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解說詞(第九集):惡竹應須斬萬竿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內(nei) 容提要

  清正廉潔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我們(men) 黨(dang) 的生命線。《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以廉政為(wei) 主題,從(cong) 總書(shu) 記使用過的“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等典故出發,闡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的重要思想;從(cong) 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紮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三個(ge) 方麵,反映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風廉政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了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dang) 的執政基礎和群眾(zhong) 基礎更加鞏固的生動景象。

整體(ti) 闡述

  主持人康輝:

  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家講壇》係列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輝。

  首先歡迎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清華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的同學們(men) ,歡迎你們(men)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大力推進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我們(men) 的黨(dang) 風、政風、幹部作風、社會(hui) 風氣都為(wei) 之一變。關(guan) 於(yu) 反腐倡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很多重要的論述,在這些論述當中,他講過讓那些腐敗分子膽戰心驚的狠話,像“有腐必懲,有貪必肅”;也講過讓老百姓拍手稱快的大白話,“老虎蒼蠅一起打”;同時還大量引用過一些凝聚著古代先賢智慧的經典名句,像“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這些論述表達了我們(men) 黨(dang) 正風肅紀、反腐倡廉的堅定決(jue) 心,也是對人民、對曆史負責任的鄭重的承諾。

  今天這期節目的主題就是“廉政”。我們(men) 通過解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當中的一些用典,來深入地學習(xi) 、領會(hui) 新時代的廉政思想。

  現在,讓我們(men) 歡迎本期節目的思想解讀人,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黃一兵研究員。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大家好!今天,我將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廉政建設的一係列重要論述與(yu) 大家交流。

  我們(men) 都知道,總書(shu) 記有許多關(guan) 於(yu) 廉政建設的精彩論述。例如“把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裏”,“老虎蒼蠅一起打”等等。我想問問大家,還能想起哪些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廉政建設的精彩論述?

  觀眾(zhong) :

  老師好。我是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專(zhuan) 業(ye) 的陳國偉(wei) 。我記得兩(liang) 句,一個(ge) 是“打鐵必須自身硬”,另一句是“要清清白白做人,幹幹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wei) 官”。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說得很好,說得也很精彩。說明這些話已經深入人心,它的確像我們(men) 大家說的那樣,是金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新的發展。我們(men) 黨(dang) 遏製腐敗的工作,就是沿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路徑展開。這是一條標本兼治的路。今天我們(men) 就圍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這條主線談談總書(shu) 記是怎麽(me) 說的,怎麽(me) 做的。

  首先是不敢腐。

  我們(men) 都知道,黨(dang) 的十八大閉幕剛剛22天,就迎來了“打虎”第一仗。也就是從(cong) 這第一仗開始,人們(men) 就感受到了此番“打虎”不一樣的力度。

  此番“打虎”罕見地采用了即時發布消息的新模式,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待組織調查完畢之後,予以公布。大大地出乎了人們(men) 的意料,也對腐敗分子產(chan) 生強烈的震懾。而這也恰恰地凸顯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zheng) 的第一個(ge) 特點,就是首先以實現不敢腐為(wei) 目標,強力反腐,震撼開場。

  實際上,有所戒懼並不是壞事,常言道,“官有所畏,業(ye) 有所成。用權不能任性,敬畏方得始終。”總書(shu) 記對這個(ge) 問題看得很重,講得也很重。

  現在讓我們(men) 聽聽總書(shu) 記是怎麽(me) 說的。

第一段落

  微視頻一:

  “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hui) 死灰複燃、卷土重來,不僅(jin) 惡化政治生態,還會(hui) 嚴(yan) 重損害黨(dang) 心民心。所以,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軍(jun) 令狀不是隨便立的,我們(men) 說到就要做到。

  主持人康輝: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hui) 第六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的一段講話,這段話大家聽出來了,總書(shu) 記講得很重,也很深。他強調的就是反腐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講話當中,總書(shu) 記引用了杜甫的兩(liang) 句詩,“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關(guan) 於(yu) 這兩(liang) 句詩,我們(men) 現在請本期節目的經典釋義(yi) 人,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趙冬梅:

