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

  “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2014年10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發表講話:“‘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依法治國是我國憲法確定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國,關(guan) 鍵在於(yu) 黨(dang) 能不能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出自張居正《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

  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在任內(nei) 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係列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他在經濟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極大改善了政府的財政;軍(jun) 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淩雲(yun) 翼、殷正茂等名將,邊境為(wei) 之肅然;人事上整肅吏治,解決(jue) 了官僚爭(zheng) 權奪勢、玩忽職守的腐敗之風。

  為(wei) 什麽(me) 張居正的改革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呢?除了政策的製定切中了大明的時弊、順應了曆史發展的洪流之外,一個(ge) 關(guan) 鍵性的要素在於(yu) 張居正綜核名實,創造性地發明了“考成法”。而《考成法》的提出和實施,正是以《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為(wei) 標誌和起點的。在這份奏疏中,張居正說:“蓋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不難於(yu) 聽言,而難於(yu) 言之必效。”意思是說:“立法不是難事,難就難在讓法律得到良好的貫徹執行;聽人勸告不是難事,難就難在真正聽得進去並且做出實際行動。”落實在具體(ti) 政策上,就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並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冊(ce) ,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nei) 閣而後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六部和都察院對所屬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以違罪處罰;六科根據賬簿登記,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限者按例進行議處;最後內(nei) 閣也按照賬簿的登記,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這就在製度上保障了改革落措施真正能夠落到實處。以此為(wei) 依據,張居正“信賞罰”,“持法嚴(yan) ”,通過嚴(yan) 格的層層督察與(yu) 嚴(yan) 密的考核考績,使各級政府一時形成了“一切不敢飾非,政體(ti) 為(wei) 肅”的清明政治局麵,大小官吏辦事謹嚴(yan) ,朝廷的政令“雖萬(wan) 裏外,朝下而夕奉行。”一掃從(cong) 前官吏辦事推諉、扯皮的現象,官員精神麵貌為(wei) 之一振。

  站在今天的角度,“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對於(yu) 我們(men) 至少有三點啟示。

  第一,法規政策得到實施的前提條件,是要保證法為(wei) 善法。所謂“善法”,不僅(jin) 指出發點和內(nei) 容是順應曆史發展潮流、於(yu) 國於(yu) 民有利的,還必須保證的一點,就是法規政策必需是務實的,關(guan) 照到實際的情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具有良好的可執行性。這也就是《商君書(shu) ·壹言》中所說的:“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則不威。”法令政策的生命力在於(yu) 執行,所以在立法之初,就一定要考慮到它的可執行性。

  第二,法規政策要得到良好的實施,還要有製度作為(wei) 保障。以萬(wan) 曆新政而言,所以能夠得到很好的實施,是以“考成法”作為(wei) 保障的。張居正以內(nei) 閣控製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撫按官,再以兩(liang) 司督察府州縣官,這就架構了完整的考成體(ti) 係。在此考成體(ti) 係之上,所有待辦的事件,無不克期而辦,必須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而後以執行的優(you) 劣作為(wei) 考核的標準。製度的保障,為(wei) “萬(wan) 曆新政”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法律規則的良好落實還需要當政者以身作則,需要公平公正的態度。 為(wei) 官者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民眾(zhong) 對法規政策的態度。管仲說:“禁勝於(yu) 身,則令行於(yu) 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cong) 彼。”就是這個(ge) 意思。如果官員自己帶頭不遵守法律,又怎麽(me) 能要求民眾(zhong) 對法保持敬畏之心呢?公正同樣是法規暢行的基礎。《商君書(shu) ·勒令》也說:“法平則吏無奸。”由此可見,執法的公平公正是推行政策的必要條件。

  “天下之事,不難於(yu) 立法,而難於(yu) 法之必行”,說的是執法中依法落實的重要性。推而廣之到每個(ge) 人身上,其實也在告誡我們(men) :萬(wan) 事說來容易做來難,但事情隻有做出來才是有意義(yi) 的,這就愈發凸顯出腳踏實地的重要性。天下的道理說來說去就是那些,真正能將這些道理貫達到生活中的則少之又少。我們(men) 要想不斷進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就一定要把口頭的大道理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這個(ge) 過程或許困難,或許痛苦,但收獲的將是全新的世界。

  法律從(cong) 出現的第一天起,就是為(wei) 了被執行;道理從(cong) 被講出的那一刻起,就應該付諸行動。對國家,對集體(ti) ,對個(ge) 人,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10日 18:03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