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四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找準改革突破口,就能解決(jue) 製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這是我們(men)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認為(wei) ,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ce) 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ge) 字上下功夫。這一明確要求,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全麵分析國內(nei) 經濟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給出的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治本良方。2015年,黨(dang) 中央決(jue) 定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鋼鐵、煤炭“十三五”去產(chan) 能目標基本完成,一大批“散亂(luan) 汙”企業(ye) 出清,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穩中有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改造,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新動能加快成長,特別是去產(chan) 能使得重點行業(ye) 供求關(guan) 係發生明顯變化。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內(nei) 生動力、釋放了內(nei) 需潛力,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水平。實踐充分證明,黨(dang) 中央這個(ge) 決(jue) 策是完全正確的,是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

  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就要深刻理解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必然性。麵對經濟形勢變化,政策上可以有兩(liang) 種選擇,一是堅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一是加強需求刺激。當前形勢下,有必要穩定總需求,但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ce) 結構性的,供給體(ti) 係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經濟難以實現良性循環。這決(jue) 定了,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盡管有難度,也要挺過去,不能半途而廢。毋庸置疑,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是要付出代價(jia) 的,不可能輕輕鬆鬆完成。但今天不付出代價(jia) ,未來將付出更大代價(jia) 。這就是曆史發展的辯證法。隻有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才能使我國經濟發展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就要認真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鞏固,就是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增強,就是要增強微觀主體(ti) 活力,發揮企業(ye) 和企業(ye) 家主觀能動性,破除各類要素流動壁壘,促進正向激勵和優(you) 勝劣汰;提升,就是要提升產(chan) 業(ye) 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解決(ju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培育和發展新的產(chan) 業(ye) 集群;暢通,就是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國內(nei) 市場和生產(chan) 主體(ti) 、經濟增長和就業(ye) 擴大、金融和實體(ti) 經濟良性循環。“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管總的要求,全黨(dang) 務必認真貫徹落實。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完成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動搖,認真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就一定會(hui) 越走越寬廣。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26日 07:1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