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達長(左一)收到群眾(zhong) 關(guan) 於(yu) 周邊樹木、竹子倒塌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工作隊清理倒塌樹木、竹子
“彭一嘴來了,看來不得不拆了!”看到鎮長彭達長滿麵笑容登門而入,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新寨村村民曾慶拿起筆,在征地拆遷同意書(shu) 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但他心裏是歡喜的:“拆遷安置方案還真不賴!”
被村民們(men) 形象地稱為(wei) “彭一嘴”的彭達長,在黃姚鎮已工作11年。他基層工作經驗豐(feng) 富,善於(yu) 處理複雜問題和化解矛盾糾紛。10多年來,黃姚古鎮周邊的落後村屯基本都被彭達長“說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風情街區,絡繹不絕的遊客,和村民們(men) 吃上的“旅遊飯”。
隻要心底無私 為(wei) 何不敢做拆遷?
有著1000多年曆史的黃姚古鎮近年來周邊環境已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亟須建設一批教育、醫療、住房等旅遊配套項目。項目建設意味著要征地拆遷,征地拆遷則是“啃硬骨頭”。到底是安於(yu) 現狀,還是迎難而上?
“上項目有風險,一些人甚至會(hui) 帶著‘有色眼鏡’看我,猜測是不是得了好處。”彭達長深知,不能因為(wei) 怕別人“說閑話”,就放棄推動發展。
健康養(yang) 生項目,職業(ye) 教育項目,風情小鎮項目……2017年,黃姚“攬來”34個(ge) 重點項目和縣級層麵推進項目,有的項目投資一百多億(yi) 元。
項目密集到來,征地拆遷任務擺到了麵前,有的工作人員心裏產(chan) 生了畏難情緒,但彭達長迎難而上,主動擔任征地拆遷組組長。“隻要沒有私心,敢作敢當,征地拆遷也不是什麽(me) 難事。”
2016年國慶期間,黃姚扶貧移民搬遷項目開工時間臨(lin) 近,但還有1000多個(ge) 墳墓沒有搬遷。彭達長放棄休息時間,帶著項目辦工作人員一戶一戶耐心動員,7天時間就基本完成搬遷任務。
2017年底,總投資150億(yi) 元的黃姚風情小鎮項目計劃開工,有的村民對征地拆遷安置方案沒有完全理解,到現場阻止。彭達長第一個(ge) 站出來,苦口婆心地做村民們(men) 的思想工作:“承諾的安置條件隻會(hui) 更好,說話算話。”安置方案解釋到位了,村民們(men) 陸續簽字同意,風情小鎮項目得以順利開工。
僅(jin) 在2017年,黃姚鎮就完成征地3300多畝(mu) ,為(wei) 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夢裏黃姚”、普利小鎮、姚江漂流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古鎮周邊的配套設施日新月異。
家有四棟房子 不如臨(lin) 街一間鋪麵
“我家有四棟房子,住得好好的,一開始哪會(hui) 願意搬遷?”村民曾慶禮說,得知要被征地拆遷,他和十多戶村民多次到鎮裏“反映問題”,祖祖輩輩居住的房屋,怎能說拆就拆?
曾慶禮所在的村屯距離黃姚古鎮約500米,處於(yu) 規劃的風情小鎮中心區域。麵對村民們(men) 的猶豫不決(jue) ,“彭一嘴”細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你有幾棟房子?”“四棟。”“這四棟房子每年能給你帶來多少收入?”“家裏人自己住,沒什麽(me) 收入。”“安置後你可以得到幾間臨(lin) 街鋪麵?”“可能有五六間吧。”“每間鋪麵每年出租能賺多少錢?”“大概五萬(wan) 。”……
三言兩(liang) 語,“彭一嘴”就把曾慶禮說得啞口無言,開始憧憬拆遷後的生活。“鋪麵好是好,現金補償(chang) 也滿意,就是統規統建是否可以改為(wei) 統規自建?”曾慶禮思想開始鬆動,提出了最後的條件。
“行,我去爭(zheng) 取。”彭達長趁熱打鐵,協調各方滿足村民的要求。曾慶禮和家人商量後,最終同意了安置方案。
彭達長說,思想工作並非嘴上“忽悠”,而是實事求是,隻要講清楚未來的發展前景,村民就會(hui) 理解和擁護。
對家人愧疚多 對村民感情深
“黃姚離我們(men) 家就一個(ge) 小時車程,但有時他一個(ge) 月都不回家,女兒(er) 出生一個(ge) 多星期才回來看。”彭達長妻子邱林珍提起丈夫,心裏有很多委屈。
“這方麵確實做得不夠好。”彭達長說,有時工作任務緊,不得不以大局為(wei) 重。
上縣城開會(hui) ,彭達長經常是“三過家門而不入”,有時即使回家也是匆忙和家人見一麵就趕回鄉(xiang) 鎮。今年2月,邱林珍剖腹生產(chan) 小孩,因有緊急工作任務,彭達長不能陪在身邊。直至邱林珍出院一個(ge) 多星期後,彭達長才有時間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
雖然彭達長對家庭有諸多愧疚,但對鎮裏的貧困村民卻感情深厚。黃姚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8772人,貧困發生率為(wei) 15%,共有7個(ge) 貧困村,其中1個(ge) 屬於(yu) 深度貧困村。這些數字是彭達長心中的痛點。
為(wei) 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彭達長經常放棄休息時間走村入戶調研,了解分析貧困戶主要致貧原因,組織研討,為(wei) 每個(ge) 村開出個(ge) 性化的脫貧“藥方”。他能說出每個(ge) 村種植養(yang) 殖大戶的名字,對貧困村民充滿感情。“我是鎮長,村民們(men) 對我寄予希望,我有什麽(me) 理由不認真?”彭達長說。
全鎮幹部群眾(zhong) 千方百計“斬窮根”,近兩(liang) 年共實現脫貧610戶3017人,新寨村、白山村兩(liang) 個(ge) 貧困村實現脫貧,全鎮貧困發生率由15%下降到9%。
旅遊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遊客也越來越多,2017年黃姚鎮接待遊客73萬(wan) 餘(yu) 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000多萬(wan) 元,被評為(wei) “全國特色小鎮”。周邊村民也融入“大黃姚”旅遊經濟圈,紛紛從(cong) 事旅遊服務行業(ye) ,吃上了“旅遊飯”。
在黃姚工作的十年多時間裏,彭達長麵對困難迎難而上,推動黃姚走出一條依靠古鎮特色旅遊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道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