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ei) 容提要
本集通過三個(ge) 部分闡述總書(shu) 記的人才觀,對什麽(me) 是人才、怎麽(me) 培養(yang) 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分別闡釋。
第一部分:什麽(me) 是人才,即人才的標準問題,選人要德才兼備以德為(wei) 先。選用總書(shu) 記的用典是“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然後進一步闡釋總結,愛國愛民、理想信念、實幹肯幹、改革創新、責任擔當,這五條選拔人才的標準。
第二部分:怎麽(me) 培養(yang) 人才,提出了怎麽(me) 培養(yang) 人才的問題。選用總書(shu) 記的用典是“宰相起於(yu) 州部,猛士起於(yu) 卒伍”。然後進一步闡釋總結,成才離不開讀書(shu) 學習(xi) 、成才離不開鍛煉、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和氛圍。
第三部分:如何使用人才,提出了怎麽(me) 使用人才的問題,即人才的任用問題。選用總書(shu) 記的用典是“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然後進一步闡釋總結,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用人所長避其所短、不拘一格三個(ge) 任用人才的要素。
整體(ti) 闡述
主持人康輝:
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家講壇》係列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歡迎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各位同學,歡迎你們(men)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業(ye) 由才廣”,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經史典籍當中,像這樣的講人才的經典句子有很多很多,而它們(men) 講的都是同一個(ge) 道理,人才是治國的基礎,是事業(ye) 成敗的關(guan) 鍵。
關(guan) 於(yu) 人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很多重要的論述,在這些論述當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用典。我們(men) 通過解讀總書(shu) 記的這些用典,來深刻地領會(hui) 他的人才觀。
好,現在讓我們(men) 掌聲歡迎今天的思想解讀人,中共中央黨(dang) 校王傑教授。
思想解讀人王傑:
大家好!
那麽(me) 咱們(men) 這一集講“用賢”。“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為(wei) 政之要,惟在得人”,這裏講的人才的重要。那麽(me) 咱們(men)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千百年來有一個(ge) 非常好的傳(chuan) 統,就是尊重人才。那麽(me) 尊重人才的這個(ge) 傳(chuan) 統,它就像一條紅線,貫穿於(yu) 我們(men) 整個(ge) 中國文化的始終。
那麽(me)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有非常多的論述,“國勢之強由於(yu) 人”、“人才資源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根本性資源”、“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ju) 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烈的人才意識。
那麽(me) 這一集,我想談三個(ge) 問題:
第一就是,什麽(me) 是人才;
第二,怎麽(me) 培養(yang) 人才;
第三,如何使用人才。
先談第一個(ge) 問題:什麽(me) 是人才?在新時代我們(men) 判斷一個(ge) 人是否是人才,它的標準是什麽(me) ?關(guan) 於(yu) 這一點,我們(men) 請看一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是如何論述的。
第一段落
微視頻一: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yang) 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這是人才培養(yang) 的辯證法。
主持人康輝:
