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通知指出,1999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執政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農(nong) 村改革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變化,該條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要求和實踐需要,黨(dang) 中央決(jue) 定予以修訂。

  通知指出,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全麵領導鄉(xiang) 鎮、村的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各級黨(dang) 組織認真落實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要求,大抓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建強戰鬥堡壘,取得明顯成效。當前,農(nong) 村改革不斷深化,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推動新時代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不斷滿足農(nong) 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為(wei) 農(nong) 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

  通知強調,《條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貫徹黨(dang) 章和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緊密結合農(nong) 村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基層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對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作出全麵規範,是新時代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基本遵循。《條例》的頒布實施,對於(yu) 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全麵領導,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提高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鞏固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執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通知指出,黨(dang) 管農(nong) 村工作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重視並抓好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dang) 員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各級黨(dang) 委(黨(dang) 組)一定要從(cong) 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出發,始終堅持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特別是縣級地方黨(dang) 委要把加強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wei) 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采取有力措施,強化責任保障,推動《條例》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加強學習(xi) 宣傳(chuan) ,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和手機、網絡等媒介,通過集中學習(xi) 、專(zhuan) 題研討等方式,使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深入領會(hui) 《條例》精神,尤其要宣傳(chuan) 到每一個(ge) 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使其全麵掌握《條例》內(nei) 容,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部署要求上來,真正貫徹落實好《條例》。要組織開展培訓,把《條例》納入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內(nei) 容和黨(dang) 校(行政學院)教育課程,對縣、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進行專(zhuan) 題輪訓,提高做農(nong) 村基層工作、抓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建設的本領。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解決(jue) 《條例》貫徹落實中的有關(guan) 問題。中央組織部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各項規定得到貫徹執行。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執行《條例》中的重要情況和建議,要及時報告黨(dang) 中央。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全文如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農(nong) 村工作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為(wei) 了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農(nong) 村工作的全麵領導,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提高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為(wei) 新時代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根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鄉(xiang) 鎮黨(dang) 的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鄉(xiang) 鎮黨(dang) 委)和村黨(dang) 組織(村指行政村)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基層組織,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全麵領導鄉(xiang) 鎮、村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

  第三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必須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堅決(jue) 維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四個(ge) 服從(cong) ”,堅持黨(dang) 要管黨(dang) 、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成為(we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主張、貫徹黨(dang) 的決(jue) 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zhong) 、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第二章 組織設置

  第四條 鄉(xiang) 鎮應當設立黨(dang) 的基層委員會(hui) 。鄉(xiang) 鎮黨(dang) 委每屆任期5年,由黨(dang) 員大會(hui) 或者黨(dang) 員代表大會(hui) 選舉(ju) 產(chan) 生。

  第五條 以村為(wei) 基本單元設置黨(dang) 組織。有正式黨(dang) 員3人以上的村,應當成立黨(dang) 支部;不足3人的,可以與(yu) 鄰近村聯合成立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人數超過50人的村,或者黨(dang) 員人數雖不足50人、確因工作需要的村,可以成立黨(dang) 的總支部。黨(dang) 員人數100人以上的村,根據工作需要,經縣級地方黨(dang) 委批準,可以成立黨(dang) 的基層委員會(hui) ,下設若幹黨(dang) 支部;村黨(dang) 的委員會(hui) 受鄉(xiang) 鎮黨(dang) 委領導。

  村黨(dang) 的委員會(hui) 、總支部委員會(hui) 、支部委員會(hui) 每屆任期5年,由黨(dang) 員大會(hui) 選舉(ju) 產(chan) 生。黨(dang) 員人數500人以上的村黨(dang) 的委員會(hui) ,經鄉(xiang) 鎮黨(dang) 委批準,可以由黨(dang) 員代表大會(hui) 選舉(ju) 產(chan) 生。

  第六條 縣以上有關(guan) 部門駐鄉(xiang) 鎮的單位,應當根據黨(dang) 員人數和工作需要成立黨(dang) 的基層組織。這些黨(dang) 組織,除黨(dang) 中央另有規定的以外,受鄉(xiang) 鎮黨(dang) 委領導。

