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ce) 記2:青春追星辰
和喜歡小提琴協奏曲的趙忠賢老院士很像,王淑芳也是一個(ge) 帶著中國傳(chuan) 統文人浪漫主義(yi) 情懷的“理科生”,在她心中,有詩歌,有星空。
小時候,每天從(cong) 村裏到四公裏以外的鄉(xiang) 裏上學,天黑得早,害怕的時候,她就在心裏寫(xie) 打油詩:頭頂滿天星,萬(wan) 物靜無聲,雄心和壯誌,早已埋心中……她鼓勵著自己走出貧困的村莊,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
1994年,她已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四的學生,趕上北鬥工程籌備,到北航招生的一位白發蒼蒼的總師說,我們(men) 國家要建自己的導航係統了,除了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北鬥導航將是世界第三,國內(nei) 空白。
她懷著一腔報國熱血,從(cong) 此與(yu) “星星”結下不解之緣,成為(wei)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建設的首批大學生之一,投入兩(liang) 代北鬥係統建設,執筆4項國家軍(jun) 用標準,28歲擔任北鬥係統設計師,32歲擔任主任設計師,見證了北鬥的問世和成長。
2007年,她轉業(ye) 到交通領域,牽頭實施北鬥示範工程,麵對完全陌生的領域,這位習(xi) 慣了做研究的安靜女子不得不淹沒在各種事務性的工作和長時間的外出調研中。她說“北鬥一定要服務民生”,因這一份執著,她在職位上原地踏步十一年,通過示範工程帶動600多萬(wan) 台北鬥終端和1000多家北鬥企業(ye) 進入交通領域,使近年來道路運輸重特大事故逐年下降。
麵向未來,她始終仰望星空,不忘初心,要將北鬥等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綜合交通,降本增效,進一步服務民生。她說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導航中心正啟動改革,成立了國家物流綜合信息平台管理中心,“快遞是物流的末端,相當於(yu) 人的毛細血管,鐵路、航空、水路、公路是幹線,相當於(yu) 人的大動脈,降低運輸成本,就要用技術手段把各種運輸方式聯起來。”
24年青春逐夢,無論是最初研究北鬥用戶機時的不眠不休,呼蘭(lan) 河畔風雪中懷抱測試儀(yi) 器往返時的疲憊辛苦,還是轉業(ye) 交通領域後的日夜奔波,她始終帶著一種詩意的堅定,“累的時候就看看天,雖然看不見那些星星,但我知道它們(men) 在那兒(er) 亮著呢。”
麵對紛至遝來的榮譽和讚美,暮春移步京郊時,看春秋代序,物色之動,她寫(xie) 道,“不求功名垂千古,願做野香綻村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