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統文化智慧

微信掃一掃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7年10月18日在《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的講話中引用過的。

  這句名言的出處,是《禮記·禮運》。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shu) 《儀(yi) 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後學的作品。它集中體(ti) 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lun) 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hui) 的重要典籍。

  具體(ti) 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所出自的《禮運》,則是今本《禮記》的第九篇。全文討論了禮的起源、運行與(yu) 作用,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曆史觀點,特別是書(shu) 中所提到的“天下大同”的思想,更是在中國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其具體(ti) 的上下文語境是這樣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選賢與(yu) 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qin) 其親(qin) ,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ang)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yu) 地也,不必藏於(yu) 己;力惡其不出於(yu) 身也,不必為(wei) 己。是故謀閉而不興(xing) ,盜竊亂(luan) 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當大道行於(yu) 天下的時候,天下就是人們(men) 所共有的。人們(men) 會(hui) 推舉(ju) 那些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讓他們(men) 出來管理國家。人人講求誠信,彼此和睦相處。人們(men) 不隻是把自己的親(qin) 人當親(qin) 人,不隻是把自己的子女當子女,讓老年人能有個(ge) 養(yang) 老送終的處所,青壯年有個(ge) 工作來養(yang) 家糊口,年幼的孩子可以有個(ge) 健康成長的地方,讓那些鰥夫、寡婦、孤兒(er) 、殘疾人、獨居老人都能得到社會(hui) 的供養(yang) 。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yu) 財貨,人們(men) 憎恨它被白白扔掉,撿起來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men) 都願意為(wei) 公眾(zhong) 事業(ye) 竭盡全力,而不一定是為(wei) 自己謀求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hui) 發生,盜竊、造反、害人的事情不會(hui) 興(xing) 起,所以大門也就不用緊緊關(guan) 閉。這就是大同社會(hui)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的出處和大意就是如此。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句話雖然出自儒家,但“天下為(wei) 公”的理念,其實並非先秦儒家所獨有。比如薑太公的《六韜?武韜?順啟第十六》就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貴公》也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wan) 民之主,不阿一人。”可見,“天下為(wei) 公”在先秦的時候,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觀念。

  “天下大同”雖然隻是一種基於(yu) 對上古三代狀況充滿曆史想象的重構而提出的政治目標,但因為(wei) 它呼喚起了人們(men) 心中對於(yu)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理想,並且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一種用來審視、評價(jia) 現實世界的標準,所以一經提出,就紮根在人們(men) 的心中,在不同的時代,它被不斷重提,成為(wei) 激發人們(men) 改進現狀、追求理想的號角與(yu) 旗幟。

  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更是對“天下為(wei) 公”情有獨鍾。1924年,孫中山在其《三民主義(yi) 》中說:“真正的三民主義(yi) ,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又說:“我們(men) 三民主義(yi) 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ge) 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yu) 國家不隻是共產(chan) ,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

  從(cong) 古至今,“天下為(wei) 公”的理想從(cong) 未熄滅,並一直作為(wei) 一種理想社會(hui) 激勵著士民們(men) 。士人修身齊家,欲以一己之力兼濟天下,百姓翹首以盼,始終相信那個(ge) 大同社會(hui) 的存在。“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是縈繞在華夏子孫心中不滅的夢想。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專(zhuan) 欄: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傳(chuan) 統文化智慧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10日 18:24      來源:ky体育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