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改革足跡——上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回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從(cong) 政生涯,恰好契合了中國波瀾壯闊的40年改革開放曆程。在正定,改革開放初潮湧動,他帶領當地百姓解放生產(chan) 力、脫貧致富;在福建,他辦經濟特區、為(wei) 外商投資營造良好環境;在浙江,改革開放已取得一定成果,他開始將目光投向開發較少的藍色海域;在上海,他抓黨(dang) 建、發展高新技術,鼓勵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梳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各地主政期間的改革措施,不難看出其中的一脈相承與(yu) 不斷豐(feng) 富發展。

  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的改革足跡》係列特稿,帶您一起沿著總書(shu) 記的改革足跡回顧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曆程,領略人民領袖的改革思想與(yu) 開放胸懷。

  2007年10月27日,習(xi) 近平離開上海赴中央任職。回顧在上海的工作經曆,他深情地說:“我與(yu) 上海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對上海產(chan) 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習(xi) 近平任上海市委書(shu) 記雖然隻有短短7個(ge) 月,但他下基層、做調研,抓黨(dang) 建、謀創新,為(wei) 上海發展明確目標、指引方向,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的廣泛認同,也為(wei) 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作出重要貢獻。

2017年10月31日上午,習(xi) 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會(hui) 址紀念館參觀。來源:新華網

  其作始也簡 其將畢也必巨

  2007年秋日的一天,即將調離上海的習(xi) 近平特意來到市委各部門告別。離開市委組織部,他走到大門口,一隻腳已經踩上了汽車踏板,卻又回轉身,對組織部的幹部們(men) 說:“上海的黨(dang) 建要成為(wei) 中央的一個(ge) 點。”

  在習(xi) 近平心中,黨(dang) 建工作始終具有特殊重要性。在上海工作7個(ge) 多月,他先後三次前往瞻仰一大會(hui) 址。

  2007年4月17日,上海大雨。習(xi) 近平冒雨前往靜安區,專(zhuan) 門考察國企和基層黨(dang) 建情況。

  借此次靜安調研,習(xi) 近平提出一個(ge) 命題,就是隨著經濟體(ti) 製的深刻變革、社會(hui) 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上海作為(wei) 一座特大型城市,如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黨(dang) 建工作規律,具有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基層黨(dang) 建新路子。

  這次調研後一個(ge) 多月,上海市第九次黨(dang) 代會(hui) 開幕。會(hui) 議召開前夕,習(xi) 近平對黨(dang) 代會(hui) 報告初稿框架作了調整,明確要求起草黨(dang) 代會(hui) 報告、謀劃上海未來發展,必須著眼“四個(ge) 放在”: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ti) 部署中思考和謀劃。

  黨(dang) 代會(hui) 後,習(xi) 近平又主持起草了新一屆市委常委會(hui) 議事決(jue) 策規則和加強自身建設意見,之後又帶頭起草了新一屆市委工作規則。時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shu) 處處長的周蔚中說,一般來講,市委換屆後,都要製訂常委會(hui) 議事決(jue) 策規則和市委工作規則,但當時習(xi) 書(shu) 記特別提出要製訂加強自身建設意見,這在以往並不多見。

  地方調研,習(xi) 近平亦十分重視黨(dang) 建工作。在盧灣區,他提出要抓好基層黨(dang) 建,重點是社區黨(dang) 建和“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建立健全長效機製;在長寧區,他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社區黨(dang) 建工作的整體(ti) 水平……

  按照習(xi) 近平的要求,2007年9月底,上海基本完成規模以上非公企業(ye) 黨(dang) 的組織覆蓋任務,組織覆蓋率98.5%。2007年,上海基層黨(dang) 建全覆蓋工作布局基本完成,達到90%以上的覆蓋率。

  10年後,黨(dang) 的十九大閉幕僅(jin) 一周,習(xi) 近平專(zhuan) 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xing) ,瞻仰中共一大會(hui) 址和南湖紅船。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習(xi) 近平指出,“上海黨(dang) 的一大會(hui) 址、嘉興(xing) 南湖紅船是我們(men) 黨(dang) 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這裏誕生,從(cong) 這裏出征,從(cong) 這裏走向全國執政。這裏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脈。”

  笑傲藍天 展翅飛翔

  從(cong) 張江高科的上海光源,到寶山大場的ARJ21,2007年,一批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在上海緊張建設。習(xi) 近平對這些項目高度關(guan) 注,要求上海聚焦國家戰略,為(wei) 建設創新型國家擔起應有的重任。

