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牢記於(yu) 心
陳科長開會(hui) 回來,就看見小白蔫了似的整理文件,一聲不吭。陳科長心想:“這小子肯定惹什麽(me) 禍了吧?”
看到陳科長回來,小白趕緊指著電話說:“科長,上午有電話找您!”
“電話呀,誰啊?找我什麽(me) 事?”
“是……是內(nei) 線……很急,可是我不知道是誰打來的,這可怎麽(me) 辦啊?”小白愁得哭喪(sang) 著臉。
插畫:祝呈平
原來,上午秘書(shu) 科的人都去開會(hui) 了,留下小白值班。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小白心說不好,是內(nei) 線!趕忙丟(diu) 下手頭的文件一個(ge) 箭步衝(chong) 到了陳科長辦公桌前。
秘書(shu) 科工作用的電話有好幾部,隻有這部內(nei) 線最特殊,一般隻有重要部門和領導同誌才配備。平時內(nei) 線一般都由陳科長接聽,可恰巧這會(hui) 兒(er) 陳科長不在辦公室。
“您……您好!這裏是秘書(shu) 科!”小白第一次接內(nei) 線,忐忑不安,不知道會(hui) 是哪裏打來的。
“小陳啊,你們(men) 局上周出的報表今天給我寄一份來。”
“好的,一會(hui) 兒(er) 就寄!”小白知道電話裏說的報表是什麽(me) ,恰好又有富餘(yu) ,請示下即可,就立即表了態,對方說了聲“好的”就掛了電話。
突然,小白想起電話那頭並沒說他是誰,更糟的是內(nei) 線電話還沒有來電顯示!小白瞬間覺得完了,這次失誤大了。
到底“薑是老的辣”,陳科長把文件夾放下,玩起了推理:既然能直接喊出“小陳”,說明對秘書(shu) 科有所了解,卻沒聽出來不是小陳的聲音,說明不常聯係;點名要局裏的報表,說明對局裏的業(ye) 務十分熟悉,又知道是上周出的,說明信息渠道很準……這樣,範圍越來越小了。
“他是怎麽(me) 問的?你再詳細一點。”
“對了,他有一點口音,說‘小cén’而不是‘小chén’。”小白一拍腦門想起來一個(ge) 細節。
“哈哈,知道了。一定是王秘書(shu) !每次他都喊我‘小cén’,我這就給他回個(ge) 電話。”果然,是一位老部長的王秘書(shu) 。小白迅速裝好信封把報表寄了出去。
中午輪到小白值班,陳科長在整理上午開會(hui) 的材料。到了1點30分,電話突然響了,陳科長和小白同時瞥了眼來電顯示——一串手機號碼。
小白嘴裏嘀咕著:“呀,是張局長的號碼。”便迅速接了起來。
“張局長您好……好的,請您稍等,我們(men) 馬上聯係。”
小白探身看了眼牆上記事的白板,隻見上麵寫(xie) 著:下午1點40分,張局長到某部參加會(hui) 議,名單和車牌號已報。
“張局長被攔在大門外了,我得趕緊聯係一下。”隻見他迅速翻開桌麵上的文件夾,查看會(hui) 議通知,按照對方的電話撥過去。對方答複小白,統計名單是另一個(ge) 同事負責,不過那位同事有緊急任務出差了……小白講明了情況,請他幫忙再聯係一下保衛部門。等這一番電話結束,時間過去了三分鍾。
陳科長放下手裏的材料,樂(le) 嗬嗬地看著小白:“小白你行啊,居然看眼手機號碼就知道是誰,處理得不錯嘛!”
“張局長的手機尾號是‘3266’,比較好記。哎呀,科長,張局長不會(hui) 遲到了吧?可是我又不敢直接給他打電話問。”小白轉過身尋求陳科長的建議。
“來,剩下的活兒(er) 交給我。”陳科長說著就打通了交通科的值班電話,問了送張局長參會(hui) 的駕駛員的手機號,很快聯係上了駕駛員,得到的答複是:張局長已在會(hui) 議開始前順利進入會(hui) 場。
小白終於(yu) 長舒了一口氣:接值班電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晚上,小白在筆記本上記下了“備忘”:身為(wei) 值班員,需要熟悉全天的安排,無論哪一項出了問題,都要確保迅速協調解決(jue) 。對常聯係的領導和部門,需熟記他們(men) 的聯係方式,看一眼就知道是哪裏打來的、對方是誰,這樣對方為(wei) 什麽(me) 打電話來也能立馬猜上個(ge) 八九不離十。心中有數,也更節省辦理時間。
接電話的學問真不少
周四下午,小蔡接到王主任交辦的任務,起草一份市委辦保密工作總結。下周省保密局要來市委辦檢查保密工作,這是大事,小蔡不敢怠慢,當天晚上就開始動筆,周五又在辦公室全神貫注地碼了一天字。眼看快到下班時間,總結即將大功告成。
小蔡通紅的雙眼緊盯著屏幕,手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這時,辦公室的電話不知趣地響了起來。小蔡瞄了一眼牆上的掛鍾,指針指向5點30分,他拿起電話,心中頗有些不耐煩,下班了還打電話,講不講工作規律和節奏?
