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xiang) 村醫生賀星龍的事跡能被發現,離不開一個(ge) 人,他就是山西省翼城縣委組織部退休幹部高本增。在一次完成山西永和縣拍攝任務,途徑大寧縣時,他聽說了賀星龍的故事,便按照內(nei) 心的典型篩選標準,決(jue) 定跟拍賀星龍。他沒有設定內(nei) 容應該要拍成什麽(me) 樣,隻是賀星龍走到哪兒(er) 他扛著攝像機跟哪兒(er) ,從(cong) 2013年開始跟拍賀星龍,幾年的時間內(nei) ,他往返幾十次,在賀星龍家同吃同住達157天,靠著最簡單沒有修飾的鏡頭,一點點真實地記錄看到的故事。本文為(wei) 高本增2017年記錄下的賀星龍的故事。
黃河岸畔“摩托醫生”
——記山西省大寧縣樂(le) 堂村80後村醫 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賀星龍
賀星龍,38歲,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位80後村醫,他2000年從(cong) 衛校畢業(ye) 實習(xi) 後,放棄留縣醫院的就業(ye) 機會(hui) ,決(jue) 意要回村當一名醫生,談了兩(liang) 年的女友也就此分了手,17年來,他24小時待命出診,騎壞了7輛摩托車,方圓28個(ge) 村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有了病都找他,行程40多萬(wan) 公裏,醫診病人範圍4600多人,出診次數達165000人次,免收出診費35萬(wan) 餘(yu) 元,背負23500餘(yu) 元債(zhai) 務,他在行醫的17年裏,信守承諾,回報百姓,不記名利,負債(zhai) 為(wei) 民,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守護留守老人,關(guan) 注百姓健康,他這一路走來,靠的不僅(jin) 僅(jin) 是當代年輕人的熱情和勇氣,不僅(jin) 僅(jin) 是一名鄉(xiang) 村醫生的醫德和醫技,更重要的是一名年輕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信仰和任性。被當地老百姓譽為(wei) 最美鄉(xiang) 村醫生,被評為(wei) 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12歲那年,最疼愛他的爺爺,52歲時身患腎病,因無錢無醫治療,臨(lin) 終前,把他叫到跟前微弱的說“娃呀,好好念書(shu) ,長大學醫”,這一幕深深的刺痛了懂事的賀星龍,也就是從(cong) 那時起,他有了當醫生的夢想。
從(cong) 小立誌 當醫生
在呂梁山南麓,在大寧、永和段,以黃河為(wei) 界,河西屬陝西,河東(dong) 為(wei) 山西,在黃河東(dong) 岸上,大寧、永和縣屬於(yu) 國家級貧困縣。樂(le) 堂村就坐落在臨(lin) 汾市大寧縣的西北方,這裏地處河東(dong) 黃土高原暖地,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yan) 重,土地瘠薄,十年九旱,當地農(nong) 民以耕種謀生,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在黃土地上,尋找著生存的路子。樂(le) 堂村在這一帶算是出了名的窮村子,“有驢不買(mai) 木岩村,有女不嫁樂(le) 堂村”,這句民諺,在黃河兩(liang) 岸不知傳(chuan) 了多少年。