  “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這兩(liang) 句詩出自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an) 鄭公五首》之中的第四首。嚴(yan) 鄭公就是嚴(yan) 武,嚴(yan) 武是名臣之子。

  杜甫和嚴(yan) 武是好朋友,他曾經一度離開成都到外地去,那麽(me) 後來當杜甫聽說嚴(yan) 武要回到成都來主政四川的時候,杜甫就從(cong) 外地回到成都去。這首詩就是杜甫在回來的路上寫(xie) 的詩。

  杜甫對於(yu) 重新回到成都的生活是非常向往的,他寫(xie) 這一組詩就是要表達他自己回到成都之後重整家園,建設新生活的信心和決(jue) 心。這個(ge) 時候他已經離開草堂三年了,在杜甫的想象之中,三年之後成都的草堂肯定已經破敗不堪了,杜甫最惦記的是什麽(me) 呢?就是他親(qin) 手種下的四棵小鬆樹。他非常希望這四棵小鬆樹都已經長得有千尺那麽(me) 高了,但是他又想,成都那個(ge) 地方潮濕又多竹子,而這個(ge) 竹子你不用管它,它就會(hui) 長得到處都是,鑽得到處都是。那麽(me) 杜甫就想了,這個(ge) 竹子,它會(hui) 不會(hui) 妨礙小鬆樹的成長呢?那要是那樣的話,長出來多少竹子就砍掉多少竹子。想到這兒(er) 的時候,杜甫就產(chan) 生了強烈的愛憎,他寫(xie) 道,“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

  那麽(me) 這兩(liang) 句詩,我們(men) 現在用來表達除惡務盡的決(jue) 心,要想讓小鬆樹茁壯成長,就必須要清除惡竹。其實這就像是官場的風氣,那種腐敗、疲遝的風氣不除,廉潔高效的風氣就難以確立。在這兒(er) 我們(men) 講一個(ge) 古代的故事。在北宋建國80年之後,其實當時已經是積弊叢(cong) 生,大部分官員都是熬年頭上來的,這些官員,該拿的俸祿一樣也不少拿,不該拿的可能也會(hui) 拿,但是該幹的事情他們(men) 卻一樣也不做。所以整個(ge) 官場的風氣都是人浮於(yu) 事。當時的有識之士就提出來,必須要進行改革,要把那些不合格的官員,特別是在領導崗位上的,不合格的官員,要清理出官僚隊伍去。這其實就是大家在曆史書(shu) 上學的“慶曆新政”這場改革運動。

  那麽(me) 在當時領導改革的就是副宰相範仲淹,還有樞密副使富弼。範仲淹他們(men) 就決(jue) 定,首先要清理路級的幹部隊伍。宋朝的“路”大概就相當於(yu) 我們(men) 今天的省,比省要小一點。範仲淹就在開封,拿了一本路級幹部的花名冊(ce) ,就在那審,他一個(ge) 一個(ge) 地看下去,看到不合格的就拿起筆來把這個(ge) 名字勾掉。富弼就在他旁邊看著,然後富弼忽然就說話了,富弼說,你這一勾很簡單,輕輕一筆下去就勾掉了。但是你這裏一勾,他那裏一家子就要哭了。聽到這個(ge) 話的時候,範仲淹就停下筆,抬起頭來看著富弼,很嚴(yan) 肅地說,一家哭跟一路老百姓哭相比,哪個(ge) 更嚴(yan) 重?改革派所抱定的的確是“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的決(jue) 心,但是非常可惜,這場改革其實最終,我們(men) 知道它並沒有取得成功。“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wan) 竿”,除惡務盡哪是那麽(me) 容易的事情呢?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趙冬梅教授的講解。謝謝。

