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詳解版)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這句名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各界優(you) 秀青年代表座談會(hui) 上,談到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時引用的。習(xi) 總書(shu) 記說:“要牢記‘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的道理,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

中華書(shu) 局出版的《國語》

中華書(shu) 局出版的《國語》

  “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的出處,是《國語·周語》中的“劉文公與(yu) 萇弘欲城周”篇。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ti) 著作。一般認為(wei) 此書(shu) 的作者是春秋時期著名曆史學家左丘明。《國語》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具體(ti) 到“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這句話,其上下文語境是這樣的:周敬王十年(前509),劉文公和萇弘想擴建、加固成周城(東(dong) 周都城洛邑的東(dong) 城,在今河南洛陽),因為(wei) 周王室衰微,財力薄弱,就向晉國求助。晉國的執政者魏獻子答應了劉文公與(yu) 萇弘的請求,準備召集諸侯,商量修城的事情。這時,衛國的彪傒恰巧來到周地,聽說這件事,就找到了周敬王的權臣單穆公,表達了反對意見。他引用了當時流行的諺語“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說一件事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像登山一樣,需要付出持久而艱苦的努力;但要是向壞的方向發展,那就像山崩一樣,局麵很快就無法挽回了。夏朝、商朝如此,周朝恐怕也是這樣。如今看周朝的天下,自從(cong) 幽王以來,已經被敗壞得差不多了,這是天要周朝滅亡。如今要修城以延續周的氣數,這是逆天而動;不但對周朝的國祚無益,還很可能招致災禍。

  “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這句話的出處就是這樣。有些人可能會(hui) 有疑惑:為(wei) 什麽(me) 彪傒會(hui) 如此反對劉文公、萇弘等人修建成周呢?這就需要我們(men) 把彪傒的話放到修城一事的前因後果中去看了。這樣不但能明白彪傒說這句話的原因,也能使我們(men) 理解“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的深意。

  原來,劉文公、萇弘要修築成周城,主要是為(wei) 了防範周敬王同父異母的兄長王子朝。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不僅(jin) 有勇有謀,而且氣宇軒昂,有王者風範。和懦弱且風貌欠佳的嫡長子王子猛比起來,周景王更屬意於(yu) 王子朝。他想立王子朝為(wei) 太子,但大臣單旗等人竭力反對,認為(wei) 太子廢立乃國之大事,王位傳(chuan) 嫡不傳(chuan) 賢。公元前520年夏,周景王下定決(jue) 心,欲更立太子之位。但未及頒詔而暴病,景王自知必死,以大夫賓孟為(wei) 顧命大臣,遺詔傳(chuan) 位於(yu) 王子朝。周景王卒,大夫單旗、劉卷認為(wei) 若立王子朝,他們(men) 必然失去權勢,於(yu) 是派劍客刺殺了顧命大臣賓孟,立太子猛為(wei) 王,是為(wei) 周悼王。王子朝不服,發動政變,將周悼王殺死(一說周悼王是自己病死的),自立為(wei) 王。單旗這一派大臣自然不能甘心。他們(men) 聯合晉國,擁立悼王的弟弟姬匄(gài)為(wei) 王,這就是周敬王。雙方纏鬥了四年之後,周敬王在晉國的幫助下獲勝,王子朝出逃楚國。王子朝出逃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圖書(shu) 典籍,周文化也因此經曆了一次巨大的浩劫,這就是曆史上的“王子朝之亂(luan) ”。王子朝雖然逃走,但其羽翼仍在,又有楚國的支持,並且就住在距離都城成周很近的南陽,隻要一有機會(hui) ,就可以發兵攻打洛邑。為(wei) 了防範王子朝,劉文公和萇弘才有了修築成周城的想法。

  明白了修城的前因後果,則彪傒反對修築成周城一事,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彪傒看來,一個(ge) 王朝的興(xing) 起,需要數代有德之君的勤勉付出,所謂“從(cong) 善如登”;但一個(ge) 王朝的毀滅,則隻需一兩(liang) 個(ge) 無德之君的放縱就夠了,所謂“從(cong) 惡如崩”。周王朝的興(xing) 起,從(cong) 其先祖後稷開始,經過十幾代的勵精圖治,才擁有天下;但從(cong) 周幽王開始,驕奢淫逸,特別是他寵幸褒姒居然幹出“烽火戲諸侯”的蠢事,已經把周朝的祖德祖業(ye) 敗壞得差不多了。如今麵對群雄爭(zheng) 霸、周王室日益衰落的局勢,王子們(men) 以爭(zheng) 奪王位為(wei) 己任,大臣們(men) 視廢立為(wei) 兒(er) 戲,王室宗族骨肉相殘,朝廷上下血流成河,更是把周王室最後的一點尊嚴(yan) 都丟(diu) 光了。這樣的王朝,是不會(hui) 得到上天的庇佑的。