上世紀80年代,賀星龍就出生在樂(le) 堂村,姊妹中他排老大,他的童年生活是在缺衣少食、照顧弟妹的日子裏度過的,但在他的記憶中揮之不去,並影響了他一生的事情是,親(qin) 眼目睹了孕婦因無醫生接生,難產(chan) 死在去醫院的路上,目睹多少農(nong) 民因無醫生醫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奪去了生命,一個(ge) 個(ge) 離世的悲景。12歲那年,最疼愛他的爺爺,52歲時身患腎病,因無錢無醫治療,臨(lin) 終前,把他叫到跟前微弱地說“娃呀,好好念書(shu) ,長大學醫”,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懂事的賀星龍,也就是從(cong) 那時起,他有了當醫生的夢想。
通過幾年的努力,賀星龍如願以償(chang) ,1996年,他初中畢業(ye) ,考上了太原市衛校,可6800元的學費,讓他望而卻步,最後卻選擇了隻要3000元學費的運城民辦衛校,可就這3000元,對他家來說真是天文數字呀,母親(qin) 把家裏翻騰了一遍,才湊了302元,就在他夢想將要破滅時,飽受無醫痛苦的村民,你家三十,他家二十,全村人湊齊了三千元,讓他上了學,在學校為(wei) 節省生活費,他每頓飯隻花四毛錢買(mai) 兩(liang) 個(ge) 饃,吃母親(qin) 給他帶的韭菜花,喝白開水。為(wei) 準備來年學費,假期他就抓蠍子、挖藥材,上學時從(cong) 家裏帶上兩(liang) 袋綠豆,在市場上賣了交學費,就是這樣才勉強完成了三年的學業(ye) 。
畢業(ye) 歸來,去大寧醫院實習(xi) ,他因租不起房子,就每天24小時守在醫院裏,夜裏睡在醫院的長條椅子上,到了冬天和鍋爐工住在鍋爐房裏。為(wei) 了討好鍋爐工,他幾乎承擔了拉煤、掏爐灰的活兒(er) ,實習(xi) 期間,他勤奮好學,積累臨(lin) 床經驗,為(wei) 了掌握更多的醫療知識,該他上班時他上班。不該他上班時他還上班,爭(zheng) 著上班,爭(zheng) 著幹活,不放過一個(ge) 科室。為(wei) 了掌握婦科知識,能到婦科實習(xi) ,每次到婦科前他都把自己包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不讓別人看出破綻。兩(liang) 年實習(xi) 完,醫院看他是個(ge) 苗子,有留他的意向,可賀星龍卻推辭了,他執意回到村裏當了一名醫生。而賀星龍自有他的說法:“老百姓湊錢供我上衛校學醫,就是想讓我到村裏給他們(men) 看病,我要是留在城裏,良心上對不起老百姓。”
“病人就是親(qin) 人,電話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寧肯多跑十趟診清病,不可少去一趟延病情,”並把“24小時上門服務”的承諾放到了手機的彩鈴上。
騎上摩托 去看病
2000年春,賀星龍滿懷信心回到了村裏,可理想和現實往往隔著一道鴻溝,要行醫看病,可他卻連最起碼的鄉(xiang) 村醫生資格證、聽診器、血壓計都沒有,怎麽(me) 行醫?家裏因孩子上學欠的債(zhai) 還在不斷地上漲,家裏的現狀,隻能維持全家人的生存,更談不上辦診所,賀星龍一度茫然。了解兒(er) 子秉性的父親(qin) ,把他住的窯洞騰出來,作為(wei) 診所,自己住在危窯裏,並且狠心把家裏僅(jin) 有的兩(liang) 隻母羊也賣了,加上家裏賣玉米的400多塊錢,一共湊齊了960塊錢,才夠買(mai) 回來幾件必用的醫療器械。