  除惡務盡哪是那麽(me) 容易的事情呢?當然不容易,曆朝曆代要把這件事情做成都不容易。但是除惡不盡後患無窮,所以再不容易也要幹,而且要堅持不懈地幹下去,要有這種決(jue) 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當中引用了杜甫的這兩(liang) 句詩,其實也是在表達著這樣一種決(jue) 心。甚至我們(men) 可以說,堅強的決(jue) 心是反腐的第一推動力。那麽(me) 這決(jue) 心到底來自哪裏呢?我們(men) 請黃一兵研究員繼續為(wei) 大家解讀。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這個(ge) 決(jue) 心來自哪裏?這個(ge) 反腐敗的決(jue) 心到底來自哪裏?許多人都在探討這個(ge) 問題。實際上這個(ge) 決(jue) 心來自於(yu) 對黨(dang) 和國家前途命運的責任擔當,來自於(yu) 對人民群眾(zhong) 的赤子情懷,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ge) 習(xi) 近平同誌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30年前的福建寧德。

  當時,福建寧德還是一個(ge) 落後地區,但是在這個(ge) 落後地區卻有一個(ge) “不落後”的現象,就是當地的領導幹部熱衷於(yu) 違紀、違規占地建房。這種建房的費用動輒十幾萬(wan) 元,甚至有幾十萬(wan) 元。而那個(ge) 時候,福建全省的職工平均年工資收入是1400多元。那麽(me) 錢從(cong) 哪裏來?物資從(cong) 哪裏來?於(yu) 是腐敗叢(cong) 生。這種占地建房的風氣是愈演愈烈,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能不能治理好這個(ge) 歪風幾乎喪(sang) 失了信心。

  然而,1989年這種情況出現了轉機。就在那一年新年之前,當地的各級領導接到了開會(hui) 的通知。在這個(ge) 時間節點上開會(hui) ,一些人心裏隱隱地覺得有些異樣。主持這次會(hui) 議的是擔任寧德地委書(shu) 記不久的習(xi) 近平同誌。

  在當地的幹部心目中,這個(ge) 新來的地委書(shu) 記平日裏是和藹可親(qin) ,平易近人。但是在當天的會(hui) 議上,人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麵容凝重的習(xi) 近平,看見了一個(ge) 沉默不語的習(xi) 近平。談起占地建房的問題,許多幹部就說,這個(ge) 問題並不是起於(yu) 今日,由來已久,當地的許多幹部都牽涉其中,都是既成事實了,最好的辦法是新官不理舊賬。

  還有一些幹部說,治理這個(ge) 問題實在是太難了。且不說法不責眾(zhong) ,占地建房的這些人還都是同事,你收了別人的房,收了別人的地,勢必是把別人得罪了。在這一片縱容、推諉和無原則的理解的氛圍中,年輕的習(xi) 近平同誌拍案而起。他說,不錯,占地蓋房的幹部確實不少,而對於(yu) 廣大幹部而言,他們(men) 是少數。對於(yu) 全區200多萬(wan) 群眾(zhong) 來說,他們(men) 更是少數。他明確表示,占地建房問題必須加以解決(jue) ,而且規定,從(cong) 會(hui) 議召開的當天起,全部凍結在建的幹部私房,立刻開始全麵清查整頓。後來在《人民日報》上,專(zhuan) 門就寧德地區的這場清房風暴做過專(zhuan) 題報道。標題就叫作《辦好一件事,贏得萬(wan) 人心》。

  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期間,他依然把強力反腐放在突出的位置。擔任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之後,麵對著嚴(yan) 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zheng) 的形勢,總書(shu) 記堅持強高壓、重震懾,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堅決(jue) 遏製腐敗現象蔓延滋長的勢頭。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men) 看到,換來的是不敢腐目標的初步實現和黨(dang) 風政風的氣象更新。

  現在,我們(men) 談一談不能腐。

  在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中,有一種說法叫“治標為(wei) 治本贏得時間”。強力反腐,形成震懾是治標之舉(ju) ,那麽(me) 反腐敗的“本”在哪裏?“本”首先指的就是製度建設,讓我們(men) 來看一看總書(shu) 記是怎麽(me) 說的。

第二段落

  微視頻二: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我們(men) 黨(dang) 長期執政,既具有巨大政治優(you) 勢,也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必須依靠黨(dang) 的各級組織和人民的力量,不斷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建設、管理、監督。

  主持人康輝:

