求去也。”身居高位的人尚且那麽(me) 謙恭,你有什麽(me) 可驕傲的呢?馬夫恍然大悟,此後時時注意保持謙遜有禮的態度。麵對馬夫的改變,晏子感到奇怪,就問他:“你怎麽(me) 了?”馬夫就把妻子的勸誡告訴了晏子,晏子聽後大為(wei) 欣賞,推薦馬夫做了大夫。試想,如果這位馬夫麵對妻子的話不是從(cong) 善如流地“有過則改”,那麽(me) 他的一生充其量也就是個(ge) 熟練的馬夫而已吧。(《晏子春秋·內(nei) 篇雜上》)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前事之成,後事可學。小到個(ge) 人,大到組織、國家,莫不如此。想要最大程度地有善可從(cong) 、知過能改,就必須擁有敏銳的耳朵和博大的心胸。用心胸去容納天下的事物,好的就去學習(xi) ,不好的就引以為(wei) 戒。一個(ge) 自信的國家必定是一個(ge) 文化自信的國家,而一個(ge) 文化自信的國家也必然是一個(ge) 從(cong) 善如流的國家。今天,國家治理的完善,要聽民眾(zhong) 的聲音,要聽社會(hui) 各界的聲音,還要聽世界的聲音。廣心懷,樂(le) 傾(qing) 聽,遷善改過,才能為(wei) 實現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創造最充足的條件。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6日 11:23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