這是今年5月2號,五四青年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北京大學和師生座談的時候,他講的一段話。在這段話裏,他談到了人才培養(yang) 的辯證法,其實談的也是如何辨識人才的標準。在這段話當中,總書(shu) 記有一處用典,“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那這句話典出何處,它對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人才觀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現在讓我們(men) 掌聲歡迎本期節目的經典釋義(yi) 人,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
經典釋義(yi) 人康震:
大家好!“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兩(liang) 句話是出自《資治通鑒·周紀》。大家都知道,《資治通鑒》是北宋大曆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這兩(liang) 句話表麵的意思是什麽(me) 呢?就是德行、品德是才華的統帥,而才華和才能是德行的輔助因素。這兩(liang) 者的關(guan) 係,我一講大家就清楚了。
可能大家會(hui) 問,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周紀》裏邊,為(wei) 什麽(me) 要說這兩(liang) 句話呢?這裏邊是有故事的,而且這個(ge) 故事結局不太好。
春秋的時候有一位大夫叫智宣子,他想為(wei) 自己尋找選擇一位繼承人,繼承智氏的家族,選誰呢?他選了一個(ge) 人叫智瑤,他認為(wei) 這個(ge) 人很優(you) 秀。但是他同族裏邊,有一個(ge) 叫智果的人,堅決(jue) 反對。為(wei) 什麽(me) 反對呢?智果有理由,他說這個(ge) 人確實才華很出眾(zhong) ,有五大優(you) 點:第一是什麽(me) 呢?高大威猛、長得很帥、很英俊;第二,才藝雙全;第三,精於(yu) 騎射,騎馬打仗、射箭很厲害;第四是什麽(me) 呢?這個(ge) 人勇於(yu) 決(jue) 斷;再還有一條是能說會(hui) 道。這五大優(you) 點,大家一聽就知道,那作為(wei) 一個(ge) 優(you) 秀的男士就全了,怎麽(me) 不能當繼承人呢?智果說堅決(jue) 不行,這個(ge) 人雖然有五大優(you) 點,但他有一個(ge) 最大的缺點,這個(ge) 缺點一出來,那五大優(you) 點都崩塌了,什麽(me) 缺點?這個(ge) 人沒有仁愛之心,道德上有瑕疵。那智果就警告智宣子,你要讓他做了你的繼承人,繼承了智氏家族的事業(ye) ,會(hui) 有滅頂之災。
果不其然,這個(ge) 人貪婪而無仁,貪婪卻沒有仁愛之心。所以後來他雖然掌管了智氏家族,但是卻使得後來的智氏家族遭到了滅族這樣的結果。
所以司馬光在《周紀》裏邊,談到這個(ge) 故事的時候,就引出了這段話。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邊怎麽(me) 評價(jia) 這件事情?說智瑤他為(wei) 什麽(me) 遭遇了滅頂之災呢?就是因為(wei) 他的才華勝過了他的道德,換句話說,他這道德沒有能夠統率他的才能,所以導致他出現了問題。那麽(me) 實際上,司馬光就警告世人,一般的人不大分得清什麽(me) 是才能,什麽(me) 是道德品質,把這兩(liang) 者混為(wei) 一談,總而言之,認為(wei) 這個(ge) 人很賢能,認為(wei) 這個(ge) 人非常有能力。司馬光說,這不是一回事,有道德是有道德,有才華是有才華,才華是道德的輔助,而道德是才華的統領。剛才這兩(liang) 句話,是從(cong) 這兒(er) 引出來的。
司馬光由此出發,又發了一通議論,非常重要。他說,如果才德俱全者為(wei) 聖人,又有才華又有德行,這叫聖人;才德都沒有,那當然叫蠢人了;如果有德而無才,這還能叫個(ge) 君子;如果有才而無德,這叫什麽(me) 呢?這叫小人。大家現在清楚了吧,對於(yu) 司馬光來講,才華固然很重要,德行更加重要,要做到德才兼備,同時以德為(wei) 先。
司馬光不僅(jin) 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曆史學家,他本人也是一位偉(wei) 大的政治家。宋哲宗元祐時期,他做宰相,提拔了一個(ge) 人才,叫劉安世,在秘書(shu) 省工作。他為(wei) 什麽(me) 提拔劉安世呢?劉安世到任之後,他找劉安世談話,把劉安世叫來說,你知道為(wei) 什麽(me) 我要提拔你嗎?劉安世說,我哪兒(er) 知道,我很本分,從(cong) 來也不走門路的。司馬光說,我就看中了你不走門路,當初我被朝廷罷免了官職,閑居的時候,你隔三差五地來找我,跟我探討問題,我當了宰相之後,你連封信都沒給我寫(xie) 過,更不用說來看我了。我就衝(chong) 著這一點知道,你是一個(ge) 有德行的人,是一個(ge) 道德端正的人,再加上你的的確確也很有才華。所以我們(men) 說,司馬光不僅(jin) 在他的《資治通鑒》裏邊,對於(yu) 德才的關(guan) 係,做了非常清晰的表述,結合這個(ge) 曆史故事給我們(men) 上了一課,同時他也以自己身體(ti) 力行,為(wei) 後人做出了表率。
主持人康輝:
剛剛康震老師談了司馬光《資治通鑒》當中,關(guan) 於(yu) 德才關(guan) 係的那個(ge) 分析,什麽(me) 樣的人是聖人,什麽(me) 是愚人,哪些叫作君子,哪些又叫作小人。其實他談的也是一個(ge) 人德才之間的關(guan) 係的尺度,王傑老師怎麽(me) 看德才之間的這種辯證關(guan) 係?