  我們(men) 剛剛聽到的這段講話,是2015年的6月26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四次集體(ti) 學習(xi) 的時候,他在談到加強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的時候講的一段話。總書(shu) 記指出,從(cong) 一些腐敗大案要案來看,之所以弄到那樣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一個(ge) 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領域的體(ti) 製、機製還不健全。如何靠製度有效地防治腐敗,仍然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一個(ge) 重大課題。

  在這段講話裏,總書(shu) 記有一處用典,就是“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那這句話出自哪裏?對於(yu) 我們(men) 今天加強反腐倡廉的法規製度建設又有什麽(me) 借鑒意義(yi) 呢?我們(men) 請趙冬梅教授為(wei) 大家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趙冬梅: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這個(ge) 是唐代的白居易《策林》裏邊的一句話。那麽(me) 《策林》是什麽(me) 呢?《策林》就是對策之林,或者說是對策匯編。

  換句話說,《策林》其實是白居易對於(yu) 當前唐朝國家所麵臨(lin) 的政治、軍(jun) 事和經濟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能夠找到災害根源的人才是真正善於(yu) 消除災害的人,而那個(ge) 能夠找到病根,並且去除病根的醫生才是真正會(hui) 治病的好醫生。那麽(me) 在這兒(er) 呢,白居易給皇帝提出來的處理國家所麵臨(lin) 的問題,解決(jue) 國家所麵臨(lin) 的困難的時候,最核心的是要做到正本清源,解決(jue) 問題是要從(cong) 找到它的源頭下手。

  主持人康輝:

  好,謝謝趙冬梅教授的講解,謝謝。

  白居易《策林》的這兩(liang) 句話也充滿了中國式哲學、中國式智慧。我們(men) 知道,像中醫治病從(cong) 來都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一定是望聞問切,找到病根,拔除病源,標本兼治。那反腐倡廉標本兼治,剛剛黃一兵研究員也說到了,治本首先就是製度建設。

  關(guan) 於(yu) 製度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一個(ge) 金句大家特別熟悉,“把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裏”。那究竟怎樣才能把權力真正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裏呢?我們(men) 請黃一兵研究員繼續為(wei) 大家解讀。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要“把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裏”,第一,就必須打造有效的製度籠子。另一方麵,就要有強有力的執行力。隻有兩(liang) 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裏”的作用才能夠顯現出來。製度反腐的作用也才能夠顯現出來。總書(shu) 記始終十分重視製度反腐,十分重視製度建設。

  早在35年前,擔任正定縣委書(shu) 記不久的習(xi) 近平同誌,就組織製定了關(guan) 於(yu) 改進幹部作風的規定,針對當地幹部在作風問題上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要求,形成製度,產(chan) 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yu) 正定縣委抓作風建設的這些活動和舉(ju) 措,至今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仍記憶猶新。現在,我們(men) 請對相關(guan) 情況比較了解的一位同誌說一說。

  主持人康輝:

  黃一兵研究員提到的這位了解情況的同誌,就是河北省石家莊市市委研究室的副主任張素釗同誌,今天我們(men) 把他請到了節目現場,掌聲歡迎他。

  張主任好。

  嘉賓張素釗:

  你好。

  主持人康輝:

  張素釗同誌現在從(cong) 事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當年在河北正定工作時候的一些資料進行整理,也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雛形在正定的實踐做研究。

  剛剛說到了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正定縣出台了加強幹部作風的這幾項規定。30多年前了,那個(ge) 時候您應該是剛參加工作不久吧?

  嘉賓張素釗:

  對,當時我是參加工作兩(liang) 年吧。2014年在收集、整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正定工作期間的重要資料時,我深入了解了六項規定是如何形成的。

  主持人康輝:

  你給大家講一講。

  嘉賓張素釗:

  好,其實這要說到上世紀80年代初,正定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開放。但是在這個(ge) 改革開放過程當中,和其他地方一樣,也出現了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就是國家幹部違規建房分房、農(nong) 轉非,也有的村幹部私分集體(ti) 資產(chan) ,還有的黨(dang) 員幹部裏,紀律鬆弛,遇事推諉扯皮。針對這些問題,實際上群眾(zhong) 是議論紛紛,反映特別強烈。這也引起了習(xi) 近平同誌的高度關(guan) 注。他就任縣委書(shu) 記三十來天,征求了領導幹部和縣直部門意見以後,於(yu) 1983年12月6日主持召開了縣委常委會(hui) ,討論研究通過了《中共正定縣委關(guan) 於(yu) 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定》。

  主持人康輝:

  六條規定具體(ti) 是怎麽(me) 規定的?