  彪傒的話沒人聽,成周還是如劉文公、萇弘所願得到了擴建。不過這座城池、這道城牆,果然無法阻止周朝衰敗的命運。西周時期,天子是真正意義(yi) 上的共主,禮樂(le) 征伐自天子出;周幽王之後,禮崩樂(le) 壞,曆史進入春秋時期,各大諸侯國雖然不太把周天子當回事,但至少還保持著禮節上的尊重;到王子朝之亂(luan) 後,周王室在諸侯麵前顏麵掃地,影響力呈斷崖式下跌,各大諸侯國就對周天子完全無視,曆史很快進入戰國時期,周朝名存實亡,也就剩下個(ge) 名號了。

  所以,彪傒的話,不是簡單對修築城牆這件事的評論,而是表達了自己對周王室的不滿,以及對王朝興(xing) 衰規律的觀察與(yu) 把握;而“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這句話,更是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從(cong) 善之難、從(cong) 惡之易,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曆史已經證明,這句諺語乃是千古不滅的金玉之言。正麵的,比如南朝宋文帝劉義(yi) 隆就曾以“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勸誡群臣,自己也以此自勵,蕩滌官場,倡導新風,劉宋政權也因此而振作,開創了“元嘉之治”的局麵。反麵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曾重用賢臣,整頓吏治,重視生產(chan) ,厲行節儉(jian) ,經過努力,唐朝在他的手中達到極盛;但到後期,他耽於(yu) 享樂(le) ,任用奸佞,奢靡腐化,終於(yu) 導致了“安史之亂(luan) ”的爆發,葬送了自己一手開創的盛世局麵,而其早年的功績與(yu) 英名也頃刻付之東(dong) 流。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從(cong) 善如登,從(cong) 惡如崩”呢?這與(yu) 我們(men) 的人性有關(guan) 。人是一種群體(ti) 性動物,在群體(ti) 生活中,那些有利於(yu) 群體(ti) 協作的特性往往會(hui) 受到特別的讚賞,被賦予正麵的道德價(jia) 值,這就造就了人性中利他的一麵。另一方麵,作為(wei) 個(ge) 體(ti) ,人又必須得到更多的資源才能更好地生存與(yu) 發展,這就造成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麵。人性的這兩(liang) 麵,造就了我們(men) 善與(yu) 惡的兩(liang) 種本性。在這兩(liang) 種本性的交戰中,客觀地說,前者常常是處於(yu) 劣勢的。CS路易斯的《魔鬼家書(shu) 》中說:“通往地獄的那路其實並不陡峭——它坡度緩和,地麵平坦,沒有急轉彎,沒有裏程碑,也沒有路標”,就是這個(ge) 意思。

  那麽(me) ,怎樣提升我們(men) 的道德感,讓我們(men) 變得更好呢?克裏斯蒂安·米勒在《人性的差距:我們(men) 有多善良》一書(shu) 中,指出了可以讓我們(men) 變得更好的三種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

  第一種是道德提醒。這既包括來自他人的提醒,也包括自我提醒。前者比如來自良師諍友的時時提點;後者比如放置案頭,時時自我警醒的座右銘。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men) 其實是知道何者為(wei) 正確,何者為(wei) 錯誤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又常常會(hui) 將它們(men) 忘記或忽視。道德提醒可以時時提點我們(men) ,讓我們(men) 不要墮落。我們(men) 被提醒的次數越多,在下一次做事的時候,就更容易分辨對錯。

  第二種是行為(wei) 榜樣。榜樣可以讓我們(men) 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還能給我們(men) 提供智慧和建議。王陽明是個(ge) 好例子。當他在龍場處於(yu) 人生絕境之際,就是用問“聖人處此,亦複如何”來幫助自己度過困境,開啟了全新的人生境界。當我們(men) 麵臨(lin) 抉擇之際,一般來說,隻要問一句:“榜樣如果是我,他會(hui) 怎麽(me) 辦呢?”你就能知道正確的選擇是什麽(me) 了。這不是雞湯,而是來自於(yu) 嚴(yan) 肅的心理學實驗。榜樣確實會(hui) 激勵我們(men) 做出改變,變成更好的人。

  第三種是進行自我意識教育。幾十年來,心理學家發現,當遇到緊急情況時,比如有人發生意外事故,周圍的人如果不幫忙,我們(men) 也不大可能出手相助。原因就是我們(men) 很害怕在陌生人麵前出醜(chou) 。米勒說,害怕出醜(chou) ,不僅(jin) 僅(jin) 是人們(men) 在青少年時期留下的習(xi) 慣,也是妨礙人們(men) 幫助別人的一塊絆腳石,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自覺地進行自我意識教育,讓自己成為(wei) 在緊急情況下挺身而出的那一個(ge) ,就可以帶動更多的人走上向善之路。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26日 08:34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