電話那頭傳(chuan) 來一個(ge) 語速快且較生硬的聲音:“喂,通知一個(ge) 會(hui) 。”小蔡的臉不禁拉長了:“你哪裏啊?也不說清楚就通知。”對方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趕忙自報家門。原來是省水利廳的同誌,下周一上午臨(lin) 時召開一個(ge) 防汛部署會(hui) ,焦書(shu) 記分管相關(guan) 工作,這個(ge) 電話就是通知焦書(shu) 記參會(hui) 的。
小蔡一聽是上級單位,口氣緩和了不少,心不在焉地聽著對方報出會(hui) 議時間和地點,一邊在腦子裏盤旋的還是手頭的稿子,標題到底提煉個(ge) 啥好呢……
周一,焦書(shu) 記一大早就出發去省城開會(hui) 了。小蔡終於(yu) 有時間靜下心讀讀報,做一做報摘,充實一下寫(xie) 作資料庫。突然,桌上的手機急促地響起來。小蔡低頭一看,是焦書(shu) 記的手機號。焦書(shu) 記不是應該馬上開會(hui) 了嗎?怎麽(me) 還有時間給我打電話?小蔡有些納悶,忙不迭地把電話接起來。
電話那頭,焦書(shu) 記十分嚴(yan) 厲:“小蔡!你不是告訴我9點在水利廳報告廳開會(hui) 嗎?為(wei) 什麽(me) 來了以後一個(ge) 人都沒有?”小蔡腦子裏一片空白:不會(hui) 呀,周五下午通知的就是周一早上9點在水利廳報告廳開會(hui) ,我聽得明明白白啊!
插畫:祝呈平
小蔡連忙翻找上周五的電話記錄本,翻來翻去,發現自己壓根沒作記錄,隻能手忙腳亂(luan) 地打電話到水利廳辦公室。還好接電話的同誌知道今天有防汛部署會(hui) ,還告訴小蔡會(hui) 議地址在離水利廳大概三公裏的水利賓館報告廳,會(hui) 務組在賓館大廳設有報到處,直接去即可。
原來是自己記錯了會(hui) 議地點,小蔡硬著頭皮給焦書(shu) 記回電話,隻聽到電話那頭的焦書(shu) 記吩咐司機趕快去水利賓館就掛了電話。
小蔡這才開始努力回憶上周五接電話的情形:當時自己心不在焉,所以根本沒有在本上作記錄,聽到水利廳就想當然地以為(wei) 是在水利廳報告廳,沒想到還有個(ge) 水利賓館報告廳!
下午,焦書(shu) 記從(cong) 省裏開會(hui) 回來了,小蔡第一時間趕去作檢討。焦書(shu) 記說:“小蔡啊,你對人家的會(hui) 議通知記得不清楚,但人家對你倒是印象深刻,負責會(hui) 務的同誌還跟我開玩笑說,你接電話時語氣挺衝(chong) ,嚇得他們(men) 都不敢多說話了。”小蔡不好意思地說:“他開始也沒說是哪個(ge) 單位的,我態度確實不夠好。”
焦書(shu) 記點點頭:“他們(men) 確實做的有不到位的地方。即使是上級單位,打電話時也應該自報家門。但是我們(men) 接電話也不能看人下菜碟啊,無論是接領導的電話、上級單位的電話還是同事的電話、群眾(zhong) 的電話,都得禮貌、熱情。小蔡啊,打電話雖然是隔空交流,但對方其實能夠看到你的表情,你是滿臉笑容的,還是不耐煩的,別人一下就能聽出來。接電話事小,但其中體(ti) 現的工作態度和素養(yang) 事大。你說是不是?”
小蔡認真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說:“焦書(shu) 記,您說得對,以後打電話,我得讓對方‘聽’到熱情的笑容。我向您檢討,這次搞錯會(hui) 議地點,也是我接電話時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下次一定注意。”
焦書(shu) 記接著說:“做辦公室工作,記是基本功,腦袋不一定靠得住。隻要是接電話,對方一開講,你就要馬上記。而且,對於(yu) 電話通知中比較重大的事項,比如會(hui) 議,你還要跟人家二次核實會(hui) 議的時間、地點等要素,必要時還要整理書(shu) 麵來電記錄,便於(yu) 領導傳(chuan) 閱和批示。其實,今天的會(hui) 有好幾個(ge) 地市的人像我一樣跑錯了,這個(ge) 小插曲也給我們(men) 提個(ge) 醒,電話通知有時確實不如書(shu) 麵通知更清晰牢靠。”
小蔡聽了心服口服,回來後不禁寫(xie) 了一段心得:接電話的學問可真不少,稍有鬆懈,就會(hui) 捅婁子。今後接電話,涉及會(hui) 議通知時,一定得問清楚,什麽(me) 時間在哪裏開會(hui) ,有啥特別要求,不夠清楚的及時跟對方確認,別怕囉唆。慎之又慎、講究禮節,才可能接好電話。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