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生活的理論才有生命力

——讀《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2》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相關(guan) 專(zhuan) 題:

讀書(shu) 視界NO2:《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2》 

自2003年起中宣部連續組織編寫(xie) “理論熱點麵對麵”係列通俗理論讀物,在推進馬克思主義(yi) 大眾(zhong) 化方麵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作為(wei)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宣傳(chuan) 普及具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辯證看 務實辦——理論熱點麵對麵·2012》主題集中、直麵問題、說理透徹、論據翔實、文風清新、圖文並茂,一如既往地受到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人民群眾(zhong) 的好評。這說明:科學理論隻有真正貼近群眾(zhong) 生活實際、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注關(guan) 切、滿足群眾(zhong) 理論需求,才能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為(wei) 群眾(zhong) 自覺地理解和接受,才能轉化為(wei) 現實的力量、發揮應有的作用。

主題集中,貼近群眾(zhong) 生活實際。對於(yu) 一個(ge) 篇幅相對不能太長的通俗理論讀物來說,如何選擇主題是門大學問,是很能體(ti) 現編寫(xie) 水平的一項工作。本書(shu) 的最顯著特點就是密切聯係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形勢,密切聯係幹部群眾(zhong) 的思想實際,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遴選出了涵蓋房地產(chan) 、醫療、教育等多個(ge) 領域的八個(ge) 主題。這些都是與(yu)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密切相關(guan) 的民生話題,黨(dang) 和國家政策決(jue) 策重點解決(jue) 的重要議題,也是多年來幹部群眾(zhong) 持續關(guan) 注特別是近年來尤為(wei) 矚目的熱點難點問題。把這些主題集中在一起進行理論分析和解答,充分體(ti) 現了在黨(dang) 的理論工作上的敏銳性和洞察力、理論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對於(yu) 黨(dang) 的理論工作具有重要的典型示範意義(yi) 。

直麵問題,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注關(guan) 切。不回避現實,直麵問題和困難,是“理論熱點麵對麵”係列通俗理論讀物一以貫之的優(you) 良寫(xie) 作傳(chuan) 統。本書(shu) 繼承並進一步發揚了這個(ge) 傳(chuan) 統,充分展現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風範。比如對於(yu) “收入差距如何縮小”,並不回避近年來區域、行業(ye) 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的趨勢,我國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總體(ti) 上還未根本扭轉這一問題,而是這一現實情況進行分析論述。實際上,多年來政治理論讀物的寫(xie) 作經驗告訴我們(men) ,群眾(zhong) 的目光是最犀利的,隻有把分析論述真正建立在對現實情況的真正揭示的基礎之上,我們(men) 的理論工作才能真正有針對性,才能進行有說服力的論述,才能從(cong) 根本上贏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認可與(yu) 信服。

說理透徹,滿足群眾(zhong) 理論需求。用黨(dang) 的理論創新成果解答重大現實問題,滿足人們(men) 的理論需求,起到武裝頭腦、推動實踐的重要作用,是黨(dang) 的理論工作的根本使命。而“理論隻有徹底,才能說服人”,理論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要的程度,從(cong) 根本上取決(jue) 於(yu) 理論闡釋得徹底與(yu) 否。在一定意義(yi) 上,對於(yu) 讀者來說,得出答案的推理過程與(yu) 答案本身具有同等重要性。本書(shu) 在理論分析和論述上,著力體(ti) 現了徹底這一特點。比如“環境汙染如何遏製”這一問題,圍繞從(cong) 源頭上防治汙染、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破解突出環境問題、構建環保長效機製四個(ge) 基本方麵進行分析,既強調了根本的解決(jue) 方法,又強調了治理突出的問題,還強調了長效機製的構建,構成了邏輯嚴(yan) 密的係統化理論思考,凸顯了理論的徹底性這一特點,從(cong) 而使人讀了之後,深感解渴,過癮,收獲很大。

方法創新,便於(yu) 群眾(zhong) 理解接受。寫(xie) 作方法在堅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有創新,是本書(shu) 的一大亮點。正如書(shu) 名所揭示的那樣,本書(shu) 不是簡單地告訴讀者怎麽(me) 看,而是引導讀者用辯證的方法看,全麵、客觀、公正地看;不是簡單地告訴讀者怎麽(me) 辦,而是讓讀者認識到,我們(men) 要用務實、理性的方法來解決(jue) 問題。這就從(cong) 根本上擺脫了政治理論讀物常有的那種“說教”、“灌輸”姿態,而把以平等的態度、探討的口氣,與(yu) 讀者一起看問題,出主意,想辦法,謀思路,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便於(yu)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理解接受,體(ti) 現了高明的理論工作方法和藝術。(執筆:洪向華 黃相懷)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28日 09:53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朱子豔 打印