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在每一個(ge) 中國人心中有著深深的家國記憶。
曆經40年改革開放,當今中國已與(yu) 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構成一個(ge) 無法否認的事實,開放改變中國、影響世界。
當前,在貿易保護主義(yi) 、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的中國更是被置於(yu) 放大鏡下審視:有人說中國的開放在倒退,有人說中國的開放是對別國的“經濟侵略”,還有人說中國新一輪開放是迫於(yu) 壓力的權宜之計……
事實勝於(yu) 雄辯。隻要認清開放融通的曆史潮流,循著中國對外開放的軌跡,把握世界發展趨勢,人們(men) 就會(hui) 發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
中國的開放是應對貿易摩擦的被迫之舉(ju) 還是主動作為(wei) ?
10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倒計時一個(ge) 月。因開放而興(xing) 的上海,屆時將迎來全球1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參展商。
這個(ge) 全球首個(ge) 以進口為(wei) 主題的博覽會(hui) ,被外界稱為(wei) 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大“創舉(ju) ”。
麵對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之勢,包括舉(ju) 辦進口博覽會(hui) 等中國一係列擴大開放舉(ju) 措受到國內(nei) 外高度讚賞,但也引發一些人的猜測:中國擴大開放到底是主動為(wei) 之,還是應對貿易摩擦的被迫之舉(ju) ?
“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來自於(yu)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的曆史教訓,正是開放解放了思想和生產(chan) 力,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開放也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
從(cong) 博鼇亞(ya) 洲論壇2018年年會(hui) ,到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hui) ,再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開放合作”是核心關(guan) 鍵詞,中國與(yu) 各國共同發出支持全球化、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
麵對錯綜複雜的國內(nei) 外形勢,中國按照既定部署和節奏,堅定不移地推動擴大開放,向世界展示信心和決(jue) 心。
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博鼇亞(ya) 洲論壇上中國向世界宣布的一係列舉(ju) 措正在落地。
——5月1日起,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nei) 的28項藥品進口關(guan) 稅;
——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明確了進一步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措施,包括放寬市場準入,對標國際提升投資便利化水平,降低企業(ye) 經營成本等;
——6月28日,新版外商投資負麵清單落地,比2017年版的63條減少了15條,22個(ge) 領域大幅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
——7月1日起,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guan) 稅,包括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guan) 稅,較大範圍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guan) 稅;
——9月30日,國務院關(guan) 稅稅則委員會(hui) 發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ge) 稅目的進口關(guan) 稅。至此,我國關(guan) 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
……
開放的脈絡,始終清晰地刻印在中國發展進程中——
從(cong)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改革開放號角吹響,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翻開開放新篇章;從(cong) 曾經的以“引進來”為(wei) 主,到“引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從(cong) 沿海開放起步,到拓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從(cong) 學習(xi) 、引進、適應國際經貿規則,到主動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盡管形式有所變化,擴大開放的腳步卻從(cong) 未放緩,並在與(yu) 時俱進中不斷深化。
“中國當前的擴大開放,是在審視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成就與(yu) 問題基礎上,主動實施的發展策略,是解決(jue) 當前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重要舉(ju) 措,是符合自身利益和未來發展需求的自主開放。”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說。
開放的道路不會(hui) 平坦,融入世界就要經得起風吹浪打。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寧願自己承受壓力,支持周邊鄰國渡過難關(guan)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如今,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3。經曆風雨後的中國,將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迎接任何挑戰。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刊文稱,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傾(qing) 向於(yu) 采取保護主義(yi) 措施的時候,中國依照其發展邏輯不斷提出擴大開放舉(ju) 措,向國際社會(hui) 釋放正能量,尤其值得欽佩。
中國的開放是經濟威脅還是發展機遇?