診所辦起來了,一連幾個(ge) 月都沒有人來找他看病,人們(men) 在質疑他這個(ge) 20歲的毛頭小子的水平和能力。無奈之下,他通過同學,向其經商的父親(qin) 借了2000元,購買(mai) 回需用藥品,準備登門為(wei) 病人看病。你不找我,我就找你,隨後賀星龍聽說哪家人有病了,就主動上門給人家看病,可村民還是婉言謝絕了,這一招不行,賀星龍又施出一招,讓我看病,藥不要錢,可越是這樣越沒有人信他。無奈之下,他就先給家人看,給親(qin) 朋好友看,一年下來,光藥錢就搭進去近3000元,看好了村裏十幾個(ge) 人的常見病,可過後,還是沒人找他看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的父親(qin) ,勸他出去給人打工,緩解家裏的困境,過幾年年齡大了,家境好了,再辦診所也不遲,可賀星龍一句也聽不進去。創業(ye) 有成就的初中同學知道後,前來約他到太原加盟醫藥營銷,一年下來,幹得好的話能掙到四五萬(wan) 塊錢。按理說這樣的差事算不錯了,可賀星龍認準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第二年一開年,他就印了4000張宣傳(chuan) 頁,發到周圍的村裏,鄭重承諾:病人就是親(qin) 人,電話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寧肯多跑十趟診清病,不可少去一趟延病情,並把“24小時上門服務”的承諾放到了手機的彩鈴上。而讓人們(men) 真正相信他能給人看了病的是,他治好了上樂(le) 堂村張立山,被大醫院連續下過三次病危通知,為(wei) 了查清老人的病情,白天他出診看病,晚上觀察治療,直到老人度過危險期。老人的病好了,感動了老人,感動了家屬,也感動了樂(le) 堂村的村民,慢慢地樂(le) 堂村找他看病的人漸漸多了。因沒有交通工具,他每天起早摸黑,背著兩(liang) 個(ge) 診包,翻溝爬坡找近路,上門為(wei) 患者看病。
隨著醫治範圍的擴大,病人的不斷增加,靠步行一天下來看不了幾個(ge) 病人,急得他就跑到縣城廢品收購站,花了40元錢買(mai) 了輛舊自行車,騎自行車進村入戶給人看病,每天最多能跑三個(ge) 村,晴天還好說,遇到雨天,泥濘的山路使自行車推不前,扛不動,無奈之下,他狠狠心,跑到信用社就貸了4000元,買(mai) 回來第一輛摩托車。
騎上摩托車,他如虎添翼,他沒日沒夜地奔馳在黃河兩(liang) 岸的村村莊莊。山窩院落,溝溝梁梁,盡情地釋放自我。
騎上摩托車,節省了時間,方便了患者,可麻煩了他,一箱油隻能騎三天,十天一大桶,一個(ge) 月他要到百裏之外的縣城帶三趟油,加之遠離縣城,山高溝深,道路狹窄,救護車難行,為(wei) 防止延誤病人病情,權衡利弊,他再次到信用社貸款,買(mai) 回一輛三輪摩托車,充當起了拉油進藥的貨車,搶救病人的救護車,農(nong) 忙時節的農(nong) 用車。
隨著時間的推移,賀星龍行醫的名氣越來越大,醫藥零差價(jia) ,不收出診費,服務態度好,隨叫隨到,在徐家垛周圍的鄉(xiang) 村裏廣為(wei) 流傳(chuan) ,在外打工的村民生了病,專(zhuan) 程回到村裏找賀星龍診治,圖的就是能省幾個(ge) 錢。
常言道,人老病多,病老醫多,行動不便,難以照料,這些年來,經他治療過的470多位留守老人,每天都有一兩(liang) 個(ge) 找他看病,插導尿管的、灌腸的、哮喘的,患心髒病的等等,發病多在深夜和淩晨,這下難為(wei) 他了,二十幾歲的娃娃膽不正,深夜一個(ge) 人在山溝裏走,那真是有點怕。記得2001年深秋,連陰雨已下了幾天,晚上2:10分左右,南山村民馮(feng) 思進老人打電話,要插導尿管,這是他行醫以來第一次出診,當時他人年輕氣勝,隻想著去救病人,騎著摩托車就走,可是到大山深處的小路上,路上泥濘難走不說,一種鳥兒(er) 的怪叫聲,嚇得他心心驚膽戰,頭發直立,他推著摩托車往前走是怕,往後退還是怕,無奈之下,一直鳴著喇叭,自己給自己壯膽往前走,直到淩晨4點多才到患者家裏,渾身濕透的衣服,不隻是汗水還是雨水。從(cong) 那以後,什麽(me) 神啦、鬼啦全拋到腦後,無論患者什麽(me) 時候叫,他都能第一時間趕到,屈身治療,時間長了就養(yang) 成了跪地診斷的習(xi) 慣。
