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不僅(jin) 要在經濟發展上創造奇跡,也要在精神文化上書(shu) 寫(xie) 輝煌。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在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興(xing) 文化”作為(wei) 宣傳(chuan) 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任務,提出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要求,為(wei) 新時代文藝繁榮、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為(wei) 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行動指南。

  文以載道,文以傳(chuan) 情,文以植德。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把提高質量作為(wei) 文藝作品的生命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文化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這些年,我國文藝創作生產(chan) 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有影響力、人們(men) 普遍認可的好作品還是不夠,滿足基層、農(nong) 村的文藝產(chan) 品供給依然不足。與(yu) 此同時,人民群眾(zhong) 的眼界在拓寬、品位在提升,對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文藝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創造更多同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實現從(cong) “高原”到“高峰”的邁進,就要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寫(xie) 偉(wei) 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dang) 、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新史詩。

  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創作人民喜愛的文藝精品,必須端正創作思想。現在,文藝創作中的不良思潮還有一定市場,有的否定黨(dang) 史國史軍(jun) 史,刻意解構經典、抹黑英雄;有的把嚴(yan) 肅題材娛樂(le) 化,製造噱頭、博取哄笑;有的信奉唯票房、唯收視率、唯點擊率,導致一些粗製濫造的文化垃圾招搖過市……抵製這些虛無曆史、泛娛樂(le) 化、泛物質化的錯誤思潮,就要引導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道德品質修養(yang) ,堅決(jue) 抵製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藝作品和做人處事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為(wei) 曆史存正氣,為(wei) 世人弘美德,為(wei) 自身留清名。

  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還要推動文化事業(ye) 全麵繁榮和文化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改革是文藝繁榮、文化發展的動力所在。堅定不移將文化體(ti) 製改革引向深入,完善文化管理體(ti) 製,創新生產(chan) 經營機製,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才能解決(jue) 文化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在文化事業(ye) 方麵,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hui) 參與(yu) 、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麵和適用性。在文化產(chan) 業(ye) 方麵,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根本要求,健全現代文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市場體(ti) 係,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ti) 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ye) 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men)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lin) ”。在我國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大地上,13億(yi) 多人民每天都進行著新的實踐、演繹著新的生活、創造著新的奇跡,這種偉(wei) 大實踐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曆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我們(men) 就能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論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重要講話精神係列文章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01日 14:5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