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体育中心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40年扶貧堅守詮釋共產黨員初心——十九大代表、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講述獨龍江鄉巨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高德榮(左)在獨龍江鄉(xiang) 和村民聊民生、拉家常。

  桌上放著幾份當天的報紙,稿紙上寫(xie) 滿了筆記,十九大代表高德榮認真學習(xi) 十九大報告,以便回去向鄉(xiang) 親(qin) 們(men) 傳(chuan) 達宣講。

  退休卸任雲(yun) 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後,高德榮保留了州委獨龍江幫扶領導小組副組長的職務,繼續在獨龍江畔發揮著餘(yu) 熱。

  “現在獨龍江鄉(xiang) 村村通了公路、戶戶住了新房,原來沒有想過的事情現在都實現了。”高德榮向記者講述了獨龍江鄉(xiang) 扶貧攻堅的巨變。

  他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譽為(wei) “全國的一麵旗幟”,被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老縣長”,用40餘(yu) 年在扶貧一線的堅守,詮釋了一名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

  多一段路,多一座橋,就能聯通山外發展的“大動脈”,徹底改善交通條件,這是我和所有獨龍族群眾(zhong) 最大的心願

  高德榮一生與(yu) “路”結緣,開口必先談路。“交通設施不完善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阻礙,獨龍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修路、架橋。”高德榮說。

  雪山連綿,峽穀陡峻。海拔高達4000米的高黎貢山造就風光秀麗(li) 自然景觀的同時,也無情地將獨龍江與(yu) 外界隔絕。高德榮說:“每逢大雪,山路就會(hui) 被封,山裏的人就沒法出來,這在全國都是很少見的。”

  20世紀90年代,高德榮剛當上貢山縣縣長,他知道“沒有路,獨龍江的落後麵貌永難改變”,於(yu) 是下定決(jue) 心要把聯通山外的“大動脈”打通。

  1999年,獨龍江簡易公路貫通,路雖簡易,但隻要不是大雪封山,駕車七八個(ge) 小時可從(cong) 鄉(xiang) 裏抵達縣城。

  2014年4月11日,是獨龍江人永遠銘記的日子。全長6.68公裏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全線貫通,讓獨龍江徹底改變了大雪封山的曆史。

  因為(wei) 有了路,這個(ge) 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民族開始快速融入現代社會(hui) 。“獨龍江公路修好以後,出去的人少了,來獨龍江的人多了。”高德榮告訴記者,現在獨龍江鄉(xiang) 開始發展生態和民俗旅遊,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這次參加黨(dang) 的十九大,高德榮關(guan) 注的依然是“路”。“怒江州現在還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機場,希望國家和省裏能夠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讓怒江州能夠早日建成更加立體(ti) 多元的現代交通體(ti) 係。”高德榮說。

  現在獨龍江路也修好了,房子也蓋好了,電也通了,水也來了,我們(men) 最需要抓的是發展產(chan) 業(ye)

  在高德榮住處的桌子上,放著2015年他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合影。每次外出開會(hui) 時,他都會(hui) 將照片帶在身邊。“沒有總書(shu) 記的關(guan) 懷就沒有怒江州脫貧攻堅的發展巨變。”高德榮說。

  高德榮曾用三次“解放”來描述獨龍江的發展,“第一次解放是新中國成立,獨龍族群眾(zhong) 獲得了民主政治權利。第二次是獨龍江公路的修通,獨龍族群眾(zhong) 獲得了從(cong) 封閉到開放的發展環境。第三次是獨龍江鄉(xiang) 將從(cong) 貧困邁向小康,實現發展的大跨越。”

  小康路上,產(chan) 業(ye) 發展是關(guan) 鍵,否則遲早還會(hui) 返貧。高德榮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於(yu) 是帶領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尋找合適的養(yang) 殖業(ye) 。首先試種了青果,繼而發展重樓、漆樹種植,接著又倡導獨龍蜂、獨龍牛、獨龍雞養(yang) 殖。

  如今的獨龍江,漫山草果綠,牛兒(er) 滿山坡。在高德榮的帶領下,獨龍江鄉(xiang) 草果、重樓、花椒等種植業(ye) 初具規模,產(chan) 業(ye) 扶貧讓獨龍江拔掉了窮根。

  高德榮告訴記者一組數據:“與(yu) 2009年相比,2016年獨龍江鄉(xiang) 農(nong) 村經濟總收入和農(nong) 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了21.8倍和4.7倍,貧困發生率減少9.7%。”

  今年9月,怒江州對獨龍江鄉(xiang) 提出了“率先脫貧、整體(ti) 提升”“全麵小康、整族致富”“生態標兵、旅遊秘境”三大目標任務,吹響了獨龍江鄉(xiang)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新號角。

  “現在獨龍江鄉(xiang) 脫貧雖然取得了成績,但是與(yu) 發達地區生活標準相比,差距還很大。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men) 還要繼續努力幹,不拖後腿,與(yu) 全國人民一道邁入現代化。”高德榮說。

  我要留在獨龍江,即使退休了,我的工作不會(hui) 停、學習(xi) 不會(hui) 停

  2014年,光明日報記者龔亮到獨龍江鄉(xiang) 采訪高德榮。時隔3年,她對高德榮的印象依然深刻。

  “他個(ge) 子不高,但讓人感覺他身上蘊藏著巨大能量。讓獨龍江人擺脫貧困,是他一生最大的夢想,為(wei) 此他負重前行、瀝盡心血。”龔亮回憶說。

  “幹部是用身影指揮人,不是用聲音指揮人。”這是高德榮的口頭禪,也是他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幹部的行為(wei) 準則。

  如果到獨龍江找高德榮,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常常不在辦公室,而是撲在各項工作的最前線。高德榮經常下鄉(xiang) 調研走訪,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施工路段……這些地方都常見到他的身影。

  每次下鄉(xiang) ,高德榮都是住在老百姓家裏,晚上在火塘邊與(yu) 老百姓聊民生、拉家常,幫老百姓解決(jue) 困難。有時高德榮為(wei) 了解一戶困難群眾(zhong) 的情況,甚至會(hui) 走幾個(ge) 小時的山路。

  “您現在已經退休了,還會(hui) 經常下鄉(xiang) 嗎?操勞一生,想什麽(me) 時候好好休息一下?”記者問。

  “從(cong) 來沒有想過休息。”高德榮連忙擺手說道,“職務卸下了,但是使命不能卸。既然國家讓我當幹部,說明相信我有這份能力,必須對得起組織的信任。我還要跟獨龍江人民一起,爭(zheng) 取早日實現全麵小康。”

  十九大後的時間安排表,已經在高德榮心中悄然製定: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十九大報告已經繪製了新的藍圖,也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使命。回去以後,我將認真宣傳(chuan) 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帶頭擼起袖子加油幹,積極投身到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小康的戰役中。”高德榮說。

發布時間:2017年10月23日 07:04 來源:光明日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