2014年7月14日,賀星龍在雲(yun) 居給一位患者看病,接到上村馮(feng) 三貴妻子的求救電話,焦急地說:“娃他爸被人頭蜂蟄了,昏迷了”。賀星龍馬上背上出診包急忙趕去,他就到了現場,隻見患者全身發紫、大汗淋漓、還在昏迷狀態,大小便失禁,賀星龍立馬對症治療,順便再路上攔了一輛三輪車,第一時間把病人送到縣醫院,到了縣醫院,馮(feng) 三貴的家人沒有帶錢,賀星龍從(cong) 自己兜裏掏出300元錢,不夠,他又從(cong) 醫院旁邊開理發店的他媳婦同學那借了500元,幫忙交了押金,給患者辦理了住院手續,待患者病情穩定後,才離開醫院。事後,患者家屬逢人便說:要不是賀星龍,我丈夫早就沒命了。
2014年4月,割麥村,一患者因高燒在永和和臨(lin) 汾住了半個(ge) 月,花了3000多元,也沒退燒,當時抱著有病亂(luan) 求醫的想法,其父找到了賀星龍,通過診斷是布魯菌病,賀星龍對症下藥,一周後康複,家屬給了600元治療費,而賀星龍隻收了280元,患者全家心裏過意不去,給他做了一麵錦旗,以示感謝。
在大寧縣樂(le) 堂村,跟蹤拍攝賀星龍的兩(liang) 年時間裏,我了解到,這兒(er) 的病人發病期多在冬季,為(wei) 此,我就連續兩(liang) 個(ge) 冬季住在樂(le) 堂村,就連過年也不放過,真正體(ti) 驗了一下大寧老百姓的冬季生活,就是這兩(liang) 個(ge) 冬季的拍攝,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一幕幕。
2013年臘月十二,天下著大雪,索堤村賀潤平孫子發燒引起了抽風,賀星龍接到電話,顧不上搭防滑鏈,就騎摩托車前去醫診。摩托車行至拐彎上坡時,卻讓他作了難,80米長的陡坡上覆蓋著大雪,每走一步就倒退兩(liang) 步,摩托車不知摔了多少次,好不容易上到坡頭,當他騎上摩托車,還沒騎穩時,又一次滑坡,摩托車像脫韁的野馬直衝(chong) 下去,連人帶車摔進了路邊的排水溝裏,當時隻感到腳有點痛,不礙事,又急急去給小孩子看病。回到家裏,看著紅腫的右腳,他滿以為(wei) 隻是破了一點皮,自己包紮了一下,就拖著受傷(shang) 的腳去給人看病,妻子不在身邊,也沒人勸阻他,就由著他的急性子去吧。
第二天,他拄著拐棍,一瘸一拐到步街給老人輸液,然而,他前腳剛進門,後腳就接到上樂(le) 堂村張立俊打來的電話,說他的哮喘病又犯了,喘不上氣來。放下電話,盡快給孩子輸上液體(ti) ,就挑著擔子,翻溝走近道。因為(wei) 走大道要十四五裏路,誰都沒料到,他這一走,卻讓他經曆了死裏逃生的一難,當時天下著大雪,他受傷(shang) 的腳又不能用力著地,下溝時,因腿支撐不力,他人從(cong) 半坡滑到溝底,好歹沒有傷(shang) 著他,可在爬坡時,卻潛伏著更大的險情在,就在他幾乎爬到山頂時,不慎連人帶包一下從(cong) 100多米的山頂滾到溝底。一刹那,我嚇得不知所措,呼喊聲響徹山穀,幸虧(kui) 過路的兩(liang) 個(ge) 村民,急急地下去把他扶了上來,看到他臉上、手上的劃傷(shang) ,我的心在顫抖,而賀星龍動了動胳膊腿,覺得沒啥大礙,簡單地給自己處理了一下,又一瘸一拐地給老人去輸氧氣。
老人的病緩解了,可他的腳傷(shang) 更重了,一連幾天腳疼得他坐立不安,到了晚上,腳傷(shang) 鑽心的疼,折磨得他徹夜難眠,大雪封山,路雪難融,要到縣城去治療,至少得等七八天,無奈,他隻好忍著,十二天後,縣醫院診斷出他右腳內(nei) 踝關(guan) 節骨折,需臥床治療,可他在醫院買(mai) 了點石膏粉,回到家裏給自己打上石膏,在家裏躺了半個(ge) 月,又匆匆去給病人看病,傷(shang) 筋動骨一百天,他何嚐不想如此,可是不能呀,他的個(ge) 性和韌性決(jue) 定著他。
