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右)在下七鄉(xiang) 下七村走訪貧困戶。(資料照片)
“井岡(gang) 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範、帶好頭。”江西井岡(gang) 山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奮力向貧困宣戰。2017年2月26日,井岡(gang) 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貧困率降低到1.6%,群眾(zhong) 滿意度超過99%,“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得以實現,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這張正在書(shu) 寫(xie) 的時代考卷上,井岡(gang) 山管理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井岡(gang) 山市委書(shu) 記劉洪這位“守山人”,也是答卷人……
“麵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期盼,感覺責任在肩”
劉洪是個(ge) 扶貧老兵,曾先後擔任過幾個(ge) 貧困鄉(xiang) 鎮和貧困縣市的黨(dang) 委書(shu) 記。
即便這樣,2016年剛到井岡(gang) 山任職時,他依然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井岡(gang) 山交通不便、基礎薄弱,貧困程度較深。麵對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期盼,感覺責任在肩。”
挑戰當前,劉洪的工作方法唯有4個(ge) 字:撲下身子。
夢想家園移民小區的居民鄧民生認識劉洪,“我們(men) 小區的名字就是他取的。”
鄧民生原先住在偏遠的西坪村,靠一點林下副業(ye) 為(wei) 生。“兒(er) 子上學先要走山路,再搭車、轉車,到學校有50公裏。”為(wei) 了徹底改變西坪村的麵貌,井岡(gang) 山市決(jue) 定啟動西坪村整體(ti) 搬遷工程……“房子還沒建的時候,劉書(shu) 記就來看了。建完後,他又來了,告訴身邊幹部,一定要把裝修質量搞好。”鄧民生說。為(wei) 了解決(jue) 搬出來後的生計問題,當地協調相關(guan) 單位和企業(ye) ,為(wei) 鄧民生找了個(ge) 在城裏當保安的工作,還給他兒(er) 子申請到教育補貼。現在兒(er) 子上學,12公裏路坐公交車半小時就能到。
有群眾(zhong) 反映搬下山後生活成本高,劉洪說:“原來的地還在山上,去種不方便。要給大夥(huo) 兒(er) 在這裏落實好生活保障,讓每家有一塊菜地、一個(ge) 雞窩,有一畝(mu) 以上的井岡(gang) 蜜柚。”
產(chan) 業(ye) 扶貧、金融扶貧、安居扶貧、旅遊扶貧……井岡(gang) 山的幹部在劉洪帶領下,撲下身子,把多位一體(ti) 的扶貧政策落實到細處,見到效果。
“要想富民又強縣,工業(ye) 必須緊跟上”
富民強縣,產(chan) 業(ye) 當先。
走進拿山鎮江邊村九豐(feng) 農(nong) 業(ye) 博覽園,玻璃智能溫控大棚集中連片。拿山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笛說,九豐(feng) 農(nong) 業(ye) 項目從(cong) 引進到立項,再到全部建成投產(chan) ,隻花了8個(ge) 月。
“劉洪書(shu) 記落實項目選址和土地流轉,幫我們(men) 協調推進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王笛說,光這一個(ge) 項目,就解決(jue) 了周邊150多位村民的就業(ye) 問題,年人均務工收入達到2萬(wan) 元。兩(liang) 年多來,在劉洪推動下,井岡(gang) 山“茶、竹、果”紛紛有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成為(wei) 深山裏的富民產(chan) 業(ye) 。
旅遊業(ye) 是井岡(gang) 山的支柱產(chan) 業(ye) 。但在過去,井岡(gang) 山內(nei) 部的旅遊發展並不平衡。為(wei) 了解決(jue) 山上的茨坪景區很熱鬧、山下的其他鄉(xiang) 鎮很冷清的“山下不行”問題,井岡(gang) 山提出“旅遊+”“茨坪+”,以全域旅遊理念打造全景井岡(gang) 。以茨坪為(wei) 中心的“1+6”特色旅遊小鎮建設正加快開展:羅浮鎮的華潤希望小鎮項目、大隴鎮的隴上行民宿項目、茅坪鄉(xiang) “紅軍(jun) 的一天”體(ti) 驗項目,成為(wei) 遊客住宿休閑新寵。
“要想富民又強縣,工業(ye) 必須緊跟上。”劉洪常說。在稅收上,劉洪推動市一級向鄉(xiang) 鎮一級讓利,以此鼓勵各地引進工業(ye) 項目。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竹木加工和陶瓷創意四大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實現了井岡(gang) 山園區標準廠房零的突破。
“讓有擔當的幹部上,不作為(wei) 的幹部下”
“井岡(gang) 山精神是跨越時空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men) 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有一支受井岡(gang) 山精神指引、有本領有擔當有作為(wei) 的幹部隊伍,是我們(men) 工作的保障。”劉洪說。
用幹部是最大的導向。在井岡(gang) 山市委組織部部長黃明熙看來,劉洪推動井岡(gang) 山幹部管理的一條最顯著標準,就是他常提到的“讓有擔當的幹部上,不作為(wei) 的幹部下”。近幾年來,井岡(gang) 山在脫貧攻堅一線提拔的幹部就達80多人。
何桂強曾任荊竹山村的扶貧工作組組長。他推動荊竹山村成立農(nong) 家樂(le) 協會(hui) ,幫助10戶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在一次脫貧攻堅電話抽查中,何桂強對相關(guan) 工作對答如流,貧困戶情況摸得一清二楚。經過組織部門進一步考察核實,成績出色的他得以破格提拔。
作為(wei) 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第一責任人,劉洪對一線幹部關(guan) 心與(yu) 督導並舉(ju) ,與(yu) 所有科級幹部談心談話全覆蓋。“劉洪書(shu) 記和我們(men) 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抓緊抓緊再抓緊,定了就幹,幹就幹好’。我覺得這是劉洪書(shu) 記的風格,也成為(wei) 我們(men) 井岡(gang) 山幹部的風格。”井岡(gang) 山管理局副局長、旅遊管理處處長許石明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