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期間,中國推出以實施“八大行動”為(wei) 核心的上百項務實合作措施,使中非合作的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
“如同一支蠟燭點燃另一支蠟燭,世界會(hui) 更加光明。”非洲媒體(ti) 的這句話表達出中非共同發展普遍願望。
與(yu) 此同時,隨著“一帶一路”項目和投融資的增加,西方媒體(ti) “債(zhai) 務陷阱”等說法也隨之而來,認為(wei) 中國貸款加重有關(guan) 國家債(zhai) 務負擔,從(cong) 而形成又一波“中國威脅論”。
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2017年來自中國的貸款占斯裏蘭(lan) 卡外債(zhai) 10%左右,其中61.5%是低於(yu) 國際市場利率的優(you) 惠貸款;巴基斯坦42%長期債(zhai) 務來自多邊機構貸款,中國貸款僅(jin) 占10%;2000年至2016年,中國對非貸款僅(jin) 占非洲總體(ti) 對外債(zhai) 務的1.8%,且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等行業(ye)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hui) 發表的文章指出,西方國家一直擔心中國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項目懷有政治企圖且經濟上不可持續,但事實是這些項目有力促進了受援國的均衡發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近日刊登題為(wei) 《中國帶來就業(ye) 機會(hui) 》的長篇報道,文中提到對8個(ge) 非洲國家1000多家中國企業(ye) 的一份調查,2/3的中國企業(ye) 為(wei) 當地人提供技能培訓,1/2企業(ye) 提供實習(xi) 機會(hui) ,1/3企業(ye) 為(wei) 當地引進了新技術。
中國的開放,不僅(jin) 沒有對他國的經濟造成威脅,反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對發達國家而言,以中美經貿為(wei) 例,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從(cong) 2001年的262億(yi) 美元增長到去年的1539億(yi) 美元,中國也從(cong) 美國的第九大出口市場變成了第三大出口市場。
美國企業(ye) 和民眾(zhong) 最有發言權: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hui) 估算,2015年美國對華出口和中美雙向投資支持了美國國內(nei) 26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中美貿易平均每年為(wei) 每個(ge) 美國家庭節省850美元成本。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目前中國已成為(wei) 最不發達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占這些國家出口的20%。而且中國一直通過積極提供無息貸款、人員培訓等,幫助提高最不發達國家參與(yu) 全球貿易的能力。
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進口國,是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紐約時報》這樣評價(jia)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已成為(wei) 名列前茅的貿易夥(huo) 伴,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消費者均從(cong) 中受益。
擴大開放讓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角落”重獲發展機遇。5年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82個(ge) ,累計投資289億(yi) 美元,為(wei) 當地創造了24.4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可以彌補中國的夥(huo) 伴國長期存在的巨大基礎設施缺口,擴大貿易,增加就業(ye) 。
“作為(wei) 一個(ge) 負責任大國,中國有責任也有意願在開放中與(yu) 其他國家分享市場與(yu) 經驗。”國際貿易學會(hui) 中美歐戰略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說。
是威脅還是機遇?資本會(hui) “用腳投票”。今年前8個(ge) 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4萬(wan) 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資額5604.3億(yi) 元,同比增長2.3%。
看未來,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已達3億(yi) 人以上,今後每年進口將超過2萬(wan) 億(yi) 美元,開放的中國願意讓世界搭乘發展的“順風車”。
中國是公平貿易的破壞者還是堅定維護者?
環顧世界,一些國家曾經高舉(ju) 自由貿易大旗、享受過全球化紅利,一旦發現其他國家迅速發展,自己的實力正在下降,就從(cong) “自由貿易”轉而強調所謂的“公平貿易”,指責中國是公平貿易的破壞者。
加入世貿組織的17年裏,中國開放程度遠遠超出當初承諾的廣度和深度:在世貿組織12大類服務部門的160多項分部門中,中國已開放9大類的100項,接近發達國家平均開放的108項,遠超發展中國家的54項;中國服務領域開放部門已達到120個(ge) ,遠超當時規定的100個(ge) ……
“當一些國家要修正甚至放棄現存國際貿易體(ti) 係的時候,中國已經成為(wei) 這一體(ti) 係最有力的捍衛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dong) 亞(ya) 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
阻止收購美國半導體(ti) 公司、歐洲地圖服務提供商、美國匯款公司速匯金國際……美國以“國家安全”等為(wei) 理由,對中國企業(ye) 在美正常投資和經營活動製造障礙和限製。
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裁決(jue) 的研究報告顯示,世貿組織2/3的違規都由美國引起。另據有關(guan) 統計,一年多來,美國政府對數十個(ge) 國家的94項“不公平交易”進行調查,同比激增81%。
如同賽場,同場競技,遵守“遊戲規則”至關(guan) 重要。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目前規模最大、最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台。這一倡議以其多邊主義(yi) 理念贏得各方信任,被視為(wei) 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誌。截至今年9月,已有13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與(yu) 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
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到推動構建亞(ya) 太“互聯互通”格局;從(cong) 成立亞(ya) 投行和絲(si) 路基金,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日益成為(wei) 新理念提出者、新模式探路者和全球公共產(chan) 品提供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說,中國對外開放已經站上了一個(ge) 更高的起點,在拓寬開放大門的同時,著力加強開放規則和製度建設。
從(cong) 靠優(you) 惠政策吸引外資,到更注重改善營商環境;從(cong) 促進出口,到擴大進口,推動貿易更加平衡發展……中國的一係列舉(ju) 措不是對過去的簡單重複,而是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加速度”。
商務部部長鍾山日前表示,今年中國宣布的係列開放舉(ju) 措正在逐項落實,今後中國開放力度會(hui) 更大、水平會(hui) 更高,中國將繼續加大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為(wei) 企業(ye) 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發布新版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在減稅降費方麵對中外企業(ye) 一視同仁,加大懲罰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力度……開放措施和政策既顯示出中國自主開放的力度,也讓外國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今年1至8月,包括新加坡、韓國、日本、英國、美國等在內(nei) 的國家對華投資金額增幅明顯,其中,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3.6%,東(dong) 盟國家同比增長27.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比增長26.3%,擴大開放的成效正不斷顯現。
“今年我們(men) 將在中國新建兩(liang) 個(ge) 研發基地,立足中國為(wei) 全球市場研發產(chan) 品。”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高樂(le) 說,“我們(men) 看好中國這個(ge) 市場的潛力和未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