2014年,農(nong) 曆11月份,一早我隨同賀星龍到割麥村看病,病還沒有看完,遠在40多裏地處的曹家坡又來電話,為(wei) 了不耽誤病人的病情,我讓他先走,等我騎上摩托車追上他時,他卻倒在了下坡急轉彎的地上,摩托車、藥品撒了一路,賀星龍爬在地上,除了兩(liang) 隻眼睛外,渾身上下都是土,臉上、手上、腳上都是血淋淋的,幸好幾位趕集的婦女路過,在她們(men) 的幫助下,把賀星龍送回了家。說起來賀星龍還算幸運,他倒的地方,與(yu) 路邊兩(liang) 米多的水泥沉澱池隻有二尺遠,那後果真是不敢想象呀。因為(wei) 摩托車騎得太快,下坡時為(wei) 避開沙堆,刹車太急造成翻車。這些年來,賀星龍每天都是這樣,因去的村子多,看的病人多,為(wei) 了趕路程,摩托車他越騎越快。是一般人的兩(liang) 到三倍,正如飛馳一般,難怪當地人叫他“瘋子”“傻子”。
說他傻子,也不為(wei) 怪,賀星龍行醫這麽(me) 多年,信守承諾,24小時上門服務,可不近人情的事兒(er) 也經常發生,有些年輕人,家裏有車,有摩托,有個(ge) 小病不來診所診治,而是打電話讓賀星龍到他家給診治,說輸上液不影響他午休;還有些患者給下命令,你幾點幾時到我家給輸液,輸完液我還要給人家添禮去;遇到患者多,不能按時去,待他去後,患者不給他好臉色看,甚至不給藥錢,說誤了他的事;更有的患者打電話讓賀星龍馬上去給他看病,可從(cong) 早到晚,賀星龍去了四次都見不到他的人影,直到晚上9:00鍾才輸上液。
每遇此事,賀星龍也隻能低頭不語,受暗氣,當他從(cong) 不掛在臉上,瘋也好,傻也罷,賀星龍都認了,他沒有怨言,沒有放棄,或許這也就是賀星龍的可敬之處。
“隻要有留守兒(er) 童,留守老人我就不會(hui) 走,我走了,好過了,他們(men) 怎麽(me) 辦,誰給他們(men) 看病,他們(men) 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men) 。”
甘受清貧 長相守
時至2004年,賀星龍行醫範圍達到8個(ge) 村,每天出診都能碰到留守兒(er) 童和留守老人生病的場麵,具有善心的賀星龍有了關(guan) 照他們(men) 的想法,就為(wei) 此事,他主動找到鄉(xiang) 鎮醫院院長協商,承擔起全鄉(xiang) 1028名兒(er) 童的防疫工作和200多名兒(er) 童營養(yang) 包的發放,留守兒(er) 童的健康有了保障,可帶給他的卻是一個(ge) 沉甸甸的責任。
這些年來,經他治療過的470多位留守老人中,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戶五保戶,他們(men) 無依無靠,無經濟來源。2000年起,賀星龍就主動承擔起13戶五保戶的醫療費用,過年給他們(men) 送米送麵,大年初一還把他們(men) 叫到家裏吃頓團圓飯,每人買(mai) 一件新衣服,而賀星龍他卻連續6年沒給自己買(mai) 過一件新衣服,過年時就穿件開摩托車店同學送的工服。
徐家垛村85歲的賀德明,是位負傷(shang) 的殘廢軍(jun) 人,妻子和兩(liang) 個(ge) 兒(er) 子早幾年就過世了,老人一人生活,10年前卻患下了嚴(yan) 重的前列腺增生症,插上排尿管才能正常小便,不定期發病,一發病不管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賀星龍都會(hui) 及時來給他處理,每逢到鄉(xiang) 裏開會(hui) ,到縣裏辦事路過他家,賀星龍都會(hui) 進去看看,收拾收拾家務,可這一做就是十幾年。
距樂(le) 堂村十裏路的上村,五保戶殘疾人馮(feng) 對生,一個(ge) 人住在閑置的學校裏,平時很少有人踏進這個(ge) 門,老人自幼下肢殘疾,由於(yu) 無人照料,腳踝骨頭潰爛已兩(liang) 年了,賀星龍一天一趟,病人多的時候也兩(liang) 天一趟,照料老人吃喝,給老人換藥,料理家務。老人病重住縣醫院,賀星龍就每天早上6:00動身趕往縣醫院,在床前照料。
上樂(le) 堂村張立俊老人,老伴去世後,忍受不了孤單,賀星龍在縣城舊貨市場買(mai) 回一台舊電視機,修好後給老人安裝上,解除了老人的孤獨,讓老人不出門就能看上電視。