  嘉賓張素釗:

  這六條規定主要的內(nei) 容:

  一個(ge) 是總攬全局抓大事。第二個(ge) 是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第三個(ge) 是搞好“一班人”的團結,維護縣委領導班子的統一。第四條,就是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第五條,加強學習(xi) ,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第六條,樹立雄心壯誌,為(wei) 四化爭(zheng) 先創優(you) 。

  主持人康輝:

  從(cong) 當年最終的效果來看,這六條規定使得正定的這個(ge) 黨(dang) 風、政風、幹部的作風發生了一些什麽(me) 樣的變化?

  嘉賓張素釗:

  其實這六條規定正是恰逢其時,促進了正定縣的黨(dang) 風、政風、民風和社會(hui) 風氣的轉變,也促進了正定的經濟騰飛。

  主持人康輝:

  非常謝謝張素釗同誌今天來到我們(men) 的節目現場,謝謝您。

  嘉賓張素釗:

  好,謝謝。

  主持人康輝:

  從(cong) 當年正定縣出台的改進幹部作風的六項規定,到習(xi) 近平同誌後來一係列的從(cong) 政實踐,一直到黨(dang) 的十八大之後,八項規定的出台,反腐倡廉製度建設不斷地完善。在這當中我們(men) 確實看到的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反腐倡廉一直在做著深入的思考、持續的認識和堅持的行動。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的確,正如主持人說的那樣,總書(shu) 記重視製度反腐是一以貫之的。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一係列管人、管事、管物、管錢的製度出台。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的密集出台、製定和頒布,使我們(men) 黨(dang) 的這個(ge) 製度體(ti) 係越來越完善,也使製度的籠子越紮越密,這就推動了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不斷地向著標本兼治的新境界邁進。

  最後,我們(men) 談一談不想腐。

  中國古代非常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更應該強化自我約束,自我修養(yang) ,努力成為(wei) 一個(ge) 廉潔自律的表率。

  現在讓我們(men) 聽一聽總書(shu) 記是怎麽(me) 說的。

第三段落

  微視頻三:

  幹部的黨(dang) 性修養(yang) 、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hui) 隨著黨(dang) 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hui) 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成為(wei) 好幹部,就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dang) 性修養(yang) 、加強品格陶冶。努力做到“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為(wei) 官。

  主持人康輝:

  這是2013年6月28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hui) 議上講的一段話,組織工作是選人、用人的,那從(cong) 源頭上就把好幹部的廉潔關(guan) 非常的重要。

  一個(ge) 好幹部應該具備什麽(me) 樣的標準?總書(shu) 記在這段講話當中有一處對經典的化用,他說要“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那這兩(liang) 句話是從(cong) 哪兒(er) 來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標準和要求呢?我們(men) 請趙冬梅教授來為(wei) 大家講解。

  經典釋義(yi) 人趙冬梅:

  “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這兩(liang) 句話我們(men) 把它分開來說,先看前半,“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微利”是什麽(me) ?微利就是小利,孔子就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他說的就是,你要尊重事物正常的發展規律,同時你還不能貪小便宜。貪小便宜的人是沒有辦法達成高遠的目標的。

  那下麵我們(men) 再來看後半句,“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五色”是什麽(me) 呢?五色這個(ge) 典故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就是那些好看的、好聽的、好吃的東(dong) 西如果你過度攝入的話,那就會(hui) 損害我們(men) 的視力,損害我們(men) 的聽力,還會(hui) 讓我們(men) 長胖。因此,我們(men) 不要被這些表麵化的東(dong) 西所誘惑、所迷惑。這其實就是古人所說的“慎微”。