  第七條 農(nong) 村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具備單獨成立黨(dang) 組織條件的,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成立黨(dang) 組織,一般由所在村黨(dang) 組織或者鄉(xiang) 鎮黨(dang) 委領導。在跨村跨鄉(xiang) 鎮的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中成立的黨(dang) 組織,由批準其成立的上級黨(dang) 組織或者縣級黨(dang) 委組織部門確定隸屬關(guan) 係。

  村改社區應當同步調整或者成立黨(dang) 組織。

  村及以下成立或者撤銷黨(dang) 組織,必須經鄉(xiang) 鎮黨(dang) 委或者以上黨(dang) 組織批準。

  第八條 鄉(xiang) 鎮黨(dang) 委一般設委員7至9名,其中書(shu) 記1名、副書(shu) 記2至3名,應當設組織委員、宣傳(chuan) 委員,紀委書(shu) 記由黨(dang) 委委員兼任。黨(dang) 委委員按照鄉(xiang) 鎮領導職務配備,應當進行合理分工,保證各項工作有人負責。

  村黨(dang) 的支部委員會(hui) 一般設委員3至5名,其中書(shu) 記1名,必要時可以設副書(shu) 記1名;正式黨(dang) 員不足7人的支部,不設支部委員會(hui) 。村黨(dang) 的總支部委員會(hui) 一般設委員5至7名,其中書(shu) 記1名、副書(shu) 記1名、紀檢委員1名。村黨(dang) 的委員會(hui) 一般設委員5至7名,最多不超過9名,其中書(shu) 記1名、副書(shu) 記1至2名、紀委書(shu) 記1名。

  第三章 職責任務

  第九條 鄉(xiang) 鎮黨(dang) 委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chuan) 和貫徹執行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dang) 中央、上級黨(dang) 組織及本鄉(xiang) 鎮黨(dang) 員代表大會(hui) (黨(dang) 員大會(hui) )的決(jue) 議。

  (二)討論和決(jue) 定本鄉(xiang) 鎮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以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重大問題。需由鄉(xiang) 鎮政權機關(guan) 或者集體(ti) 經濟組織決(jue) 定的重要事項,經鄉(xiang) 鎮黨(dang) 委研究討論後,由鄉(xiang) 鎮政權機關(guan) 或者集體(ti) 經濟組織依照法律和有關(guan) 規定作出決(jue) 定。

  (三)領導鄉(xiang) 鎮政權機關(guan) 、群團組織和其他各類組織,加強指導和規範,支持和保證這些機關(guan) 和組織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職責。

  (四)加強鄉(xiang) 鎮黨(dang) 委自身建設和村黨(dang) 組織建設,以及其他隸屬鄉(xiang) 鎮黨(dang) 委的黨(dang) 組織建設,抓好發展黨(dang) 員工作,加強黨(dang) 員隊伍建設。維護和執行黨(dang) 的紀律,監督黨(dang) 員幹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員嚴(yan) 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五)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負責對幹部的教育、培訓、選拔、考核和監督工作。協助管理上級有關(guan) 部門駐鄉(xiang) 鎮單位的幹部。做好人才服務和引進工作。

  (六)領導本鄉(xiang) 鎮的基層治理,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做好生態環保、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民生保障、脫貧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第十條 村黨(dang) 組織的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chuan) 和貫徹執行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dang) 中央、上級黨(dang) 組織及本村黨(dang) 員大會(hui) (黨(dang) 員代表大會(hui) )的決(jue) 議。

  (二)討論和決(jue) 定本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以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重要問題並及時向鄉(xiang) 鎮黨(dang) 委報告。需由村民委員會(hui) 提請村民會(hui) 議、村民代表會(hui) 議決(jue) 定的事情或者集體(ti) 經濟組織決(jue) 定的重要事項,經村黨(dang) 組織研究討論後,由村民會(hui) 議、村民代表會(hui) 議或者集體(ti) 經濟組織依照法律和有關(guan) 規定作出決(jue) 定。