上村村民賀鳳娥,下肢癱瘓,南堡村村民馮(feng) 秀蓮常年生病,臥床不起,賀星龍就三番五次到縣裏幾家廢品收購站,購買(mai) 回兩(liang) 輛破舊的輪椅,拿回家修打修打,贈送給兩(liang) 位老人,使兩(liang) 位老人下了床,見到了太陽。在他行醫的28個(ge) 村裏的留守兒(er) 童多時50多個(ge) ,少時20多個(ge) ,孩子們(men) 生病,他免去治療費不說,還對特困戶的孩子加一照顧。
索堤村賀雲(yun) 喜,妻子患有精神病,整天跑得不著家,兩(liang) 個(ge) 孩子上學困難不說,就連孩子的換季的衣服都不能按時換,賀星龍就湊空帶妻子買(mai) 上換季的衣服給孩子換上。
步街村賀還平,妻子也是因病一走就是一兩(liang) 個(ge) 月不會(hui) 見,兩(liang) 個(ge) 孩子丟(diu) 給70多歲的奶奶照看,上幼兒(er) 園大班7歲的女兒(er) ,4門功課答了400分,也沒有一個(ge) 書(shu) 包,賀星龍就時不時地給孩子送去書(shu) 包和鉛筆。
這些年來光為(wei) 13戶五保戶貼藥達4萬(wan) 多元,患者賒賬、死賬5萬(wan) 多元,致使全家四口人,負債(zhai) 生存。而讓賀星龍值得欣慰的是,他於(yu) 2008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時至2008年,賀星龍在周圍13個(ge) 村行醫,他每天行程多達100多裏,個(ge) 人勞累不說,延誤病情事大,他有了在北部建立第二診所的想法。恰好,距他家30多裏的移民新村,有兩(liang) 孔閑置的窯洞要出售,家裏沒有錢,他就東(dong) 湊西借了12500元錢,瞞著妻子買(mai) 了下來,作為(wei) 第二診所,可世上哪有不漏風的牆,妻子知道後,和他大鬧一場不說,兩(liang) 人的婚姻也差點走到盡頭。
妻子的埋怨不無道理,當初嫁給他,圖的他是個(ge) 醫生,有個(ge) 收入,將來能過上好日子,可現在他整天沒日沒夜跑著給人看病,錢沒掙下,卻欠了一屁股債(zhai) ,還沒辦下正經事兒(er) ,妻子很是不解,可日子還得過呀,妻子隻好忍著,窮光景窮過吧,可這終究不是個(ge) 法兒(er) 。
時至2009年,賀星龍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孩子到縣城上學的事,真讓他們(men) 有點為(wei) 難,家裏實在拿不出錢來租好點的房子,無奈之下,妻子隻好找了一間離學校較遠,即將拆遷的舊民房。
一家四口,分居兩(liang) 地,妻子看了孩子,管不了家裏,賀星龍又從(cong) 來不在病人家裏吃飯,妻子隻好每周回來給賀星龍做一周的麵條和饅頭,冷凍在放疫苗的冰窖裏,讓他自己生活。夏天還可對湊,可是到了冬天就沒那麽(me) 順心了。
多少年來,大寧的老百姓冬天取暖,就靠柴火爐子,妻子不在家,生活、煮飯、燒炕這一切就靠他了,這種生活短期還可將就,可時間一長家裏還真是亂(luan) 套了。每到周末,妻子回來心裏就得難受幾天,冬天是患者發病高發期,賀星龍平均每天要看30多個(ge) 病人,在近200平方公裏,一會(hui) 兒(er) 東(dong) ,一會(hui) 兒(er) 西,北邊的液還沒輸完,南邊又電話催著去,因他匆匆忙忙,沒個(ge) 固定點,吃飯沒有個(ge) 著落,早上走時帶的饅頭凍得像鐵疙瘩,掛在摩托上的水杯早凍成冰塊。他每天早上5點鍾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到家裏,泡包方便麵算是他一天可口的飯,沒人燒柴火爐子,窯裏寒氣逼人。他就和衣睡覺,這樣的生活他度過7個(ge) 冬天,幾年前就患了個(ge) 糜爛性胃炎。
為(wei) 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家庭的困境,妻子費了好大勁在城裏談妥了一間門麵,準備開個(ge) 診所,心想等到生米做成熟飯,逼迫賀星龍到城裏行醫,闖出一片天地,圓了進城的夢想,可等賀星龍知道後,夫妻倆(lia) 又發生了一次唇槍舌戰。