  “慎微”是中國傳(chuan) 統士大夫非常重要的修身之道,處世的原則。比如說我們(men) 大家都知道包拯包青天。曆史上的包拯確實是一個(ge) 非常難得的清官、好官、大孝子、忠臣。包拯的明誌詩,至今我們(men) 很多人都能夠背出來。“清心為(wei) 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包拯做官這一輩子其實都是直道而行的。

  那麽(me) 包拯的這種具有魅力的人格是怎樣養(yang) 成的呢?他就是真正做到了慎微,不貪小便宜,從(cong) 一點一滴嚴(yan) 格要求自己。在包拯還沒有考中進士的時候,他和一個(ge) 姓李的同學兩(liang) 個(ge) 人就在一個(ge) 廟裏邊,他老家廬州的一個(ge) 廟裏邊複習(xi) 功課。

  這個(ge) 廟的附近住著一個(ge) 大財主,這財主就常常看見這兩(liang) 個(ge) 讀書(shu) 人,從(cong) 他家門口過。他知道這兩(liang) 個(ge) 人學習(xi) 都很好,那麽(me) 將來一定是會(hui) 有遠大前程的。於(yu) 是那個(ge) 財主就很想結交這兩(liang) 位,就常常地要請他們(men) 到家裏來坐坐,可是這兩(liang) 位同學就常常是婉言謝絕。

  到後來有一天,這財主來絕的了,他在家裏就備好了一桌酒席,都備好了,然後才派人去請包同學和李同學。那麽(me) 盛情難卻,這時候這個(ge) 李同學就要洗臉、換衣服準備去了。可是這個(ge) 時候,包拯就一把攔住了李同學,跟他說不能去,那為(wei) 什麽(me) 不能去呢?包拯說,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都是讀書(shu) 人,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早晚是要做官的。那今天這個(ge) 富人請我們(men) ,我們(men) 吃了他的請,受了他的好處,如果將來我們(men) 回到老家來做官,這個(ge) 富人犯了什麽(me) 事,他求到我們(men) 頭上,那麽(me) 將來我們(men) 就沒有辦法拉下臉來堅持原則了。這個(ge) 李同學一聽,這道理很對,於(yu) 是這個(ge) 李同學也沒有去。

  後來,包同學和李同學果然就都做了他們(men) 家鄉(xiang) 廬州的地方官。我們(men) 知道古代有避籍製度,就是不能夠回原籍去做地方長官。包同學和李同學能夠回原籍來做官,這應該是做得很好,得到皇帝信任才能回去的。這兩(liang) 個(ge) 人回到老家來主政廬州的時候,都幹得很不錯,他們(men) 沒有受到人情的幹擾。我們(men)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年他們(men) 兩(liang) 個(ge) ,吃了財主家的飯,接受了財主家的禮物,有第一頓就有第二頓,那麽(me) 接下來就會(hui) 接受更多的好處。等他們(men) 將來考中了之後,衣錦還鄉(xiang) 、榮任父母官,那這個(ge) 財主就是他們(men) 的大恩人。到那個(ge) 時候,如果這個(ge) 財主有什麽(me) 人情請托的話,那小包、小李就沒辦法抹得開麵子,就沒有辦法直道而行了。

  這個(ge) 故事南宋的大儒朱熹特別重視,因為(wei) 朱熹也做過地方官,所以他深知其中的利害。朱熹就用包和李這兩(liang) 個(ge) 人的故事來教導他的學生,就是一個(ge) 人必須要克製欲望,有所不為(wei) ,要有遠大的誌向,做什麽(me) 事情都要考慮後果。隻有這樣你才能夠做到“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

  主持人康輝:

  謝謝趙冬梅教授的講解,謝謝。

  特別剛剛趙老師講到包同學、李同學的故事的時候,我看同學們(men) 聽得特別地認真。同學們(men) 有沒有什麽(me) 問題想和我們(men) 老師們(men) 進行交流的?

