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城:片區黨建激發黨員幹事活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枝城鳥瞰圖

枝城鳥瞰圖

  今年上半年,麵對江蘇客商給出的30天交地時間表,湖北宜都市倒排征地拆遷、土地利用批複、環評、安評等工作節點。枝城鎮洋溪片區黨(dang) 委整合黨(dang) 員幹部20餘(yu) 人,僅(jin) 用28天就完成了兩(liang) 個(ge) 村320畝(mu) 土地、17棟房屋的征地拆遷任務。

  28天的“枝城速度”,片區黨(dang) 委功不可沒。為(wei) 激發黨(dang) 員幹部幹事創業(ye) 的活力,2017年枝城鎮探索建立片區黨(dang) 委,全麵提高組織力,堅定地將一張“發展轉型、環境轉優(you) 、百姓轉富”的藍圖幹到底。

  宜都市枝城鎮村多麵廣,下轄28個(ge) 村、4個(ge) 社區,188個(ge) 村民小組。過去一直存在基層黨(dang) 組織較多、管理任務繁重、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工作抓不到位、落不到地、督不到實。

  鑒於(yu) 此,枝城鎮黨(dang) 委根據“資源共享、大事共議、服務一體(ti) 、組織融合”思路,圍繞地域分布、產(chan) 業(ye) 發展和服務功能等3個(ge) 層麵優(you) 化黨(dang) 組織設置,創設沿江、兩(liang) 河、洋溪、黎坪等4個(ge) 片區黨(dang) 委。

  宜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胡文淵介紹,宜都是湖北省基層黨(dang) 建整縣推進的三個(ge) 試點縣市之一。枝城鎮片區黨(dang) 委模式,是枝城在基層黨(dang) 建整市推進工作中根據需要設立黨(dang) 組織的一種探索。

  作為(wei) 枝城鎮黨(dang) 委派駐機構,片區黨(dang) 委設有黨(dang) 委書(shu) 記1名、專(zhuan) 職委員2至4名,片區所轄各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為(wei) 委員。由4名鎮黨(dang) 委正副書(shu) 記分別聯係4個(ge) 片區黨(dang) 委。

  餘(yu) 其平是一位在枝城多個(ge) 鄉(xiang) 鎮工作過的老同誌。幾年前,他因故主動辭去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後,鎮黨(dang) 委負責人多次找他談心,他臨(lin) 危受命擔任一個(ge) 項目的協調組組長,用3個(ge) 月完成了306畝(mu) 、26棟房屋的征遷安置工作,受到相關(guan) 部門嘉獎。2017年他服從(cong) 安排,擔任兩(liang) 河片區黨(dang) 委書(shu) 記,主抓的兩(liang) 河田園農(nong) 旅融合項目有聲有色,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典範。

  近兩(liang) 年來,枝城鎮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guan) 意見,鼓勵幹部積極作為(wei) 、敢於(yu) 擔當,樹立“以實幹論實績,從(cong) 實績看德才,憑德才用幹部”的鮮明導向,解決(jue) 幹部觀望多、實幹少,顧慮重、動力弱等問題,堅決(jue) 向“少幹少錯、不幹不錯”的消極傾(qing) 向開刀。

  從(cong) 沿江片區的長江碼頭整治,到洋溪片區的高效拆遷;從(cong) 兩(liang) 河片區的田園農(nong) 旅項目,到黎坪片區的產(chan) 業(ye) 扶貧……枝城片區黨(dang) 委機製運行以來,逐步形成了“黨(dang) 建+生態環境治理”“黨(dang) 建+項目征遷”“黨(dang) 建+農(nong) 旅融合”“黨(dang) 建+脫貧攻堅”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動了枝城生態環境修複、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整治碼頭是我10年間最困難、最委屈的工作。”枝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阮曉陽說,“但還綠於(yu) 民、還水於(yu) 民的初心讓我們(men) 堅持了下來。”

  沿江片區黨(dang) 委帶領整治專(zhuan) 班,同40多位碼頭貨場業(ye) 主逐一見麵,宣講整治提升政策,研討清退集並方案。最終14.6公裏的長江岸線枝城段34家碼頭取締了25家,騰退長江岸線3.9公裏,長江沿線岸坡新植起成片生態防護林,民眾(zhong) 有了親(qin) 水平台。

  洋溪片區書(shu) 記曹相才介紹,在項目征遷中,枝城片區黨(dang) 委充分發揮黨(dang) 員核心骨幹作用,嚴(yan) 格落實一個(ge) 項目、一名領導、一個(ge) 專(zhuan) 班、一抓到底、一線工作法的工作機製,積極開展“保姆式”服務。同時建立幹部聯係拆遷戶製度,對政策宣講、實物調查、征地補償(chang) 、農(nong) 戶就業(ye) 等進行全程包戶服務,真正把黨(dang) 組織服務覆蓋到項目、延伸到工地、聯係到農(nong) 戶。

  片區黨(dang) 委依托區域內(nei) 資源共享、組織共建、事務共商,集中整合優(you) 勢資源,破解自然資源碎片化困境,充分發揮聯建規模效應,實現連片發展。

  “以前九道河村是個(ge) 工業(ye) 村,村裏有水泥廠、采石場、石灰廠、礦粉廠等重工企業(ye) 。”枝城鎮九道河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黎伍幹說,2005年村裏開始忍痛轉型。如今,兩(liang) 河片區黨(dang) 委依托九道河、紅岩河優(you) 良生態資源,將片區打造成集旅遊、度假於(yu) 一體(ti) 的生態區,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黎坪片區的架鍋山村、六裏衝(chong) 村、水井坪村、鍾家衝(chong) 村,是枝城鎮4個(ge) 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片區黨(dang) 委工作人員時常到各村了解生產(chan) 、生活狀況,找亮點、謀擴展,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基本格局。

  李德勝是鍾家衝(chong) 村村民,2015年被識別為(wei) 貧苦戶。“宜都市審計局的聯係人、黎坪片區書(shu) 記姚一新和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曾憲平,他們(men) 都幫我想辦法出主意。”幾年來,李德勝在大家幫扶下辦起了養(yang) 雞場,日子逐漸紅火起來。2017年,他所在的鍾家衝(chong) 村同六裏衝(chong) 村一道,760戶2282人脫貧摘帽。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新時代擔當作為(wei) 典型風采”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28日 07:04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