  2007年,國產(chan) 新支線飛機ARJ21進入總裝最關(guan) 鍵階段。彼時報紙上形容中國製造民用飛機,用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悲壯說法。

  為(wei) 了確保2008年ARJ21順利首飛,2007年9月20日,中航工業(ye) 組織了ARJ21總裝“百日會(hui) 戰”誓師大會(hui) 。

  上飛廠黨(dang) 委成立了由黨(dang) 員組成的突擊隊,時任上海飛機製造廠副廠長的陳明德擔任隊長。誓師會(hui) 上,陳明德舉(ju) 起寫(xie) 著“突擊隊”字樣的大旗,高喊“奮勇拚搏、決(jue) 戰決(jue) 勝”的口號,帶隊繞主席台跑了一圈。

  誓師結束,陳明德接到通知,說習(xi) 書(shu) 記特地請黨(dang) 員突擊隊隊長一同合影。陳明德被安排在習(xi) 近平右手邊,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形:“我有些緊張,沒注意鏡頭,結果照片裏,我正做著手勢與(yu) 習(xi) 書(shu) 記說話,而他則微笑著認真傾(qing) 聽。”

  習(xi) 近平在這次誓師大會(hui) 上說:“新支線飛機項目承載著黨(dang) 和人民的重托,承載著中國民機產(chan) 業(ye) 發展的曆史使命。”這番話讓新支線飛機項目團隊倍感振奮。

  此後,中國的民機事業(ye) 從(cong) “屢戰屢敗”的挫折中走了出來。

  2013年,習(xi) 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特別強調,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更加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放到加大創新驅動力度上來,不斷為(wei) 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第二年5月,習(xi) 近平又專(zhuan) 程來到中國商飛公司考察,特別了解了C919研製情況。他再次鼓勵大家:“中國大飛機事業(ye) 萬(wan) 裏長征走了又一步,我們(men) 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飛機!”。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飛成功。習(xi) 近平提出“笑傲藍天、展翅飛翔”的期望,正一步步成為(wei) 現實。

上海港洋山港區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

  2007年3月31日,擔任上海市委書(shu) 記僅(jin) 一周的習(xi) 近平來到浦東(dong) 新區——這裏,是他開啟全市19個(ge) 區縣調研的第一站。

  那是一個(ge) 春天的下午,風和日麗(li) ,陽光明媚。習(xi) 近平首先來到浦東(dong) 新區展覽館。他仔細觀看一張張珍貴的老圖片,了解浦東(dong) 開發開放的曆史進程。

  當天在展覽館給習(xi) 近平當“講解員”的,是時任浦東(dong) 新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宣傳(chuan) 部部長的陳高宏。“浦東(dong) 開發開放的曆程,習(xi) 書(shu) 記非常感興(xing) 趣。”10年後回憶起當日的情景,陳高宏記憶猶新。

  這次調研,習(xi) 近平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深刻認識開發開放浦東(dong) 這項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yi) 。”

  包括陳高宏在內(nei) ,不少浦東(dong) 新區的幹部都是一路見證浦東(dong) 開發開放,並參與(yu) 其中建設的“新上海人”。他們(men) 對於(yu) 習(xi) 近平提出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16字上海城市精神,有著深切感受。

  2007年8月18日,習(xi) 近平在浦東(dong) 陸家嘴聽取上海中心設計方案的匯報。(資料照片)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習(xi) 近平不僅(jin) 對浦東(dong) 開發開放寄予厚望,還要求浦東(dong) 的工作要更多地從(cong) “全國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因為(wei) 浦東(dong) 開發開放的戰略指向,不僅(jin) 是建設一座新城,更是要為(wei) 全國探索一條新路。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習(xi) 近平多次引用這句話勉勵大家。他說,上海能成其大,就是靠內(nei) 聯外拓,才成為(wei) 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今後還要這麽(me) 走下去。

  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貿區掛牌後新設外商投資企業(ye) 8696個(ge) ,吸引合同外資1102.4億(yi) 美元,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項目超過2600個(ge) 。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科學城上海光源、浦東(dong) 機場、中國商飛基地、黃浦江兩(liang) 岸濱江公共空間……如今的上海處處彰顯著改革開放的豐(feng) 碩成果。

  “上海有責任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擔起這份責任,上海需要有進取的精神、寬廣的胸襟、開闊的視野,“為(wei) 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央視網提供)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7日 09:27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