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的小事辦好,就是大事”——記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黨委書記門盛慶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門盛慶(中)在某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建設進度。(資料圖)

  裏口山山路施工時,森林防火員穀源秋經常看到一個(ge) 黝黑麵孔的人,來來回回在盤山路上東(dong) 瞅西望,時不時還蹲下來看看石板鋪得牢不牢固。“這包工頭夠講究……”老穀心想。後來他才知道,那是鎮上的黨(dang) 委書(shu) 記門盛慶。穀源秋很有些吃驚:“這位黨(dang) 委書(shu) 記,像老一輩的生產(chan) 隊長一樣天天來工地!”

  44歲的山東(dong) 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門盛慶,紮根基層21年,在鄉(xiang) 鎮所有工作係統幾乎幹了個(ge) 遍,擔任過環翠區3個(ge) 鄉(xiang) 鎮的黨(dang) 委書(shu) 記。在他帶領下,兩(liang) 個(ge) 鄉(xiang) 鎮成為(wei) 省級示範鎮,一個(ge) 成了全國文明鎮。

  2016年4月,門盛慶再次回到張村鎮任職,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帶來了致富希望:通過土地流轉,張村鎮先後引進30多個(ge) 文旅項目,與(yu) 裏口山2000餘(yu) 畝(mu) 生態采摘園、農(nong) 家樂(le) 等旅遊休閑點串聯成線。今年1至10月,裏口山4個(ge) 村接待遊客量突破146萬(wan) 人次,實現收入2億(yi) 餘(yu) 元,較2017年全年增長了近1倍;全鎮1200多家企業(ye) ,今年1至9月稅收總收入突破10億(yi) 元。

  當幹部就得幹實事

  裏口山上,盤山路寬闊平整。以前,這兒(er) 甚至連一條進山的路都沒有。剛一上任,門盛慶就牽頭解決(jue) 了這一難題,修好了盤山路,為(wei) 張村鎮拓展了發展空間。

  “17公裏的盤山路,路要在哪裏拐彎,平台在什麽(me) 地方建設,種植什麽(me) 綠化樹木,都是門盛慶書(shu) 記來來回回不知多少遍走出來的。”度假區土地規劃局管線科科長欒強說,著眼長遠、抓好細處是門盛慶的工作特點。

  張村鎮背靠裏口山風景區,毗鄰威海市區,有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基礎。門盛慶一次次走街串戶、摸底調研,牽頭製定了裏口山風景區的長遠規劃。

  過去,裏口山坳的養(yang) 殖場臭氣熏天,門盛慶頂著壓力將其搬出;山腳下4個(ge) 村莊,全部配備汙水處理站,為(wei) 改善村民生活質量和發展旅遊打下基礎。2017年,裏口山4個(ge) 村被列為(wei) 全市美麗(li) 鄉(xiang) 村精品示範片區,王家疃村入選國家級美麗(li) 宜居村莊。

  紮根基層,門盛慶想的都是利長遠的事,啃的都是硬骨頭。在溫泉鎮,湯河北村回遷樓開發商跑路,門盛慶帶著村幹部日夜堅守完善配套,持續5年的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jue) ;在羊亭鎮,3個(ge) 月時間做通了4500餘(yu) 戶群眾(zhong) 工作,調整土地7600餘(yu) 畝(mu) 推進建設環翠科技產(chan) 業(ye) 園,引進了中關(guan) 村醫藥、藍膜光熱科技等一批好項目。

  “當幹部就得幹實事,作為(wei) 黨(dang) 委書(shu) 記要從(cong) 長遠考慮給老百姓謀利益。”門盛慶說。

  嚴(yan) 格管理正村風

  村改合作社後,分紅是個(ge) 難題:分發實物沒有標準,且容易滋生腐敗。門盛慶和幹部們(men) 多次研究後決(jue) 定,將各村分紅統一由實物改為(wei) 現金。

  不僅(jin) 如此,門盛慶還持續拿出嚴(yan) 管手段:開大會(hui) 請假、遲到,名字要上牆;兩(liang) 萬(wan) 元以上的大宗物資采購必須公開招投標……以前鬆散管理慣了,有些村支書(shu) 產(chan) 生了抵觸情緒。

  規矩立下一年多,大夥(huo) 漸漸嚐到甜頭——村裏矛盾少了,村裏風氣正了。和徐疃合作社支部書(shu) 記徐克貴說:“當時大家不理解,現在才知道嚴(yan) 管也是厚愛。”

  在農(nong) 村,門盛慶探索實施了“雙明責、雙承諾、雙監督、雙公開、雙議事、雙服務”的“六個(ge) 雙”黨(dang) 建工作法,引領各村黨(dang) 支部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引導村黨(dang) 組織帶領村民發展采摘園、農(nong) 家樂(le) 和特色民宿,培植特色產(chan) 業(ye) 項目。

  每年張村鎮都要組織一次全鎮的項目現場觀摩會(hui) ,相互交流學習(xi) 。“及時總結經驗,抓好每個(ge) 細節,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門盛慶說。

  讓百姓共享發展紅利

  張村鎮企業(ye) 多,外來人口占到全鎮的85%以上,管理起來著實不易。為(wei) 此,張村鎮黨(dang) 委投資建設了2500平方米的園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成立了園區黨(dang) 委,下設4個(ge) 聯合黨(dang) 支部、34個(ge) 企業(ye) 黨(dang) 組織,實現了黨(dang) 組織在非公企業(ye) 領域的全覆蓋。通過黨(dang) 群服務中心組織群團活動,企業(ye) 員工、村居百姓的業(ye) 餘(yu) 文化生活日益豐(feng) 富,天天有活動、節日有專(zhuan) 場、月月有主題。魏橋科技工業(ye) 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豔紅感歎:“鎮上組織的黨(dang) 建活動,對於(yu) 提升居民凝聚力特別有效果!”

  門盛慶認為(wei) ,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好才是真的好。兩(liang) 年多來,在他帶領下,張村鎮新建了環翠區第一所投資過億(yi) 元的小學——福泰小學,擴建了威海七中,在全區率先解決(jue) “大班額”問題;建設了張村老年公寓,補齊了高端老年公寓的短板;打造了全省體(ti) 量最大的鎮級體(ti) 育公園項目。

  “要把事兒(er) 幹到老百姓心坎裏,就得多琢磨琢磨他們(men) 在想什麽(me) 。”門盛慶說,“把群眾(zhong) 的小事辦好,就是大事,要讓老百姓共享發展的紅利。”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05日 07:3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阮玉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