思想解讀人王傑:
剛才講中國文化,非常重視道德,始終是把道德價(jia) 值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咱們(men) 古人中,把德才的關(guan) 係做了很多的比喻。有的把德比喻為(wei) “水之源,樹之根”,把才比喻為(wei) “水之波,樹之葉”,也有把德比喻為(wei) “一家的主人”,把才比喻為(wei) “一家的仆人”,非常形象和生動。其實它就是為(wei) 了說明,德和才相比德的重要。
主持人康輝:
既然德為(wei) 才帥,德在才先,那現在就出現了另外一個(ge) 問題,當我們(men) 辨識一個(ge) 人才的時候,我們(men) 怎麽(me) 判斷這個(ge) 人到底是不是具備德呢?這個(ge) 問題很想請康震老師來解釋一下。
經典釋義(yi) 人康震:
我們(men) 認為(wei) ,什麽(me) 是道德,最根本的一點在於(yu) ,它是一個(ge) 人的價(jia) 值追求,是一個(ge) 人的思想品質,是一個(ge) 人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和看待事物的一種態度和角度。我們(men) 觀察一個(ge) 人,思想對不對頭、路走不走得正,就是看他待人接物,看待世界的眼光、角度和態度,是不是夠端正。
主持人康輝:
確實,康震老師說的,這是一個(ge) 非常重大的時代課題。一直到今天,德才兼備,以德為(wei) 先仍然是我們(men) 在選拔人才、使用人才當中非常重要的標準。
接下來我們(men) 繼續請王傑教授給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傑:
通過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的係列重要講話,我覺得有如下五點是最重要的:
那麽(me) 第一點,就是愛國愛民。
錢學森曾經在美國留學,他在美國有非常好的待遇,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他衝(chong) 破了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我們(men) 講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那麽(me) 從(cong) 錢老的身上,我們(men) 可以看到他那顆拳拳的報國之心和濃濃的報國情懷。
所以第一要愛國愛民。那麽(me) 第二,就是理想和信念。
您看年輕時候的周恩來,他麵對帝國主義(yi) 列強,侵略我中華、殘害我同胞、戕害我文明,他就立下了“為(wei) 中華之崛起而讀書(shu) ”的崇高的理想。所以對於(yu) 我們(men) 今天的每一個(ge) 人來說,你要成就事業(ye) ,你就必須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否則就會(hui) 一事無成。
那麽(me) 第三點,就是實幹肯幹。
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被譽為(wei) 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國,有人把他稱為(wei) “農(nong) 民教授”,他是河北農(nong) 業(ye) 大學的教授,平時有教學任務,有科研任務,工作也非常忙,但是他把他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老百姓。
據統計,35年的時間經過科技培訓的老百姓超過了9萬(wan) 人,他培訓的場次超過了800次。那麽(me) 很多老百姓原來對技術一無所知,不了解,經過他的培訓變成了技術能手、技術把式。其實李保國就是用他的真才實學和實幹精神,在老百姓心中立起了一座豐(feng) 碑。
第四點就是改革創新。
咱們(men) 中國文化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實就講改革創新的重要。
總書(shu) 記也說“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都是講改革創新的重要。被譽為(wei)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可以說是當今改革創新的一個(ge) 典範、一個(ge) 榜樣。幾十年來,袁隆平不斷鑽研水稻育種技術,先後培育出了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水稻品種,對咱們(men) 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不可估量、難以磨滅的貢獻。
正因為(wei) 改革創新,讓他不斷地前行。
那麽(me) 第五點,最後一點,就是責任和擔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ye) ,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上個(ge) 世紀80年代,習(xi) 近平同誌來到河北正定工作,不唯名,不唯上,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為(wei) 正定的經濟發展奠定了極好的基礎。在習(xi) 近平同誌看來,隻要是對正定發展有利的事,不管事情多難都要辦好、都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這體(ti) 現的就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剛才我從(cong) 五個(ge) 方麵,談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的幾個(ge) 重要的方麵。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不會(hui) 自然而然地產(chan) 生,人才是需要培養(yang) 的,我們(men) 到底應該如何培養(yang) 人才,實現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呢?我們(men) 看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是怎麽(me) 說的?