拗不過丈夫的妻子,為(wei) 了生活,當時妻子隻好在縣城找了一份邊學打字,邊打雜的工作,供兩(liang) 個(ge) 孩子上學。隨後他又在村裏別人名下,租種了四畝(mu) 地,解決(jue) 家裏的生活用糧。以後的幾年裏,日子過得不富裕,還算平靜。
可是2013年,國慶節長假,同學聚會(hui) 後 ,又再次打亂(luan) 了平日的祥和,同學多年不見,真是刮目相看,開店的、當老板的、有成就的,個(ge) 個(ge) 豪氣逼人,手機、衣服、手表、轎車、耍的都是名牌,不但大寧有住處,臨(lin) 汾、太原也房購。賀星龍在他們(men) 中間像是外星來人。就為(wei) 這些,賀星龍也不為(wei) 而動,可幾位同學的好言相勸,卻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當初,讓你到太原加盟醫藥,你不去,要當醫生,當模範,當英雄,現在你落了個(ge) 啥 ,不說你了,將來你能對得起孩子嗎?”當時賀星龍不知是覺得沒麵子,還是有愧,一個(ge) 人躲在衛生間哭了半個(ge) 小時。聚會(hui) 沒完他就走了。
一連幾日,賀星龍悶悶不樂(le) ,經常一個(ge) 人坐在那裏發呆。同為(wei) 80後的妻子知道真相後,沒有抱怨,沒有責怪,更多的是與(yu) 丈夫溝通、疏導,激勵自己的丈夫走下去,隨後就把娘家媽接到城裏看兩(liang) 個(ge) 孩子上學。自己陪同丈夫出診,一來開導開導他,二來當他的助手。最終使丈夫走出陰影,開心的工作。
他教育引導村民,既要保養(yang) 好身體(ti) ,還要維護好環境,更要尋找出致富路,讓留在村裏的人稱心,讓外出打工的人放心。
護人護村 護環境
2013年,黃河邊上的28個(ge) 村子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找他看病,總行程達40多萬(wan) 公裏,騎壞了6輛摩托車,背破了12個(ge) 藥包,無論從(cong) 哪方麵講,他都達到極限,但他還在挑戰。
樂(le) 堂村委,全村4個(ge) 自然村,143戶,547口人就散落在長達10公裏的黃河東(dong) 岸上,留守在村裏的340多口老人和兒(er) 童中,有點文化的也隻有賀星龍一人。村民們(men) 除了看病外,其餘(yu) 生產(chan) 生活中帶著文化元素的事,也得著賀星龍,更不用說現代科技和文化知識,為(wei) 此,賀星龍也就成了村裏的大忙人,成了沒有職務的村幹部。
隨著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樂(le) 堂村裏的水、電、路早2012年前就逐步落實了,水通到村裏了,可通到每家每戶卻成了又一難事,村裏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讓留守在村裏的老弱病殘掄鎬、拿鐵鍬挖飲水溝,更是難上加難,但為(wei) 了方便留守老人的生活生存,賀星龍就組織人一家一家挖,一家一家安裝,耗時一年多才使水通到家戶。
2005年,賀星龍成了樂(le) 堂村黨(dang) 支部委員、村委委員,組織上分配給他的工作就是搞好村民服務,這一職務在平川縣城是一份閑差,可在大山深處的樂(le) 堂村,卻是一重要崗位。時至2009年,村村通油路項目開始後,橫穿樂(le) 堂村10公裏的主幹道,開始運作,工程一路很順利,可就是在最後2公裏處出現了問題,主幹道末端處的曹家坡村,村民因土地問題擋住不讓施工,影響工程進度,賀星龍知道後主動去協商,賀星龍勸道,路通了我去給你們(men) 看病也方便,從(cong) 現在起,我給你們(men) 每人免費輸兩(liang) 次液,就是這麽(me) 簡單的承諾,村民們(men) 就散開了,村民也不是因免費輸兩(liang) 次液而買(mai) 他的帳,關(guan) 鍵是賀星龍在村民們(men) 心目中的威信高,村民信得過他。
