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誦讀《中國共產黨章程》| 總綱(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點擊學習(x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

學習(x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過)

總綱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chan) 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曆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追求的共產(chan) 主義(yi) 最高理想,隻有在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ge) 長期的曆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ti) 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dong) 思想。毛澤東(dong) 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guan) 於(yu)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集體(ti) 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dong) 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yi) 、封建主義(yi) 、官僚資本主義(yi) 的革命鬥爭(zheng) ,取得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hui) 主義(yi) 改造,完成了從(cong) 新民主主義(yi) 到社會(hui) 主義(yi) 的過渡,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發展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以鄧小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liang) 方麵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dang) 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an) 物,是毛澤東(dong) 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集體(ti) 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事業(ye) 不斷前進。

  十三屆四中全會(hui) 以來,以江澤民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的認識,積累了治黨(dang) 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dang) 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集體(ti) 智慧的結晶,是黨(dang)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ge) 代表”,是我們(men) 黨(dang) 的立黨(dang) 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wei) 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ti) 現,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重大成果,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集體(ti) 智慧的結晶,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順應時代發展,從(cong) 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dang) 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ti) 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全黨(dang) 同誌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dang) 曆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ge) 理論體(ti) 係、這個(ge) 製度、這個(ge) 文化,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wei) 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yu) 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曆史任務,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奮鬥。

  我國正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這是在原本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必須從(cong) 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於(yu) 國內(nei) 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zheng) 還在一定範圍內(nei) 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逐步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並且為(wei) 此而改革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chan) 力發展的方麵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wei) 主體(ti)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chan) 發展和社會(hui) 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發展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yu)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生產(chan) 力,有利於(yu) 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yu)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wei) 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在新世紀新時代,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dang) 一百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音頻由天津市委組織部提供)

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

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

  延伸閱讀

  配樂(le) 誦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2日 09:46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