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三個要點 讓公文寫作不犯愁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公文的寫(xie) 作過程,大致可分為(wei) 醞釀準備、草擬初稿、修改定稿三個(ge) 階段。每一個(ge) 階段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醞釀準備階段:要胸有成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文寫(xie) 作動筆之前,也要對其有一個(ge) 完整、可靠的規劃和準備。事先準備充分與(yu) 否,直接影響以後寫(xie) 作的進度和質量。公文寫(xie) 作的準備既包括內(nei) 容,也包括形式,要通過充分的醞釀準備,達到對整篇公文胸有成竹。具體(ti) 來說,公文寫(xie) 作的準備應從(cong) 以下幾方麵著手。

  1、明確“為(wei) 什麽(me) 寫(xie) ”——主旨目的要明。

  公文是公務活動中傳(chuan) 情辦事的工具。每一篇公文的發出,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也就是公文所要達到的目的。寫(xie) 一篇公文,首先要明確這篇公文是要達到什麽(me) 樣的目的。根據公文寫(xie) 作的目的來確定公文所要表明的主要觀點、主張,即公文的主題。

  2、把握“寫(xie) 什麽(me) ”——材料搜集要全。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有無豐(feng) 富的寫(xie) 作材料和參考資料,對於(yu) 一篇公文的成敗,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搜集材料要在“全”字上下功夫。要找全需要運用和參考的有關(guan) 資料。全方位地掌握了解資料後,思想觀點就會(hui) 更加客觀,方法步驟就會(hui) 切實可行,寫(xie) 作起來也會(hui) 遊刃有餘(yu) ,寫(xie) 出的公文才能豐(feng) 滿充實。

  3、確定“怎樣寫(xie) ”——謀篇布局要細。

  謀篇布局,就是圍繞主題把有關(guan) 內(nei) 容組織成篇的過程。謀篇布局需要確定三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

  一是定格式。要根據公文的主旨和目的,確定公文的發文對象,選擇適當的文種。

  二是定結構。要為(wei) 公文建框搭架,即撰寫(xie) 寫(xie) 作提綱。寫(xie) 作提綱至少要解決(jue) 如下問題:一是要進一步確定中心論點和寫(xie) 作思路;二是要確定總體(ti) 結構、段落層次;三是要選擇主要材料和骨幹事例;四是要初步擬出文章的大小標題;五是要基本確定文章的開頭、結尾和論證方式。

  三是定重點。要根據文章的主旨目的,確定哪一部分應詳寫(xie) ,哪一部分應略寫(xie) 。上述三個(ge) 方麵確定之後,剩下的就是文字工作了。

  草擬初稿階段:要一氣嗬成

  準備工作好比是“十月懷胎”,起草環節則是“一朝分娩”。初稿寫(xie) 作要一氣嗬成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寫(xie) 作任務。

  1、身心俱入。

  撰寫(xie) 公文,也需要一種發自內(nei) 心的寫(xie) 作欲望。公文寫(xie) 作者應當力求變被動為(wei) 主動,形成一種“我要寫(xie) ”的心理狀態。缺乏寫(xie) 作欲望的時候,就達不到呼之欲出的境界,隻有成竹在胸,才能激發寫(xie) 作熱情。

  2、一氣嗬成。

  初稿隻是個(ge) “胚胎”,還有待修改,所以初稿寫(xie) 作時不必過於(yu) 拘謹,盡可能寫(xie) 得豐(feng) 厚一些,放開來寫(xie) ,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整。寫(xie) 作時遇到難點不要停筆,“跳過”繼續往下寫(xie) 。一氣嗬成的文章,往往能文氣貫通,思路暢通。

  3、不離主旨。

  執筆者在寫(xie) 稿時,在觀點、結論、主張等公文的思想、主題方麵要按照既定方針,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和無限度地發揮,對自己的思想要有所收束,不能讓它代替領導和集體(ti) 的意圖。

  修改定稿階段:要雙向審改

  作為(wei) 執筆者,在修改公文時,既要站在行文者的角度,又要從(cong) 受文者的角度對公文進行審改。

  1、要站在行文者的角度檢驗公文的準確性。

  對公文的修改,要從(cong) 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先檢查公文的主旨材料、通篇結構是否有毛病,然後從(cong) 字、詞、句、段逐一進行檢驗修改。

  一看主題是否正確,表達是否清楚。首先檢查主題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有關(guan) 法規、方針政策等等。主題正確了,再看主旨是否表達清楚,文章的思想性是否與(yu) 主旨相統一。

  二看結構是否合理。修改時應檢驗結構布局是否完整合理,有無殘缺脫漏;段落層次是否分明並合乎邏輯;過渡照應是否恰當;開頭結尾是否得體(ti) 等等。

  三看選材是否正確、典型。根據寫(xie) 作目的和公文主旨的需要,對初稿選用的材料要認真檢驗核實。對虛假失實的材料要堅決(jue) 舍棄;材料空洞貧乏的應適當補充以使主旨基礎堅實。

  四看語言是否精當,標點符號是否規範。初稿形成後,要逐字逐句推敲語言,刪繁就簡。同時,用詞要準,是否公文的語體(ti) 特色。另外,還要檢查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恰當,有無錯別字等。這些看似細枝末節,但如果造成疏漏,就會(hui) 使受文者產(chan) 生誤解或引發歧義(yi) ,甚至出現重大錯誤。

  2、要站在受文者的角度檢驗公文的可行性。

  執筆者在修改公文時,還要從(cong) 受文者的角度出發,對公文內(nei) 容的正確性、可行性和指導性進行檢驗。

  一要查政策界限是否正確。每件公文規定要做什麽(me) ,不要做什麽(me) ,應當怎麽(me) 做,政策界限必須正確,否則,在執行中必然會(hui) 產(chan) 生偏差。

  二要查措施辦法是否明確具體(ti) 。要重視檢查“工作交代”是否明確。凡請示的文件,均須寫(xie) 明情況和自己的要求及意見,並寫(xie) 明希望何機關(guan) 何人何時答複何項問題。凡指示的文件,對各級的要求,亦應規定明確。

  三要查措施辦法是否可行,各方麵有無抵觸。文件提出的實現目標的措施和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必須切實可行,否則,就可能成為(wei) 一紙空文,達不到行文目的。

  最後,公文完成後要注意查明下列問題:

  提出措施、方法的理由是否充分,它與(yu) 客觀條件是否符合,在行文範圍內(nei) 是否有普遍指導意義(yi) 。

  同時,要檢查文件的內(nei) 容與(yu) 上級發布的方針、政策、規定等是否保持一致,與(yu) 同級平行機關(guan) 的有關(guan) 規定、辦法有無抵觸,與(yu) 過去本單位製定的有關(guan) 政策規定是否有矛盾。如有不一致的地方,要根據情況進行修改或適當處理。

  另外,還要查看文稿本身的標題和內(nei) 容、觀點和材料之間有無自相矛盾、互相抵觸的地方。以上三點得到全麵解決(jue) ,才能有效推動受文者自覺地按公文要求行動,促進公文目標的實現。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01日 07:23 來源:“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 編輯: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