  (三)領導和推進村級民主選舉(ju) 、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推進農(nong) 村基層協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開展自治活動。領導村民委員會(hui) 以及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群團組織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加強指導和規範,支持和保證這些組織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職責。

  (四)加強村黨(dang) 組織自身建設,嚴(yan) 格組織生活,對黨(dang) 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負責對要求入黨(dang) 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yang) ,做好發展黨(dang) 員工作。維護和執行黨(dang) 的紀律。加強對村、組幹部和經濟組織、社會(hui) 組織負責人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培養(yang) 村級後備力量。做好本村招才引智等工作。

  (五)組織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經常了解群眾(zhong) 的批評和意見,維護群眾(zhong) 正當權利和利益,加強對群眾(zhong) 的教育引導,做好群眾(zhong) 思想政治工作。

  (六)領導本村的社會(hui) 治理,做好本村的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社會(hui) 治安綜合治理、生態環保、美麗(li) 村莊建設、民生保障、脫貧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第十一條 黨(dang) 員人數較多的村黨(dang) 支部,可以劃分若幹黨(dang) 小組。黨(dang) 小組在支部委員會(hui) 領導下開展工作,組織黨(dang) 員學習(xi) 和參加組織生活,檢查黨(dang) 員履行義(yi) 務、行使權利和執行支部委員會(hui) 、黨(dang) 員大會(hui) 決(jue) 議的情況,反映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意見。

  第四章 經濟建設

  第十二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持續增加農(nong) 民收入,不斷滿足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具體(ti) 任務包括:

  (一)堅持以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鞏固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堅持農(nong) 村土地集體(ti) 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guan) 係,走共同富裕之路。

  (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chan) ,發展多種經營應當同支持和促進糧食生產(chan) 相結合。

  (三)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推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讓農(nong) 民合理分享全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

  (四)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五)領導製定本地經濟發展規劃,組織、動員各方麵力量保證規劃實施。

  (六)組織黨(dang) 員、群眾(zhong) 學習(xi) 農(nong) 業(ye) 科學技術知識,運用科技發展經濟。吸引各類人才到農(nong) 村創業(ye) 創新。

  第十三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動員和帶領群眾(zhong)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脫貧目標,鞏固發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組織發展鄉(xiang) 村致富產(chan) 業(ye) ,推動農(nong) 民就業(ye) 創業(ye) ,教育引導農(nong) 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第十四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因地製宜推動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領導和支持集體(ti) 經濟組織管理集體(ti) 資產(chan) ,協調利益關(guan) 係,組織生產(chan) 服務和集體(ti) 資源合理開發,確保集體(ti) 資產(chan) 保值增值,確保農(nong) 民受益。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十五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組織群眾(zhong) 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開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宣傳(chuan) 教育,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和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治教育,引導農(nong) 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ti) 、個(ge) 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guan) 係,培養(yang)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nong) 民。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群眾(zhong) 培訓,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nong) 民夜校等渠道,深入宣傳(chuan) 教育群眾(zhong) ,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nong) 村思想文化陣地。

  第十六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傳(chuan) 承發展提升農(nong) 村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保護傳(chuan) 統村落,加強農(nong) 村文化設施建設,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ti) 活動。改善辦學條件,普及義(yi) 務教育。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xi) ,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

  第十七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宣傳(chuan) 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先進事跡,宣傳(chuan) 好人好事,弘揚真善美,傳(chuan) 播正能量。了解群眾(zhong) 思想狀況,幫助解決(jue) 實際困難,引導群眾(zhong) 自覺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第十八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無神論宣傳(chuan) 教育,引導黨(dang) 員、群眾(zhong) 自覺抵製腐朽落後文化侵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做好農(nong) 村宗教工作,加強對信教群眾(zhong) 的工作,管理好宗教活動場所,依法製止利用宗教幹涉農(nong) 村公共事務,堅決(jue) 抵禦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必須在意識形態上站穩立場,旗幟鮮明反對各種錯誤觀點,同一切歪風邪氣、違法犯罪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