村裏主幹道拓完了,硬化了,這無疑給村民帶來極大的方便,可影響村民生產(chan) 生活的田間路,卻是擺在樂(le) 堂村幹部麵前又一大難題。村民上地幹活,走的還是走了幾百年的羊腸小道,難以適應現代化農(nong) 業(ye) 的需求。就為(wei) 此事,賀星龍帶領留守老人,奮戰三個(ge) 冬春修通了四條溝的十八裏機耕路,解決(jue) 了部分農(nong) 作物的耕作和運輸,告別了驢駝馬戴的曆史。
隨著現代文明的融入,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樂(le) 堂村路邊的節能路燈亮了,電視有色了,手機普遍了,電腦進村了,封閉多年的農(nong) 民不出自家門,便知天下聞的願望實現了。可相繼帶來的是操作技術上的問題,不知從(cong) 何時起,賀星龍由不由得承擔起了25盞路燈,140個(ge) 電視機鍋蓋的調試養(yang) 護和維修。
如果現代高科技的產(chan) 品,村民不懂不會(hui) 操作,還有情可原,可連救災帳篷也不會(hui) 搭就難以說過去,可想而知,這裏的村民有多麽(me) 封閉和落後,2014年6月的一天,天氣預報有暴雨,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幹部早已將救災帳篷,送到住危窯的村民家裏,深夜2點10分左右,賀星龍接到10裏地外曹家坡,王對還打來電話,說是窯洞的前臉塌了,家裏人在雨中搭不成帳篷,賀星龍放下電話,騎著摩托車冒雨往那趕,路上天黑難行,他就借著閃電摸著前行,直到淩晨4點多才把帳篷搭好,使一家人有了安身生之處。
賀星龍在組織留守村民完善,村裏基礎設置的同時,更加關(guan) 注的是村民的農(nong) 業(ye) 調產(chan) 和經濟收入,前些年,因種藥材、種煙調產(chan) 的失敗,打擊了村民調產(chan) 的積極性。2012年,縣委縣政府提出種果樹的調產(chan) 思路後。村民響應遲緩,為(wei) 推動調產(chan) 順利的進行,賀星龍率先在自己租種四畝(mu) 地裏種上142棵紅富士果樹,並在他的地裏現場做示範,召開推進會(hui) ,他一再教育引導村民,即要保養(yang) 好身體(ti) ,還要維護好環境,更要尋找出致富路,讓留在村裏的人稱心,讓外麵打工的人放心。讓樂(le) 堂村人挺胸抬頭,過上好日子,在他的帶動下,目前,樂(le) 堂村已發展果樹800多畝(mu) ,有望五年後見成效。
賀星龍,這位80後,這位摩托醫生,這位年輕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這位農(nong) 村幹部,在他行醫的17年裏,沒有索取,唯有奉獻,他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留守老人和兒(er) 童,奉獻給這塊古老的黃土地。我跟隨賀星龍跑遍了他行醫的28個(ge) 村,每到一處,我隨意提起賀星龍,得到的都是肯定的點讚,也是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對他最大的回報。這些年他被評為(wei) 優(you) 秀防疫醫生、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當選為(wei) 大寧縣第十一屆黨(dang) 代表,是黨(dang) 組織對他的肯定和關(guan) 愛,這將是賀星龍以後從(cong) 醫生涯的基礎和動力。
眼下,38歲的賀星龍的身體(ti) 大不如前,右腳骨折留下後遺症,常年騎摩托車致使雙腿關(guan) 節留下風濕性關(guan) 節炎,每天背三四十斤重的藥包,致使他的脊柱側(ce) 彎,每天吃飯沒規律,8年前就患下慢性糜爛性胃炎,淋了雨身上好起風疹。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