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審核是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辦公廳(室)一項極為(wei) 嚴(yan) 肅重要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做到“出手即精品”。要達到工作標準,筆者總結,必須做到“六戒”。
戒粗枝大葉
粗枝大葉在公文審核中最要不得,其表現有三:
一是文字審核不細致。比如有錯別字,把“場地”誤寫(xie) 成“廠地”,把“撥付資金”誤寫(xie) 成“拔付資金”,把“仲裁”誤寫(xie) 成“仲栽”,等等;又比如標題序號隔山跳海,由“二”直接到“四”,或者出現兩(liang) 個(ge) 同樣的序號等;更有甚者把發文機關(guan) 名稱寫(xie) 錯,主送單位張冠李戴,等等。
二是行文不規範。常見的有請示與(yu) 報告不分、漏掉受文單位、有附件卻未標注、公文印發日期早於(yu) 成文時間等。
三是出口把關(guan) 不嚴(yan) 格。如有的公文未經有關(guan) 會(hui) 議研究,有的公文未經涉法審核,有的公文沒有定密,有的公文未經協商等,這類公文在有關(guan) 手續未履行的情況下運轉,結果都會(hui) 導致公文回流重補手續,白白浪費時間。
戒盲目修改
其表現亦有三:
一是不通讀全文。有的公文審核人員工作習(xi) 慣不好,不是從(cong) 頭至尾統觀公文大意後再動筆,而是拿來就改,看一句改一句,導致文字前後表述不順暢,文中數據口徑不統一,內(nei) 容之間不銜接,隻好再改回來,反複折騰。
二是不問來龍去脈。遇到讀不通或有疑問的地方,不詢問起草部門或起草人,把情況了解清楚後再修改,而是主觀臆斷,草率修改,導致產(chan) 生歧義(yi) ,甚至背離原意。
三是不懂裝懂。有些公文專(zhuan) 業(ye) 性強,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專(zhuan) 業(ye) 性術語,自己缺乏專(zhuan) 業(ye) 知識也不問準吃透,自以為(wei) 是,盲目修改。
戒經驗主義(yi)
其表現也有三:
一是迷信起草者。有的部門或起草者起草公文質量一貫較高,略作修改即可運轉。久而久之,公文審核人員就會(hui) 放鬆警惕,下意識為(wei) 其開通“免檢通道”,以信任代替審核,導致錯誤發生。
二是迷信上級機關(guan) 。整體(ti) 來講,上級機關(guan) 公文質量較高,但這並不代表上級機關(guan) 公文就永遠不會(hui) 出錯,因此不能“照單全收”,對有疑慮的地方要敢於(yu) 發問。
三是迷信本級以往公文。對有些例行周期性公文,公文審核人員特別是新手都習(xi) 慣看以前是怎麽(me) 表述的,參照執行,省時省力。但是,時過境遷,許多情況發生變化。有的說法以前合適,現在恐怕不合時宜了;還有的公文當時就有不足隻是沒有發現,如果不加辨析拿來就用,隻會(hui) 以訛傳(chuan) 訛。因此,最簡單最正確的做法是對每一份公文都認真審核修改,不能有絲(si) 毫大意,更不可圖省事偷懶。
戒忙中出錯
此問題通常發生在辦理緊急公文時。如何避免忙中出錯?要做到三點:
一要“大員”上陣。緊急公文大多立等結果,應安排審核經驗豐(feng) 富的同誌辦理,不是萬(wan) 不得已不宜讓新手單獨承擔,必要時公文處理部門負責同誌要親(qin) 自“操刀”,確保公文質量和辦理效率。
二要突出重點。緊急公文審核時間有限,容不得通篇仔細推敲、修改,因此需要打破審核常規,重點對標題、開頭、結尾以及重要章節、重要表述等進行審核,保證“門麵”“重要部位”“關(guan) 鍵地方”不出紕漏,在此基礎上再抓緊時間對其他部分進行修改。這個(ge) “秘訣”一定要牢記在心,萬(wan)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條死板貽誤工作。
三要把握程序。緊急公文的“特事特辦”僅(jin) 指加快辦理速度,絕不是不請示、不匯報直接印發。即使領導不能現場簽發,也要征求其意見,作好記錄,事後補簽。這是責任問題,不可大意。以前有過這方麵的教訓,一位新來的同誌缺乏經驗,一聽說是急件,急忙審核後直接印發了,結果公文出了差錯,反倒受了批評。
戒前重後輕
這也是公文審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大家對公文起草、審核等環節都比較重視,多方會(hui) 商,征求意見,認真修改。公文一旦運轉即認為(wei) 大功告成,特別是領導簽發完畢,校對時就有點“走過場”了,簡單看一遍即交付印刷。而且公文印好後也不搞“回頭看”,一發了之,結果公文往往在“最後一公裏”出現錯誤,前功盡棄。因此,無論起草、審核,還是校對、印後檢查,任何環節都不能放鬆,要全程重視,如此方能確保公文質量。
戒功力不深
有的公文審核人員基本功不夠紮實,其表現有:
一是政策理論水平有限。對黨(dang) 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了解不深不透,對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掌握不到位,對一些事關(guan) 國計民生的基本政策也知之甚少。
二是知識儲(chu) 備不足。對本地區、本部門、本係統的整體(ti) 情況、重點工作、中心任務等不甚了解,做不到有的放矢。比如有的同誌對本地GDP、主導產(chan) 業(ye) 、人口總數等基本數據都不清楚。
三是文字功底不厚。基本語法、修辭掌握不全麵,寫(xie) 作能力差,審核修改往往詞不達意,難以達到最佳表述效果,更別說妙筆生花了。
四是審核經驗欠缺。常見問題尚能處理,遇到略微複雜、少見的問題即不能從(cong) 容應對,有時甚至看不出問題所在,致使公文帶病運轉。
五是思辨能力有待提升。分析、歸納、總結、提煉能力有限,往往就公文說公文,隻能作些淺層次修改,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係統考慮公文的目的性、操作性及前後政策連續性,審核公文的高度寬度深度不夠。這些方麵是需要公文審核人員高度重視並通過幹中學、學中幹來認真克服的。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