第二段落
微視頻二:
曆朝曆代都高度重視縣級官員的選拔任用。古人早就總結出,宰相起於(yu) 州部,猛士起於(yu) 卒伍,這樣的曆史現象。曆史上,許多名人誌士為(wei) 官從(cong) 政是從(cong) 縣一級起步的。
主持人康輝:
我們(men) 剛剛聽到的這段話是2015年1月12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中央黨(dang) 校縣委書(shu) 記研修班學員座談的時候他講的一段話。
在這段講話裏,總書(shu) 記化用了一句古文“宰相起於(yu) 州部,猛士起於(yu) 卒伍”。我們(men) 請康震教授為(wei) 大家做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康震:
“宰相必起於(yu) 州部,猛將必發於(yu) 卒伍”,這兩(liang) 句話出自《韓非子·顯學》,是韓非子講的。什麽(me) 叫“州部”呢?就是古代的基層行政單位。什麽(me) 叫“卒伍”呢?就是軍(jun) 隊的基層單位。兩(liang) 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想做宰相,必須首先從(cong) 州部這樣的基層官員做起。要讓你做大將,你首先得學會(hui) 做副將、做小將,甚至首先得從(cong) 班、排、連、營,一級一級地做起來。
人才的成長、幹部的成長,就像蓋樓一樣,萬(wan) 丈高樓它平地起,這個(ge) 地基非常重要。地基如果不穩,樓越高塌得越快。
主持人康輝:
謝謝康震老師的講解。凡成大事者,一定要從(cong) 基層做起,這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培養(yang) 人才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觀點。
我很想和在座的同學們(men) 交流一下,比如說,現在你就要到一個(ge) 村裏去做大學生的村官了,那到了那兒(er) 之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麽(me) ?哪一位同學有想法?
好,我們(men) 請最後一排的那個(ge) 男同學,我看他是第一個(ge) 舉(ju) 手的,我們(men) 把話筒遞給他。
觀眾(zhong) 一:
主持人好,兩(liang) 位老師好,我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許立德。剛才康輝老師說,如果我被安排做一個(ge) 大學生村官的話,我到村裏的第一件事,首先我要對它的地形有一個(ge) 初步的了解。就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有一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我首先對這個(ge) 村子,要有一個(ge) 交通上的總體(ti) 概括,才能帶領村民們(men) 實現發家致富。如果村子裏麵有貧困人口,我們(men) 帶他們(men) 進行脫貧,才能實現當下的精準脫貧。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下一次選大學生村官,一定首先選你。好,旁邊那位女同學,也舉(ju) 手了。
觀眾(zhong) 二:
主持人好,兩(liang) 位教授好。我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肖豔,在我們(men) 春假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men) 去總書(shu) 記做知青所在的地方梁家河,進行了調研和考察。我們(men) 一到那個(ge) 梁家河,就看到了有一口知青井,就是當時梁家河那個(ge) 地方供水不好,所以習(xi) 主席就帶領大家,為(wei) 大家打了一口井。
還有就是我們(men) 了解到,習(xi) 主席當時發現梁家河的能源問題有一點嚴(yan) 重,於(yu) 是他就打了當時應該是陝西省最早的一口沼氣池。當時陝西還沒有這樣的科技條件,於(yu) 是他專(zhuan) 程到了四川綿陽去學習(xi) 了沼氣池的打造技術,然後再回來,帶領梁家河的村民一起把沼氣池打出來。從(cong) 知青井和沼氣池這兩(liang) 個(ge) 東(dong) 西,都非常好地提升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條件。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個(ge) 大學生村官的話,我也會(hui) 向習(xi) 主席學習(xi) ,首先是立足實踐,深入到群眾(zhong) 當中,然後真正了解他們(men) 最需要的是什麽(me) 。謝謝。
主持人康輝:
