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事辦法多 遇事不推脫——記湖北棗陽七方鎮黨委書記程建勝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程建勝(資料照片)

程建勝(資料照片)

  在湖北省棗陽市七方鎮,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政策通、辦法多,遇事隻攬不推脫”,這說的就是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程建勝。

  “瞻前顧後不是幹部應有的作風”

  長年缺水的鄂北崗地,他帶著大家通了放心水;矛盾重重的信訪大鎮,他逐個(ge) 解決(jue) 讓信訪量驟降70%;貧困村紮堆的“窮窩子”,他探索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讓貧困戶有了依靠……程建勝有自己的“為(wei) 官經”:“幹部幹事要為(wei) 百姓解憂,瞻前顧後不是幹部應有的作風!”

  七方鎮是出了名的“旱包子上的旱尖子”,全鎮無大型水庫,也沒有外來水源。近年來,七方鎮政府修建了大型機井、提水泵站等水利工程,但由於(yu) 農(nong) 業(ye) 、電力部門間對接不暢,工程完工後,長時間不能通電,群眾(zhong) 隻能“望井興(xing) 歎”。

  2016年9月,程建勝調任七方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此時高溫幹旱天氣已持續數月,連片的莊稼急需引水灌溉。

  程建勝一頭紮進農(nong) 田水利工程現場,核算電壓及變壓器匹配容量、計算投資成本,並且把農(nong) 業(ye) 、電力、土地等相關(guan) 部門召集到一起研究解決(jue) 方案。經過多次溝通,七方鎮爭(zheng) 取到了供電部門支持,曆時兩(liang) 個(ge) 月完成了19處機井、泵站的搭火通電。

  “我們(men) 村原來的2個(ge) 泵站年久失修,有800畝(mu) 農(nong) 田供水不足,程建勝書(shu) 記一來都給解決(jue) 了。”鄭莊村支部書(shu) 記王國勤直豎大拇指。

  用上了放心水,程建勝又琢磨起了修路。七方鎮把守棗陽西大門,區位優(you) 勢明顯,但交通條件難以跟上經濟發展的需要。兩(liang) 年來,程建勝多方匯報協調、申報項目,相繼完成316國道改擴建、七蔡路升級為(wei) 省道、鎮區幹道提檔升級、“四好農(nong) 村路”通村通組,讓七方人民走上了順心路。

  “組織派我來就是幹事的”

  七方鎮下轄73個(ge) 村,人口11萬(wan) ,社情複雜、矛盾多發。剛上任時,有人勸程建勝:“不做事、不惹事,平穩過去就行了。”但他說:“組織派我來就是幹事的!”

  2002年破產(chan) 的七方鎮手套廠是出了名的“燙手山芋”:職工被拖欠了330萬(wan) 元安置費,長期上訪不斷。程建勝帶著黨(dang) 員幹部動起了“手術”——引入紡織廠商,租賃手套廠廠房擴大生產(chan) ,用租金與(yu) 稅收部分解決(jue) 陳年債(zhai) 務。如今,七方鎮駿綺紡織廠新廠區雛形初現,明年投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可達1.5億(yi) 元。

  代課教師拿20年前的“白條”來要錢,程建勝組織人員對債(zhai) 務進行核實,又從(cong) 鎮財政擠出資金作為(wei) 專(zhuan) 項資金,分兩(liang) 年解決(jue) ,暖了教師們(men) 的心。

  “新官也要理舊賬!”很多幹部怕與(yu) 困難戶、上訪戶接觸,而程建勝卻主動“貼”上去,一戶戶走訪,幫助解決(jue) 困難。

  七方鎮創建了社會(hui) 矛盾訴前調處中心,組織起一支由法律工作者、包村幹部、所在村人大代表、群眾(zhong) 代表等人員組成的專(zhuan) 班,說理說法說情,兩(liang) 年來調處成功率達95%以上。去年,七方鎮信訪總量下降70%。

  “決(jue) 不讓一戶一人掉隊”

  七方鎮共有9個(ge) 省級貧困村,19個(ge) 市級貧困村,貧困人口達6151人,脫貧攻堅任務頗為(wei) 艱巨。

  “決(jue) 不讓一戶一人掉隊。”程建勝在全市扶貧攻堅專(zhuan) 項會(hui) 議上鄭重表態。為(wei) 了打好脫貧攻堅戰,他帶領黨(dang) 員幹部遍訪貧困戶,要求每個(ge) 村至少成立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產(chan) 業(ye) 。

  “你是棗陽走出的娃,現在七方鎮的百姓需要你。”恰逢襄陽市漲才藥業(ye) 公司總經理張勇回鄉(xiang) 建廠,程建勝上門做工作。依托漲才藥業(ye) ,如今七方鎮成立了楚禾等5個(ge) 艾葉種植業(ye) 合作社。“公司保底收購,每畝(mu) 艾葉收入能達到2500元,市場不好時也不擔心賣不上價(jia) 格。”貧困戶鄭中學將家中的8畝(mu) 地都改種了艾葉。

  與(yu) 貧困戶簽訂代養(yang) 寄養(yang) 協議,貧困戶將牛羊養(yang) 在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發放分紅;免費發放雞苗給貧困戶,優(you) 先收購貧困戶的成品土雞和土雞蛋;“鎮內(nei) 企業(ye) 務工”模式、“反租倒包”模式、“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在程建勝的帶領下,全鎮28個(ge) 貧困村因地製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產(chan) 業(ye) 脫貧模式。

  “隻有‘輸血’和‘造血’並重,‘雪中送炭’和‘授人以漁’並舉(ju) ,貧窮落後的麵貌才能改變。”程建勝說,七方鎮各村將於(yu) 2019年底實現脫貧出列。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07日 08:1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