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促進農業全麵升級農村全麵進步農民全麵發展

微信掃一掃 ×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1日下午就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ti) 學習(x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guan) 係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曆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nong) ”工作總抓手。我們(men) 要加深對這一重大戰略的理解,始終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

  學習(xi) 開始時,播放了有關(g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專(zhuan) 題片。隨後,韓長賦、劉永富同誌先後發言,他們(men) 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談了對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體(ti) 會(hui) 和意見。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們(men) 的發言,並就有關(guan) 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xi) 近平在主持學習(xi) 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ge) 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nong) 關(guan) 係、城鄉(xiang) 關(guan) 係,在一定程度上決(jue) 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我國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nong) 關(guan) 係、城鄉(xiang) 關(guan) 係,順利推進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進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大農(nong) 民為(wei) 推進工業(ye) 化、城鎮化作出了巨大貢獻。農(nong)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村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wei)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擁有13億(yi) 多人口,不管工業(ye) 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城鄉(xiang) 將長期共生並存。40年前,我們(men) 通過農(nong) 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men) 應該通過振興(xing) 鄉(xiang) 村,開啟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麵。

  習(xi) 近平指出,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總方針,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是製度保障。要堅持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一體(ti) 設計、一並推進,實現農(nong) 業(ye) 大國向農(nong) 業(ye) 強國跨越。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幹部配備等方麵采取有力舉(ju) 措,加快補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xiang) 差距,讓農(nong) 業(ye) 成為(wei) 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民成為(wei) 有吸引力的職業(ye) ,讓農(nong) 村成為(wei) 安居樂(le) 業(ye) 的家園。要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優(you) 化升級、促進產(chan) 業(ye) 融合,加快推進農(nong) 村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農(nong) 村美麗(li) 家園,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保護和傳(chuan) 承農(nong) 村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加強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讓農(nong) 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不斷滿足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習(xi) 近平強調,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在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擁有13億(yi) 多人口的大國,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wei) 大創舉(ju) ,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要突出抓好農(nong) 民合作社和家庭農(nong) 場兩(liang) 類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ti) 製新的內(nei) 涵,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經營效率。我國農(nong) 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根,要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yi) 之邦、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法治社會(hui) 建設相輔相成。要走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製,增加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xiang)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xiang) 間雙向流動。要建立健全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ti) 製機製,推動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社會(hui) 事業(ye) 向農(nong) 村覆蓋。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優(you) 先任務。貧困村和所在縣鄉(xiang) 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脫貧攻堅,要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習(xi) 近平指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各級黨(dang) 委和黨(dang) 組織必須加強領導,匯聚起全黨(dang) 上下、社會(hui) 各方的強大力量。要把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nong) 村土地集體(ti) 所有製性質,發展新型集體(ti) 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充分發揮好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的作用,把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人才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要創新鄉(xiang) 村人才工作體(ti) 製機製,充分激發鄉(xiang) 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xiang) 村創新創業(ye) 。

  習(xi) 近平強調,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guan) 係。一是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guan) 係,要遵循鄉(xiang) 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cong) 容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切忌貪大求快、刮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二是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guan) 係,黨(dang) 中央已經明確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頂層設計,各地要製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科學把握鄉(xiang) 村的差異性,因村製宜,發揮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主體(ti) 作用和首創精神,善於(yu) 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guan) 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nong) 村改革,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四是增強群眾(zhong) 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guan) 係,要圍繞農(nong) 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nong) 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不能提脫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能搞形式主義(yi) 和“形象工程”。(文稿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22日 22:17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