謝謝,謝謝。剛剛這位女同學,談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當年在梁家河插隊的時候,給當地做了很多事情。總書(shu) 記自己也說過,他說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梁家河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我們(men) 可以看到,這個(ge) 大學問是什麽(me) ?其實就是了解了中國人民是什麽(me) 樣的,了解了基層,了解了群眾(zhong) 。所以希望我們(men) 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夠真正到基層去了解中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的培養(yang) ,還有很多很多重要的論述,那接下來我們(men) 繼續請王傑教授,為(wei) 大家做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傑:
說起這個(ge) 基層經驗,我想起了一句老子的話,叫“合抱之木,生於(yu) 毫末。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千裏之行,始於(yu) 足下”,就是高樓大廈平地起,大地是根基,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那麽(me) 說到培養(yang) 人才,我也談三個(ge) 方麵:
第一個(ge) 就是,成才離不開讀書(shu) 學習(xi) 。
2012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了一個(ge) 讀書(shu) 的故事。他說,有一天,一個(ge) 小夥(huo) 子在家裏奮筆疾書(shu) ,其實在翻譯。那麽(me) 他母親(qin) 看到孩子非常累,給他準備了粽子、紅糖,告訴孩子說,等會(hui) 兒(er) 你吃粽子的時候,一定要蘸著紅糖吃。兒(er) 子說,知道了。過了一會(hui) 兒(er) 母親(qin) 進門問,你粽子吃了嗎?兒(er) 子一回頭,一看兒(er) 子滿嘴都是黑的。兒(er) 子蘸錯了,他沒有蘸紅糖,把旁邊的墨汁給蘸了,墨汁和粽子一塊兒(er) 吃下去了,弄得滿嘴都是黑的。這時候母親(qin) 說,你嘴怎麽(me) 是黑的?這時候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蘸錯了。
今天,中國最早的《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譯本,就是這個(ge) 小夥(huo) 子翻譯的,這個(ge) 小夥(huo) 子就是陳望道。所以由此留下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是說成才離不開讀書(shu) 學習(xi) 。
那麽(me) 第二點就是,成才離不開鍛煉。
實踐長才幹,曆練出人才。廣大的基層永遠是培養(yang) 人才的沃土。從(cong) 古到今,凡是成就事業(ye) 者,幾乎都有在基層工作過的經驗。
剛才的同學講的,你知道老百姓想什麽(me) 了,你知道老百姓需要什麽(me) 了,老百姓所思所想你知道了,你做決(jue) 策你就會(hui) 科學正確,你考慮問題就會(hui) 全麵周到。所以你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通過他本人幾十年的成長經曆,也就證明了這一點。你有了基層工作經驗,你在做決(jue) 策、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更能夠接地氣,通民生,懂國情。
第三,要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和氛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ye) 興(xing) ;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ye) 衰”,說的是人才的環境,對培養(yang) 人才的重要。
(20世紀)80年代初,習(xi) 近平同誌到了河北正定工作,當時,他發現有一個(ge) 人叫賈大山,他是縣裏的文化館的副館長,他寫(xie) 過很多小說,這些小說有的獲了獎,所以習(xi) 近平同誌對這個(ge) 人非常注意。到了正定以後,第一個(ge) 去拜訪的就是賈大山。習(xi) 近平同誌在正定的時候,在當時他那個(ge) 環境下,他就已經開始為(wei) 像賈大山這樣的人才,創造一種良好的人才培養(yang) 的環境。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王傑教授。剛剛王傑教授提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習(xi) 近平同誌在河北正定任職的時候,他和賈大山的這樣一段往事,是一段識才、用才的往事。賈大山是上世紀80年代,在全國短篇小說界很優(you) 秀的作家。
賈大山後來擔任了正定縣的文化局局長,從(cong) 一位作家變成了一位基層的文化幹部。在這個(ge) 崗位上,他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這麽(me) 說,他在這個(ge) 基層文化幹部崗位上所產(chan) 生的文化影響,要遠遠超出他作為(wei) 一位作家的文化影響。而這當然離不開當時擔任正定縣領導的習(xi) 近平同誌的識才、用才。
非常遺憾,賈大山同誌1997年就因病去世了,今天在節目現場,我們(men) 特別請到了他的兒(er) 子賈永輝,掌聲歡迎。
你好,請。