  這個(ge) 女同學。

  觀眾(zhong) :

  主持人和兩(liang) 位老師好。因為(wei) 兩(liang) 位老師的解讀非常精彩,我也開始是聯想到我的自身。我其實不是一名黨(dang) 員。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一名幹部他們(men) 需要廉潔守心,但是我認為(wei) 作為(wei) 一名群眾(zhong) ,他也是應該對自己保持一些高要求的。所以想請問老師,作為(wei) 一名普通的群眾(zhong) ,他麵對身邊的誘惑,他又該如何不為(wei) 微利所誘呢?

  主持人康輝:

  這個(ge) 問題你希望哪位老師回答你?

  觀眾(zhong) :

  想讓趙老師。

  思想解讀人趙冬梅:

  事實上不管是黨(dang) 員幹部還是我們(men) 普通群眾(zhong) ,在我們(men) 的生活當中,誘惑其實並不僅(jin) 僅(jin) 是你隻有做到高位才會(hui) 麵臨(lin) 的,每個(ge) 人都有可能會(hui) 受到誘惑。那在這個(ge) 時候,它其實就要求我們(men) 平常一點一滴的時候就要嚴(yan) 格要求自己,微利不為(wei) 所動,遇到大事的時候才能有靜氣,才能夠守得住。

  主持人康輝:

  謝謝趙老師。

  每一個(ge) 人都應該慎微來加強自己的修養(yang) ,那黨(dang) 員、領導幹部尤其如此。

  “心不動於(yu) 微利之誘,目不眩於(yu) 五色之惑”,這兩(liang) 句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除了在2013年的那次全國組織工作會(hui) 上講過,他在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期間還講過。那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用這個(ge) 典故,總書(shu) 記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黨(dang) 員幹部,一定要自律、自省,要自查,要不斷地加強自己自我防範的這種能力。

  那麽(me) 如何真正能夠練就立場堅定的金剛不壞之身呢?我們(men) 請黃一兵研究員繼續為(wei) 大家解讀。

  思想解讀人黃一兵:

  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行為(wei) 道德規範,它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修煉、鍛造的。我們(men) 回顧總書(shu) 記從(cong) 政的生涯,從(cong) 河北到福建,從(cong) 浙江到上海,再到北京,貫穿始終的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廉潔自律。

  他在正定工作的時候,縣委縣政府有兩(liang) 輛吉普車,但是他很少乘用,他總是騎著自己的自行車下鄉(xiang) 調研。

  習(xi) 近平的正定歲月在許多老同誌的心目中留下了這樣一個(ge) 印象,常年身著一身舊軍(jun) 裝,腳穿軍(jun) 布鞋,下鄉(xiang) 調研的時候,斜背著一個(ge) 綠挎包,說話不緊不慢,透著和氣。所以他的同事們(men) 都說,這個(ge) 從(cong) 中央機關(guan) 來的人比基層的幹部還要樸實。總書(shu) 記後來曾經說過,咱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能總考慮自己的生活小事,生活小事考慮多了,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就遠了。古人說過,“曆覽前賢國與(yu) 家,成由勤儉(jian) 破由奢。”自律、自警、自守始終是思想修養(yang) 的一個(ge) 大境界,也是構築“不想腐”堤壩的必要條件。

  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就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嚴(yan) 以修身、嚴(yan) 以用權,嚴(yan) 以律己,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這樣才能真正築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主持人康輝:

  謝謝今天的思想解讀人、經典釋義(yi) 人給我們(men) 帶來的講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了紮實的成效。但我們(men) 深深地知道反腐倡廉任重道遠,永遠在路上,所以需要我們(men) 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對惡竹必須斬萬(wan) 竿,這樣才能讓新鬆真正地高千尺。

  在節目的最後,我們(men) 一起重溫,一起誦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當中關(guan) 於(yu) 廉政的一些經典篇章,我們(men) 再次來感受清風正氣帶來的信心、決(jue) 心!

經典誦讀環節

  經典誦讀人於(yu) 姍:

  《詠史二首·其二》·李商隱

  曆覽前賢國與(yu) 家,成由勤儉(jian) 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wei) 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書(shu) 端州郡齋壁》·包拯

  清心為(wei) 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cang) 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ce) 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17日 06:07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