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麵難題勇擔當——記重慶市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曾經滄海難為(wei) 水,除卻巫山不是雲(yun) 。”重慶市巫山縣的自然之美與(yu) 文化韻味,在曆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中傳(chuan) 頌至今。人人都愛這“一江碧水,兩(liang) 岸青山,三峽紅葉,四季雲(yun) 雨”,卻鮮有人知道這片壯美山河給巫山縣委書(shu) 記李春奎拋出了怎樣的難題。

  李春奎說,當年巫山縣給他的第一印象是美和遠、交通不便、全縣難找一塊平地。再加上移民問題遺留未解、庫區生態責任巨大,李春奎為(wei) 現狀發愁,更為(wei) 發展心憂。

  解決(jue) 移民信訪難題,維護庫區社會(hui) 穩定

  巫山縣是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首淹首遷縣,動遷移民近9萬(wan) 人。多年來,移民信訪問題較為(wei) 突出,累積了一批國家掛牌信訪老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統建房侵占問題。

  全縣在移民攻堅時期累計建設移民統建房55萬(wan) 餘(yu) 平方米,其中近15萬(wan) 平方米2770套住房和門麵房被占用。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用作待安置移民的周轉房後拒不退出,有的是安排給移民後因其不接受統建房安置方式而拒不銷號,還有的被私自非法轉租甚至出售。一些群眾(zhong) 受利益驅使,不斷上訪,成為(wei) 巫山縣“最難啃”的曆史遺留問題之一。

  2014年,時任縣長的李春奎下定決(jue) 心,親(qin) 自擔任縣統建房清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抽調精幹力量,在充分討論、審慎決(jue) 策的前提下,依法依規強力推進。

  曆時兩(liang) 年,抽絲(si) 剝繭,通過幹部帶頭、部門主動、群眾(zhong) 參與(yu) 、依法打擊,政法部門處置了一批從(cong) 統建房矛盾中非法獲利的“蛀蟲”,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也得到了群眾(zhong) 的理解支持,成功清收統建房2700多套,回收現金2億(yi) 餘(yu) 元,並一舉(ju) 解決(jue) 了2000多個(ge) 積壓多年的信訪問題。

  時任巫山縣信訪辦主任的盧存紅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當年能夠解決(jue) 這一曆史遺留難題,靠的就是李書(shu) 記的擔當。”

  基層就是“辦公室”,搶險扶貧在一線

  和李春奎共事的幹部們(men) 都說這位書(shu) 記腿腳很勤快,愛往一線跑。平時走村串戶,李春奎能發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危急時刻衝(chong) 上一線,則能挽救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2014年的“9.1特大洪災”讓時任巫山縣民政局救災科科長的黃江陽記憶猶新。他說,那一天若不是李春奎提前一晚部署,後果不堪設想。

  天氣預報顯示9月1日有持續強降雨,8月31日下午,時任縣長的李春奎見雨勢漸大,心中不安,決(jue) 定當晚8時30分召開全縣地災防治緊急工作會(hui) 。會(hui) 後,所有鄉(xiang) 鎮幹部趕回去搶險救災,李春奎也連夜奔赴情況最危急的當陽鄉(xiang) 。

  暴雨滂沱,滑坡和泥石流阻斷了道路,李春奎和當陽鄉(xiang) 幹部冒著隨時可能發生的塌方和落石,靠著騎摩托車和徒步,艱難跋涉6個(ge) 多小時,才抵達了當陽鄉(xiang) 。搶險工作立即展開,黃江陽回憶說,在一處峽穀地帶有8戶人家,把他們(men) 全部撤離後僅(jin) 10分鍾,那片房屋就全部被洪水衝(chong) 毀了。

  此後的8天8夜裏,李春奎都在搶險救災一線堅守著。

  與(yu) 搶險相比,扶貧攻堅是一條更長的戰線。到巫山縣工作7年來,李春奎走遍了全縣305個(ge) 行政村。“我發現60%的貧困群眾(zhong) 分布在非貧困村,所以及時調整了資金力量,讓非貧困村與(yu) 貧困村扶貧工作統籌推進。”

  在走訪中,李春奎還發現,有的群眾(zhong) 從(cong) 收入指標上看並不屬於(yu) 貧困人口,卻有著其他方麵的實際困難,也需要得到幫扶。李春奎說,幹部與(yu) 群眾(zhong) 的感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群眾(zhong) 的獲得感也正是這樣增加的。

  變“蜀道難”為(wei) 坦途,讓百姓綠色發展致富

  巫山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山高穀深,地形起伏,客觀條件導致交通閉塞。要想富,多修路。交通運輸管理專(zhuan) 業(ye) 出身的李春奎想,能不能徹底改變“蜀道之難”?

  為(wei) 了破解發展瓶頸,李春奎領著專(zhuan) 家上路了。他們(men) 在崇山峻嶺間勘測考察,謀劃布局出水、陸、空、鐵立體(ti) 交通網絡方案。在李春奎的積極爭(zheng) 取下,一大批國家和市級重大交通項目落戶巫山。預計到2020年,巫山縣將同時擁有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能為(wei) 巫山縣帶來遊客和物流大幅增長。

  巫山縣坐擁長江巫峽和大寧河小三峽的壯美風光,既是一筆豐(feng) 厚的旅遊資源,又是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一道“緊箍咒”。在渝西地區工作多年、工業(ye) 發展經驗較為(wei) 豐(feng) 富的李春奎來到巫山後,卻取消了大寧河畔的工業(ye) 園區項目,選擇了以生態保護為(wei) 先。如今,距縣城僅(jin) 1公裏的大寧河畔是一派山村景象,風光宜人。

  目前,巫山縣將旅遊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主導產(chan) 業(ye) ,推動“旅遊+”全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2017年,巫山縣接待遊客1263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3.9億(yi) 元。同時,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也取得成效,經濟作物比重達到65%。好生態留住了,老百姓也更富了。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22日 16:52 來源:新華網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