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和藏族兒(er) 童在一起。資料照片
“他獻身的雪域高原沒有忘記他,曆史沒有忘記他!”看到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孔繁森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曾經的同事、西藏自治區那曲市人大副主任李玉建難掩激動。
“是七尺男兒(er) 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xiang) 。”1979年,時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次赴藏工作,前往海拔4700多米的崗巴縣擔任縣委副書(shu) 記。
那時,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剛剛開過,也是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在農(nong) 牧區推廣的關(guan) 鍵時期。他幾乎跑遍全縣的鄉(xiang) 村牧區,宣講政策,訪貧問苦,和群眾(zhong) 一起收割、打場、挖泥塘……
1988年,山東(dong) 省再次選派進藏幹部,組織上決(jue) 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工作。孔繁森把九旬老母和3個(ge) 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給身體(ti) 虛弱的妻子,毅然表示:“我是黨(dang) 的幹部,服從(cong) 組織安排!”
第二次進藏,孔繁森擔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他僅(jin) 用4個(ge) 月就跑遍拉薩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1991年,一次車禍導致他嚴(yan) 重腦震蕩,顱骨骨折,高燒昏迷。住院期間,他不顧高燒和傷(shang) 情,趕到學校處理問題。在他和全市教育工作者努力下,拉薩的適齡兒(er) 童入學率從(cong) 45%提高到80%。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決(jue) 定任命他為(wei) 阿裏地委書(shu) 記。麵對調回山東(dong) 工作,還是繼續留藏的人生抉擇,孔繁森毫不猶豫地選擇服從(cong) 組織安排。
1993年4月,孔繁森到阿裏工作,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展解放思想大調研大討論。“當時,阿裏連一家菜市場都沒有。孔繁森把業(ye) 餘(yu) 時間都用來深入基層了解情況,一年多時間,106個(ge) 鄉(xiang) 跑了98個(ge) 。”李玉建說,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裏有了本地的商店、飯店。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chan) 總值超過1.8億(yi) 元,比1993年增長37.5%。
1994年11月29日,是李玉建難忘的一天。這天,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的途中,因為(wei) 車禍不幸殉職,時年50歲。“在整理遺物時,隻有兩(liang) 件:一是他身上僅(jin) 有的8.6元錢,二是他去世前4天寫(xie) 的關(guan) 於(yu) 發展阿裏經濟的12條建議。”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