  第六章 鄉(xiang) 村治理

  第十九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xiang) 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xiang) 村治理格局。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應當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委員會(hui) 主任和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應當交叉任職。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主任一般由黨(dang) 員擔任,可以由非村民委員會(hui) 成員的村黨(dang) 組織班子成員兼任。村民委員會(hui) 成員、村民代表中黨(dang) 員應當占一定比例。

  村級重大事項決(jue) 策實行“四議兩(liang) 公開”,即村黨(dang) 組織提議、村“兩(liang) 委”會(hui) 議商議、黨(dang) 員大會(hui) 審議、村民會(hui) 議或者村民代表會(hui) 議決(jue) 議,決(jue) 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

  第二十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深化村民自治實踐,製定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加強村級民主監督。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鄉(xiang) 村法治建設,提升鄉(xiang) 村德治水平,建設平安鄉(xiang) 村。

  依法嚴(yan) 厲打擊農(nong) 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村霸”,嚴(yan) 防其侵蝕基層幹部和基層政權。堅決(jue) 懲治黑惡勢力“保護傘(san) ”。

  第二十一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農(nong) 村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黨(dang) 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加強汙染防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

  第二十二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決(jue) 入園入托、上學、就業(ye) 、看病、養(yang) 老、居住、出行、飲水等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對貧困人口、留守兒(er) 童和婦女、老年人、殘疾人、“五保戶”等人群的關(guan) 愛服務。投放農(nong) 村的公共服務資源,應當以鄉(xiang) 鎮、村黨(dang) 組織為(wei) 主渠道落實,保證有資源、有能力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

  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第七章 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第二十三條 農(nong) 村基層幹部應當認真學習(xi) 和忠實踐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學習(xi) 必備知識技能。懂農(nong) 業(ye) ,掌握“三農(nong) ”政策,熟悉農(nong) 村情況,有能力、有措施、有辦法解決(jue) 實際問題;愛農(nong) 村,紮根農(nong) 村基層,安身安心安業(ye) ,甘於(yu) 奉獻、苦幹實幹;愛農(nong) 民,對農(nong) 民群眾(zhong) 充滿感情、始終放在心上,把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利益擺在第一位,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各級黨(dang) 組織應當注重加強農(nong) 村基層幹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素質。縣級黨(dang) 委每年至少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培訓1次。

  第二十四條 加強農(nong) 村基層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堅持實事求是,不準虛假浮誇;堅持依法辦事,不準違法亂(luan) 紀;堅持艱苦奮鬥,不準奢侈浪費;堅持說服教育,不準強迫命令;堅持廉潔奉公,不準以權謀私。堅決(jue) 反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和奢靡之風。

  嚴(yan) 格農(nong) 村基層幹部管理監督,堅決(jue) 糾正損害群眾(zhong) 利益行為(wei) ,嚴(yan) 厲整治群眾(zhong) 身邊腐敗問題。

  第二十五條 鄉(xiang) 鎮黨(dang) 委領導班子應當由信念堅定、為(wei) 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yu) 擔當、清正廉潔,善於(yu) 結合實際開展工作的黨(dang) 員幹部組成。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理論和政策水平,堅持依法辦事,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群眾(zhong) 工作能力、處理農(nong) 村複雜問題的能力,熟悉黨(dang) 務工作和“三農(nong) ”工作,帶頭實幹、敢抓敢管。

  注重從(cong) 優(you) 秀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xiang) 鎮事業(ye) 編製人員中選拔鄉(xiang) 鎮領導幹部,從(cong) 優(you) 秀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中考錄鄉(xiang) 鎮公務員、招聘鄉(xiang) 鎮事業(ye) 編製人員。重視發現培養(yang) 選拔優(you) 秀年輕幹部、女幹部和少數民族幹部。