賈永輝同誌,現在是河北省正定縣圖書(shu) 館的工作人員,平時大家都稱呼他賈老師,我也稱呼您賈老師好嗎?賈老師好!對於(yu) 今天在座的年輕朋友,您父親(qin) 賈大山的名字,確實大家不太熟悉,所以我也想請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賈大山是怎樣的一個(ge) 人?
嘉賓賈永輝:
我的父親(qin) 是一個(ge) 非常謙虛、低調的人。他走在街上的時候,總是靠著牆根、低著頭。別人說他是個(ge) 作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也許比別人、比身邊的人多讀兩(liang) 本書(shu) ,比平常的人多識幾個(ge) 字,他是很謙虛的一個(ge) 人。
主持人康輝:
剛剛王傑老師也說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當年到正定工作,他第一個(ge) 登門拜訪的就是賈大山,因為(wei) 他確實覺得人才難得,是他決(jue) 定把賈大山從(cong) 縣文化館副館長這個(ge) 崗位提到縣文化局局長這個(ge) 崗位。
嘉賓賈永輝:
後來習(xi) 書(shu) 記再三勸說他,他還是上任了,上任之後,重新蓋的常山影劇院、修複大悲閣、還有淩霄塔、還有開元寺鍾樓,好多很有影響的文物,修了很多。
主持人康輝:
其實從(cong) 這件事上,後來大家應該更多地了解了,為(wei) 什麽(me) 習(xi) 近平同誌當時會(hui) 那樣有魄力,把賈大山放在那個(ge) 位置上,因為(wei) 他真的是看到了人才難得,所以這也真的是用人者的這種眼界、魄力和氣度。
所以我們(men) 從(cong) 當年習(xi) 近平同誌和賈大山,這樣一個(ge) 用人者和人才之間關(guan) 係的故事上,我們(men) 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他的人才觀。
謝謝賈老師今天跟大家來講了當年的這段故事,謝謝您,謝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識人、用人這方麵,還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和論述,我們(men) 接下來繼續請王傑老師為(wei) 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傑:
那麽(me) 人才使用得好不好、科學不科學、合理不合理,關(guan) 乎人才使用的成敗。那麽(me) 在今天,我們(men) 應該如何使用人才?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形成天下人才聚神州、萬(wan) 類霜天競自由的嶄新局麵呢?下麵我們(men) 再請看一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論述。
第三段落
微視頻三: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創新最關(guan) 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ye) 呼喚創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chuan) 統。
主持人康輝: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4年6月9號在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上的一段講話,在這段講話裏,他引用了一句古語“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那何為(wei) “非常之功”,何為(wei) “非常之人”呢?我們(men) 請康震老師給大家做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康震: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這兩(liang) 句話出自漢代史學家班固的《漢書(shu) ·武帝紀》。那麽(me) 這兩(liang) 句話它的背景是什麽(me) 呢?是在漢武帝的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武帝下詔書(shu) 讓各州郡推薦人才。讓他們(men) 推薦什麽(me) 樣的人才呢?就是“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成就偉(wei) 大的不尋常的功業(ye) ,必須要有、要等待、要依靠那非同尋常的偉(wei) 大的人才。
這兩(liang) 句話實際上是有來曆的。在元封五年之前的20多年前,司馬相如大家都知道,西漢的著名大文學家、漢賦的作家,他給漢武帝上了一個(ge) 奏章,探討西南邊境地區的防務問題。在這份奏章裏邊,他說了五個(ge) “非常”,哪五個(ge) “非常”呢?“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什麽(me) 意思啊?要成就大事,要有不同尋常的人。這五個(ge) “非常”引起了漢武帝的高度重視。20多年後,把這一串的“非常”,概括成剛才的兩(liang) 句話“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主持人康輝:
