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在四川省廣安市,
一位93歲的老人安詳地走了。
和他一起告別這個(ge) 世界的,
還有身上的24道傷(shang) 疤,
殘缺了一寸的右手食指,
以及無數勳章。
他是一名老兵,
他叫柴雲(yun) 振。
對於(yu) 普通年輕人來說,
這個(ge) 名字可能並不出奇,
但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彪炳輝煌的軍(jun) 史中,
這名字卻是個(ge) 光榮至極的存在。
一級戰鬥英雄,
特等功臣,
朝鮮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
足以與(yu) 黃繼光、邱少雲(yun) 、楊根思並列。
1925年,
他出生在四川嶽池,
和那時大多數貧苦農(nong) 民一樣,
童年時開始當長工,
17歲被國民黨(dang) 軍(jun) 抓丁打仗,
並最終在淮海戰場上成為(wei) 解放軍(jun) 的俘虜。
而命運在此時發生了改變,
俘虜他的是一支與(yu) 眾(zhong) 不同的隊伍,
這支軍(jun) 隊不是為(wei) 長官賣命,
而是為(wei) 人民打仗。
他深感認同,
沒有選擇拿路條路費回家,
而是選擇加入這支隊伍,
為(wei) 一個(ge) 新中國而戰。
在這支隊伍裏,
他成為(wei) 了一名真正的戰士,
無畏而勇敢,
先後兩(liang) 次立功,
把紅旗插遍了大江南北。
新中國真的成立了,
然而和平的曙光卻又被硝煙所遮蔽,
朝鮮的戰火燃燒到國門。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他和戰友們(men) 又肩負著新的使命再次出征。
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的危急時刻,
美軍(jun) 發起了凶狠的反撲,
此時他已經是誌願軍(jun) 15軍(jun) 45師134團8連七班班長,
奉命在一個(ge) 叫樸達峰的地方阻擊敵人。
這是一場空前慘烈的戰鬥,
經過數天鐵與(yu) 火的碰撞,
部隊傷(shang) 亡巨大,
柴雲(yun) 振的班也早已殘破不全,
而美軍(jun) 還在步步逼近。
緊要關(guan) 頭,
柴雲(yun) 振奉命率全班反擊。
這可能是誌願軍(jun) 步兵最經典的一次陣地反擊,
6名誌願軍(jun) 步兵,
悄然從(cong) 側(ce) 麵摸上高地,
出其不意給美軍(jun) 以重大殺傷(shang) 。
連續激戰之後,
全班除他以外傷(shang) 亡殆盡,
而美軍(jun) 一個(ge) 營部就近在咫尺。
打?還是撤?
柴雲(yun) 振沒有猶豫,
孤身一人繼續突擊。
黑夜掩護了這名勇敢無畏的步兵,
單兵戰術也被他發揮到了極致。
先狙殺了敵軍(jun) 哨兵和指揮官,
借著混亂(luan) ,
又把手榴彈丟(diu) 進了敵坑道和指揮所,
然後追著一大群美軍(jun) 潰兵射擊。
在最後的混戰中,
他與(yu) 一名高大的敵方黑人士兵撕打在一起,
柴雲(yun) 振扯掉了敵人的耳朵,
而敵人則咬掉了他半截食指。
狹路相逢勇者勝,
最終,
高大的美軍(jun) 士兵開始膽怯轉身而逃,
而他則強忍著重傷(shang) ,
從(cong) 容擊斃了敵人。
此次戰鬥,
柴雲(yun) 振班收複了三個(ge) 陣地,
擊潰了數十倍於(yu) 己的敵人,
創造了戰場上的奇跡。
戰後,
重傷(shang) 昏迷的柴雲(yun) 振被後送治療,
很久後才醒來。
他並不知道自己是特等功臣,
也不願向外人提及那場慘烈的戰鬥。
由於(yu) 失去了食指,
他自感無法再繼續打仗,
於(yu) 是自己選擇了複員回鄉(xiang) 務農(nong) 。
他開荒種地,
助人為(wei) 樂(le) ,
卻從(cong) 不給人講起他以往的經曆。
直到30年後老部隊多次登報尋找,
他的事跡才重新浮出水麵。
抗美援朝35周年時,
他受邀去朝鮮。
當看到誌願軍(jun) 烈士墓碑,
當年麵對敵人勇敢無畏的他,
一瞬間就淚流滿麵。
在朝鮮衛國戰爭(zheng) 博物館,
他把自己的遺像揭下帶走。
別人問他有什麽(me) 困難需要組織解決(jue) ,
他回答說:
我那一個(ge) 班的戰友都犧牲了,
我活下來了,
沒什麽(me) 要求。
被確認為(wei) 英雄以後,
他依然低調儉(jian) 樸熱心,
縣裏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
他都去看望相送相迎;
中小學校課外活動,
他也樂(le) 意去給孩子們(men) 講故事;
直到年紀大了坐在輪椅上,
也依然樂(le) 此不疲。
他從(cong) 不說自己是英雄,
他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的戰友。
在戰場上,
他無畏生死,用榮譽為(wei) 軍(jun) 旗增輝;
脫下軍(jun) 裝,
他不計名利,絕不給軍(jun) 徽抹黑,
真正的英雄,
莫過於(yu) 此。
致敬柴老英雄!
一路走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