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拚搏、靠實幹成就偉(wei) 大夢想,就要有那麽(me) 一股子韌勁、拚勁、闖勁、幹勁,就要有那麽(me) 一種愈挫愈勇、愈險愈進的精神追求
“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wei) 了可能。”連日來,一張“總書(shu) 記為(wei) 你點讚”的海報在網上熱傳(chuan) ,讓這個(ge) 金句更加深入人心。“我們(men) 為(wei) 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振奮了億(yi) 萬(wan) 中國人奮發的豪情。
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行進在改革開放之路上的億(yi) 萬(wan) 人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改變了中國的麵貌、中華民族的麵貌、中國人民的麵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麵貌。占全球GDP比重達15.2%,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93.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52%……每一個(ge) 數字背後都有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拚搏的身姿,每一個(ge) 中國人都有著共同的名字——“奮鬥者”“實幹家”。
“曆史是人民書(shu) 寫(xie) 的,一切成就歸功於(yu) 人民”。改革開放40年,人民生活的改善,不是國家發展的“意外結果”;相反,正是人民向著美好生活的奔跑,讓“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扶貧就是一個(ge) 很好的例子。從(cong) 1978年到2017年,中國農(nong) 村貧困人口減少7.4億(yi) 。讓我們(men) 把這7.4億(yi) 還原到人——他們(men) 是那些背著編織袋走進城市的人們(men) ,是那些在土地裏播撒下糧食、蔬菜、藥材種子的人們(men) ,是那些在家門口的鄉(xiang) 鎮企業(ye) 中縫製襯衫的人們(men) ,是那些依靠電商網站把土特產(chan) 賣到世界各地的人們(men) ……今天,更有無數扶貧幹部、“第一書(shu) 記”,奮戰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向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發起總攻,誓言全麵小康“一個(ge) 都不能少”。正是有了每一段人生奮鬥的旋律,才有了雄渾的命運交響、澎湃的時代潮音。
“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這是中國人民最質樸的“奮鬥哲學”。回看慶祝大會(hui) 表彰的“改革先鋒”們(men) 的人生軌跡,一個(ge) 結論愈發清晰:“偉(wei) 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拚出來、幹出來的。”今天,我們(men) 有了更高的奮鬥目標,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繼續以實幹開辟征程、以奮鬥開創未來。
靠拚搏、靠實幹成就偉(wei) 大夢想,就要有那麽(me) 一股子韌勁、拚勁、闖勁、幹勁。有人說,兩(liang) 個(ge) “村”的故事,濃縮了一部改革開放史。一個(ge) 是小崗村,18位“大包幹”帶頭人摁下“紅手印”,開啟了農(nong) 村改革的進程。包產(chan) 到戶之所以能成為(wei) 打開發展閘門的按鈕,正是因為(wei) 它激活了人的行動,煥發出人們(men) 奮鬥的動力。另一個(ge) 是中關(guan) 村,在當年中科院物理所一個(ge) 堆積實驗廢舊物資的小倉(cang) 庫裏,誕生了“村裏”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ye) 。如今短短220米的中關(guan) 村創業(ye) 大街,成為(wei) 無數人夢想的孵化器。小崗村“大包幹”帶頭人、中關(guan) 村創業(ye) 者柳傳(chuan) 誌,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就是對“中國式奮鬥”的致敬,更是對中國一代代奮鬥者的激勵。
靠拚搏、靠實幹成就偉(wei) 大夢想,就要有那麽(me) 一種愈挫愈勇、愈險愈進的精神追求。無限風光在險峰。一位外國學者在登長城時,看著群山上一座高過一座的烽火台感歎,“幾千年前中國人修建長城的奮鬥曆程,與(yu) 現代中國人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實踐是一個(ge) 相似的過程”。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一路走來可謂跋山涉水;圓夢民族複興(xing) 的征程,每一步也都不會(hui) 輕鬆,還會(hui) 麵臨(lin) 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要走的路仍需從(cong) 沒路的地方踩踏出來、從(cong) 遍布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
年屆80歲的老人黃九龍參觀“偉(wei) 大的變革”展覽時,竟看到了自己:一張展出圖片中,他和大夥(huo) 正在聽村“第一書(shu) 記”講十九大精神。的確,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書(shu) 寫(xie) 人,也是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改革開放是億(yi) 萬(wan)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需要億(yi) 萬(wan) 人民共同去完成。向著未來出發,需要我們(men) 每個(ge) 人努力拚搏,在新時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