謝謝康震老師的講解。“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我們(men) 要建立的是不世之非常之功,當然就需要更多的非常之人。那關(guan) 於(yu) 如何把人才用好,我們(men) 繼續請王傑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王傑:
我們(men) 前麵講了,什麽(me) 是人才,怎麽(me) 培養(yang) 人才,第三,如何使用人才。那麽(me) 使用人才,我也談三點:
第一個(ge) 就是,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用人導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郡縣治,天下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非常重視縣委書(shu) 記隊伍的建設。2015年,中央表彰了102位縣委書(shu) 記,隨後,有一部分縣委書(shu) 記走上了更高一級的領導崗位,廖俊波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心係群眾(zhong) ,帶領廣大的黨(dang) 員領導幹部,撲下身子真幹、實幹;他為(wei) 人坦蕩,胸懷寬廣,為(wei) 官清正廉潔;他對家人叮囑,不要搞特權,要多付出、多奉獻。所以廖俊波他在黨(dang) 員幹部心中,樹立起了一座豐(feng) 碑,很多老百姓、很多的黨(dang) 員幹部,現在一說起廖俊波來,還是懷念不已。
我想在正確的用人導向下,在中國的當代社會(hui) ,一定會(hui) 有像廖俊波那樣的、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能夠脫穎而出。
第二是用人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用什麽(me) 人,用在什麽(me) 崗位,一定要從(cong) 工作需要出發,以事擇人,不能簡單把職位作為(wei) 獎勵幹部的手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引過清代詩人顧嗣協的一首詩“駿馬能曆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因為(wei) 每個(ge) 人都有其所長,都有其所短,都有其強項,也有他的弱項。隻有用其所長,你才能夠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否則一定會(hui) 帶來非常嚴(yan) 重的後果。
最後一點,也是第三點,就是用人要不拘一格。那麽(me) 自古以來,有識之士都主張用人要不拘一格。我們(men) 今天講,用人不要唯學曆,不要唯身份,不要唯資曆,要敞開寬闊的胸懷,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廣納賢才。
再講一個(ge) 例子,就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一個(ge) 女科技工作者叫張潤紅。她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經執行過幾十次的衛星發射任務,在中心工作的十幾年間,已經換了十來個(ge) 工作崗位,有非常紮實的理論功底,也有非常豐(feng) 富的工作經驗。那麽(me) 在她的男同事中,咱們(men) 知道發射場,一般都是男同事的天下,一說起張潤紅,個(ge) 個(ge) 都豎起大拇指,對她非常佩服。
張潤紅她說,我最大的目標和夢想就是,想做我國發射陣地的首位女性01指揮員。我想在新的時代下,在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環境下,張潤紅離她的夢想、離她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有關(guan)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人才觀,我就解讀到這裏。謝謝大家。
主持人康輝:
謝謝今天的思想解讀人和經典釋義(yi) 人給我們(men) 帶來的這些深入而生動的講解。
在今天這樣一個(ge) 偉(wei) 大的時代,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就讓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努力地去成為(wei) 國家需要、民族需要、時代需要的人才吧!
好,在這期節目的最後,我們(men) 還是一起來重溫那些講人才的經典篇章,我們(men) 再一次去感受、去領悟什麽(me) 是“功以才成,業(ye) 由才廣”。
經典誦讀環節
經典誦讀人於(yu) 芳:
《資治通鑒》節選·司馬光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管子》節選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