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行程總是備受關(guan) 注。尤其是他第一次下團組的活動。去哪個(ge) 團組?講了什麽(me) ?都讓外界格外關(guan) 注。
今年,習(xi) 近平選擇了全國政協的文藝、社科聯組會(hui) ,作為(wei) 自己下團組的第一站。島叔整理了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兩(liang) 會(hui) 期間下團組的行程表,可以參看。
日程
從(cong) 2013年開始,每年3月4日,習(xi) 近平都會(hui) 到全國政協參加聯組會(hui) 討論,這已經成為(wei) “固定日程”。
2013年看望科協、科技界委員,談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4年看望少數民族界委員,談民族大團結;2015年看望民革、台盟、台聯委員,談兩(liang) 岸關(guan) 係;2016年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談非公有製經濟發展;2017年看望民進、農(nong) 工黨(dang) 、九三學社委員,談對知識分子的尊重;2018看望民盟、致公黨(dang) 、無黨(dang) 派人士、僑(qiao) 聯界委員,談中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
2019年,習(xi) 近平選擇了文藝、社科聯組會(hui) 。
針對這兩(liang) 個(ge) 界別,習(xi) 近平分別主持召開過兩(liang) 場重要的座談會(hui) 。一場是2014年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被稱為(wei) 繼1942年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後,又一次文藝領域的重要會(hui) 議。
另一場是2016年5月17日,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習(xi) 近平同樣有一個(ge) 重要講話。而開會(hui) 的目的,習(xi) 近平自己說了:目的是聽聽各方麵意見,大家一起分析形勢、溝通思想、凝聚共識、謀劃未來。
政協本身就是“協商民主”的場合,這16個(ge) 字同樣適合此行的目的。
3月4日下午,習(xi) 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hui) 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hui) 科學界聯組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
目的
其實,無論是文化藝術界,還是哲學社科界,都是思想文化工作,屬於(yu) 精神層麵的建構,也是意識形態領域。
這些年,隨著中國的發展,社會(hui) 思想觀念和價(jia) 值取向日趨多元,主流與(yu) 非主流並存,社會(hui) 思潮紛紜雜擾。島叔做了5年的新媒體(ti) ,一直在輿論風口衝(chong) 鋒,深切感受到社會(hui) 共識的困難。一個(ge) 改革舉(ju) 措,眾(zhong) 說紛紜,不同利益方有不同的訴求。
所以,我們(men) 看,習(xi) 近平在最近幾次的重要會(hui) 議上,反複強調凝聚共識、增進團結。這次同樣強調了這兩(liang) 點。為(wei) 什麽(me) ?習(xi) 近平說,“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麵臨(lin) 嚴(yan) 峻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挑戰,2019年,同樣會(hui) 是攻堅克難的一年。
所以,麵對嚴(yan) 峻挑戰,國內(nei) 能不能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齊就很重要了。而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恰恰做的是人心的工作。
習(xi) 近平說:“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記錄新時代、書(shu) 寫(xie) 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哲學社科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zhong) 思想脈搏,著眼群眾(zhong) 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xie) 進群眾(zhong) 心坎裏”。
在這方麵,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大有可為(wei) 。
當然,跳出眼前的局勢,習(xi) 近平對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還有更高的認識,他說:“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就屬於(yu) 培根鑄魂的工作。”
也就是說,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是一個(ge) 民族的靈魂工程師。
2014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要求
所以這靈魂工程師工作狀態如何,會(hui) 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ge) 民族的精神狀態。
我們(men) 不用遠看西方一戰後、二戰後出現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看看我們(men) 身邊的一些青年人,也能深刻感受到物質相對豐(feng) 裕的時代,滋生的貪圖安逸的習(xi) 氣。
一些青年中,出現了“啃老族”、“拆二代”、“宅文化”、“佛係文化”、“精日”等現象,“寧願坐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幻想不勞而獲、一夜成名等等。
我們(men) 的文化文藝作品、哲學社科著作如果不能對這些現象作出深刻的洞察、剖析、批判,而是順從(cong) 、推動甚至鼓勵,那就沒有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
所以,習(xi) 近平對這些“靈魂工程師”提了“四個(ge) 堅持”的要求:堅持與(yu) 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前三個(ge) “堅持”容易懂,在2014年和2016年的兩(liang) 次座談會(hui) 上都反複強調過,針對的都是具體(ti) 的創作和寫(xie) 作,唯有第四個(ge) “堅持”還是第一次提出,針對的是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科工作者個(ge) 人的道德品格問題,值得好好說說。
一提到“明德”,大家肯定會(hui) 下意識地想起《大學》開篇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qin) 民,在止於(yu) 至善。”“明德”是非常典雅的說法,意為(wei) 光明的德行,明字也可以當動詞用,意味擦亮,使德行更為(wei) 光明。
習(xi) 近平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上就特意提到:“文藝界知名人士很多,社會(hui) 影響力不小,大家不僅(jin) 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yang) 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ti) 力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努力做到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
想想我們(men) 現在網上瘋狂的追星,就可以想見一個(ge) 明星對粉絲(si) 的價(jia) 值觀、精神生活的影響有多大,而且這些粉絲(si) 不少還是不諳世事的小年輕。但是這些年多次爆出來的明星吸毒、逃稅、造假等文藝界亂(luan) 象,離“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還真差挺遠。
所以,習(xi) 近平提了“明德”二字。他說:
“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應以高遠誌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wei) 社會(hui) 作出表率……要自覺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德藝雙馨,以德為(wei) 先,就是這個(ge) 道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