  第二十六條 村黨(dang) 組織領導班子應當由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黨(dang) 員組成。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還應當具備一定的政策水平,堅持依法辦事,善於(yu) 做群眾(zhong) 工作,甘於(yu) 奉獻、敢闖敢拚。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應當注重從(cong) 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xiang) 人員、本鄉(xiang) 本土大學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中的黨(dang) 員培養(yang) 選拔。每個(ge) 村應當儲(chu) 備村級後備力量。

  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由縣級黨(dang) 委組織部門備案管理。

  根據工作需要,上級黨(dang) 組織可以向村黨(dang) 組織選派第一書(shu) 記。

  第二十七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應當堅定執行黨(dang) 的政治路線。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組織推進農(nong) 村深化改革,促進各項事業(ye) 發展,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不斷增強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十八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應當貫徹黨(dang) 的思想路線。反映情況、安排工作、決(jue) 定事項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第二十九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應當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組織路線。全麵加強農(nong) 村基層組織體(ti) 係建設,建強戰鬥堡壘,把黨(dang) 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zhong) 動員起來,合力推動新時代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第三十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應當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決(jue) 定重大事項要同群眾(zhong) 商量,布置工作任務要向群眾(zhong) 講清道理;經常聽取群眾(zhong) 意見,不斷改進工作;關(guan) 心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維護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切實減輕群眾(zhong) 負擔。

  第三十一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應當貫徹黨(dang) 的民主集中製,認真執行集體(ti) 領導和個(ge) 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製度。凡屬重要問題,必須經過集體(ti) 討論決(jue) 定,不允許個(ge) 人或者少數人說了算。書(shu) 記應當有民主作風,善於(yu) 發揮每個(ge) 委員的作用,敢於(yu) 負責。委員應當積極參與(yu) 和維護集體(ti) 領導,主動做好分工負責的工作。

  第三十二條 鄉(xiang) 鎮黨(dang) 委領導班子每年至少召開1次民主生活會(hui) ,村黨(dang) 組織領導班子每年至少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hui) ,嚴(yan) 肅認真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接受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監督。

  第八章 黨(dang) 員隊伍建設

  第三十三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組織黨(dang) 員認真學習(xi) 和忠實踐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推進“兩(liang) 學一做”學習(xi) 教育常態化製度化,認真開展黨(dang) 內(nei) 主題教育活動,學習(xi) 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學習(xi) 形勢政策、科學文化、市場經濟、黨(dang) 內(nei) 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等知識。

  縣、鄉(xiang) 兩(liang) 級黨(dang) 委應當加強農(nong) 村ky体育官方网培訓,建好用好鄉(xiang) 鎮黨(dang) 校、黨(dang) 員活動室,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ky体育官方网。鄉(xiang) 鎮黨(dang) 委每年至少對全體(ti) 黨(dang) 員分期分批集中培訓1次。

  第三十四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嚴(yan) 格黨(dang) 的組織生活。堅持“三會(hui) 一課”製度,村黨(dang) 組織應當以黨(dang) 支部為(wei) 單位,每月相對固定1天開展主題黨(dang) 日,組織黨(dang) 員學習(xi) 黨(dang) 的文件、上黨(dang) 課,開展民主議事、誌願服務等,突出黨(dang) 性鍛煉,防止表麵化、形式化。黨(dang) 員領導幹部應當定期為(wei) 基層黨(dang) 員講黨(dang) 課。

  黨(dang) 支部應當經常開展談心談話。

  第三十五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堅持和完善民主評議黨(dang) 員製度。對優(you) 秀黨(dang) 員,進行表彰表揚;對不合格黨(dang) 員,加強教育幫助,依照有關(guan) 規定,分別給予限期改正、勸其退黨(dang) 、黨(dang) 內(nei) 除名等組織處置。

  第三十六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教育和監督黨(dang) 員履行義(yi) 務,尊重和保障黨(dang) 員的各項權利。推進黨(dang) 務公開,使黨(dang) 員對黨(dang) 內(nei) 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yu) 。

  第三十七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和改進流動ky体育官方网管理。流入地黨(dang) 組織應當及時將外來黨(dang) 員編入黨(dang) 的支部和小組,組織他們(men) 參加組織生活和黨(dang) 的活動。流出地黨(dang) 組織應當加強對外出黨(dang) 員的經常聯係,可以在外出黨(dang) 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動黨(dang) 員黨(dang) 組織。

  流動黨(dang) 員每半年至少向流出地黨(dang) 組織匯報1次在外情況。

  第三十八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嚴(yan) 格執行黨(dang) 的紀律。經常對黨(dang) 員進行遵紀守法教育。黨(dang) 員違犯黨(dang) 的紀律,應當及時教育或者處理,問題嚴(yan) 重的應當向上級黨(dang) 組織報告。對於(yu) 受到黨(dang) 的紀律處分的,應當加強教育,幫助其改正錯誤。

  第三十九條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按照控製總量、優(you) 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和有關(guan) 規定,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做好發展黨(dang) 員工作。注重從(cong) 青年農(nong) 民、農(nong) 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dang) 員,注意吸收婦女入黨(dang) 。

  村級黨(dang) 組織發展黨(dang) 員必須經過鄉(xiang) 鎮黨(dang) 委審批。

  第四十條 農(nong) 村黨(dang) 員應當在社會(hui) 主義(yi)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領群眾(zhong) 共同致富。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應當組織開展黨(dang) 員聯係農(nong) 戶、黨(dang) 員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給黨(dang) 員分配適當的社會(hui) 工作和群眾(zhong) 工作,為(wei) 黨(dang) 員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第九章 領導和保障

  第四十一條 各級黨(dang) 委特別是縣級黨(dang) 委應當高度重視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認真履行主體(ti) 責任。

  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應當作為(wei) 市縣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抓基層黨(dang) 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nei) 容,納入巡視巡察工作內(nei) 容,作為(wei) 領導班子綜合評價(jia) 和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縣級黨(dang) 委組織部門應當以足夠精力抓好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

  對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重視不夠、落實不力的,應當及時提醒、約談;出現嚴(yan) 重問題的,應當嚴(yan) 肅問責追責。督促抓好問題的整改落實。

  第四十二條 各級黨(dang) 委特別是縣級黨(dang) 委應當堅持抓鄉(xiang) 促村,持續加強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陣地、基本製度、基本保障建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整鄉(xiang) 推進、整縣提升。

  鄉(xiang) 鎮黨(dang) 委應當全麵落實抓村級組織建設的直接責任。鄉(xiang) 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和黨(dang) 委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應當包村聯戶,經常沉下去摸情況、查問題,及時研究解決(jue) 。

  第四十三條 鄉(xiang) 鎮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應當堅持加強服務、密切聯係群眾(zhong) 、治理重心下移的原則,構建權責相稱、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ti) 製,保證鄉(xiang) 鎮工作力量。鄉(xiang) 鎮應當設立黨(dang) 建工作辦公室或者黨(dang) 建工作站,配備專(zhuan) 職組織員,配強黨(dang) 務力量。加強鄉(xiang) 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shu) 室、小文體(ti) 活動室和周轉房建設,改善鄉(xiang) 鎮幹部工作和生活條件。

  第四十四條 各級黨(dang) 委應當健全以財政投入為(wei) 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製度,建立正常增長機製。落實村幹部基本報酬,發放人數和標準應當依據有關(guan) 規定、從(cong) 實際出發合理確定,保障正常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落實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服務群眾(zhong) 經費、黨(dang) 員活動經費。建好管好用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整合利用各類資源,規範標識、掛牌,發揮“一室多用”的綜合功能,服務凝聚群眾(zhong) ,教育引導群眾(zhong) 。

  第四十五條 各級黨(dang) 組織應當滿懷熱情關(guan) 心關(guan) 愛農(nong) 村基層幹部和黨(dang) 員,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guan) 懷,宣傳(chuan) 表彰優(you) 秀農(nong) 村基層幹部先進典型,彰顯榜樣力量,激勵新擔當新作為(wei) 。

  第十章 附則

  第四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可以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區情況製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8年12月28日起施行。1999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同時廢止。

發布時間:2019年01月11日 07:17 來源:新華網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